专栏名称: 国科环宇
国科环宇——中国军工领域优质内容创造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峡小微  ·  三峡集团启动党组第四轮巡视工作 ·  6 小时前  
笔吧评测室  ·  聊一款「性能堪比游戏本」的平板电脑 ·  18 小时前  
三峡小微  ·  TGPMS:三峡工程建设管理的创新基因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科环宇

"美日想抢在中国前面登月,害怕中国人太自豪……"

国科环宇  · 公众号  ·  · 2024-04-30 16:55

正文

美国总统拜登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本月上旬在白宫会晤,敲定了大约70项防务合作协议。此外,拜登还在联合记者会上宣布,两名日本宇航员将参加美国未来的登月 任务,美方目标是让其中一人成为“首位登上月球的非美国人”。
对此计划,两名“分析人士”告诉香港《南华早报》,这表明“日本的目标是超越中国的太空雄心”。一名日方人士直言,美日这一合作犹如“阿波罗计划”升级版,是想要让日本人抢在中国航天员之前先登月,从而取得“宣传战”的胜利。
“否则,这会增加中国人对于自身太空实力的自豪感,并相信自己与美国平起平坐。”不过在另一方面,分析人士也警告称,美日的合作计划还可能促使中国加速其登月项目,以求在太空领域战胜其亚洲竞争对手。

当地时间4月10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与美国总统拜登出席联合记者会。图自IC Photo
据《南华早报》4月29日报道,根据拜登和岸田文雄此前在白宫概述的计划,日本将同美国合作,在2028年将一名日本宇航员送上月球,在2032年将第二名日本宇航员送上月球。
分析人士称,美日两国都打算坚持这一时间表,是想防止中国在2028年之前让中国航天员登上月球,从而“取得宣传方面的成功”。
“当然,我预计中国会将此(美日合作登月)视为直接挑战。”战略咨询公司Nexial Research总裁、航空航天和国防分析师兰斯·加特林(Lance Gatling),在日本居住多年,他认为,中日多年来一直在领导太空合作组织或网络方面“对立”。在他看来,中国在载人航天方面的经验还相对较新,“很难说有多先进”,而把人送上月球是一项非常危险的事业。
他表示,任何月球任务要想成功,都必须做好成千上万的事情,如果失败,特别是涉及人员损失的失败,将是“一场巨大的宣传灾难”。“而我预计,问题将演变成中国如何评估风险、管理风险并决定继续进行(登月计划)。”
《南华早报》指出,美日的合作计划中,还涉及其他国家,日本还同意参与月球车项目、共同探索月球表明发现材料的使用。协议中,还包括在低地球轨道探测和导弹追踪星座方面的合作,如高超音速滑翔导弹。
加特林称,协议的这部分内容是“事关重大的”,因为日本此前反对本国太空机构参与任何军事或国防项目。“航天工业对国家经济和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所构成的挑战,以及来自中国的挑战,共同说服了日本改变其政策,开启了明确的军事航天计划。”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和丰田的“载人加压月球车”概念图 图源:JAXA载人航天技术部门网站
东京大学的科技政策教授铃木一人则称,美日双方在白宫达成的协议,其重要性主要是象征性的。 “他们非常清楚,他们正在同中国在月球探索方面展开竞争,所以这将是‘阿波罗计划’的升级版。 ”铃木一人直截了当地说,让日本人成为“首位登上月球的非美国人”,就是为了不让中国航天员抢先做到这一点,因为这会增加中国人对于自身太空实力的自豪感,并相信自己与美国平起平坐。

目前成功实现登月目标的只有四个国家:苏联、美国、中国和印度。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指出,21世纪以来,只有三个中国航天器和印度的“月船3”号探测器在月面着陆成功,来自以色列、俄罗斯、日本以及印度的其他着陆器都坠毁了。

美国2019年启动了重返月球的“阿耳忒弥斯”计划,试图在2025年将宇航员送上月球,但却遭遇挫折。

今年1月8日,美国“游隼”月球着陆器在月球上 软着陆失利 。次日(9日),NASA宣布将原定于2024年进行的“阿耳忒弥斯2号”载人绕月飞行任务推迟至2025年9月,将原定于2025年进行的“阿耳忒弥斯3号”载人登月计划推迟至2026年9月。

1月8日,美国“游隼号”着陆器升空后不久出现故障

相较之下,中国的月球探索计划则进展顺利,载人登月发展稳步推进,近年来已经进行了多次绕月探测和取样任务,为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奠定基础。

嫦娥五号执行的中国首个无人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共带回1731克月球样品,成为世界单次采样量最大的无人月球采样任务。自2021年以来,中国国家航天局已组织六轮嫦娥五号样品申请,向中国的研究机构和高校分发了250多份样品,总重量达77.68克。

据中国国家航天局网站 消息 ,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首次国际借用评审会议,于4月26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南望山校区举行。会议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0位科学家陈述其关于月球样品的研究计划,其中有五位科学家来自美国。

另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来自美国的五位参与者均获得了NASA的研究资助,其中一些人甚至主持了由NASA出资的价值数百万美元的科研项目。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指出,如果美国科学家的申请获得通过,将成为中美高层太空合作的罕见案例。因为根据所谓“沃尔夫条款”,除非获得国会批准,否则NASA资助的科学家不得与中国合作。美国“沃尔夫条款”于十年前出台,旨在将中国排除在国际空间站项目之外。

NASA的一封内部邮件称,“嫦娥五号样本来自美国宇航局尚未采样的月球区域,预计将为月球地质历史提供有价值的新科学见解”,而该部门已“向美国国会证明了其意图”。但邮件提及,批准申请嫦娥五号月球样品是一个特例,“与中国在NASA资助的项目上进行双边合作的禁令仍然有效”。

来源:观察者网等

推荐关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