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爸爸真棒
K12原创教育资讯平台,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融合教育探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周刊  ·  东北人的第二故乡,已经不是三亚了 ·  昨天  
广西市场监管  ·  一周市局动态(下) ·  2 天前  
广西市场监管  ·  一周市局动态(下)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爸爸真棒

上海中考平行志愿分数暴跌!中产孩子自述:4年花了200万,转轨路上我差点掏空家底…

爸爸真棒  · 公众号  ·  · 2024-07-18 12:24

正文

就在刚刚,2024年上海16区平行志愿陆续出炉!

今年的中考生因为是“摇一代”,所以备受瞩目。从分数线来看, 今年的700+都集中在“四校”(上中、华二、复旦附、交中), 部分头部市重点的分数线大部分涨了,但 区重点和普高基本都跌了。 看来今年中考是真的难!

分数线跌了,用中考分进入国际化高中却相对容易了。 以浦东新区的“1至15志愿”统一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为例,今年 一些民办校的分数线普遍都比去年低了10-20分。

如果没有进入心仪公办校,想要在中考后转轨国际高中、未来冲击世界名校的 体制内初中生,这是最后的转轨期了。

当然,好的国际高中,在中考前已经基本录满,现在最多也只是补录。“爸爸真棒”依照往年的数据,预估了不同分数段对应的体制内外高中的录取情况,可见一梯队国际高中的录取难度,也是“四校”级别的。

△说明:由于各区、各通道的招生分数线不一,故而表中的中考分数仅做参考,具体参考今年的分数线

更多的上海国际高中入学专题,可 点击文末 的专题阅

说到中考后转轨,是不是换个轨道就能康庄大道呢?今天文章的作者,经历过体制内鸡血初中,转轨过2所国际高中的上海女孩卡卡却说: “作为中产家庭,读国际学校、出国留学,真的要想清楚这不仅是一条‘不归路’,还可能是一条布满雷区 的崎岖路”!

下面来听听她的故事吧!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大家好,我是卡卡,一个2023fall申请的普通学生,回顾我在国际学校的四年,可谓是一路踩雷踩过来的。

今天我将从 费用以及课程 两方面 来为大家讲述在选择就读国际学校之前一定一定要想清楚的事。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助手

进入「国际高中备考群」


入群领取福利:

1、电子版《国际学校面试宝典》

2、《入学考试必备词汇(初中高级)》纸质版

3、1v1择校全真模拟测评+成绩分析及学业规划报告


一个草率的决定让我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我从小就是一个很偏科的学生,爱看书爱写作,看到理科则脑子发蒙,反应速度直线下滑。

上了初中之后,随着物理化学等科目的开设,我对理科的厌恶也达到了巅峰。

当时班级经常举行理科的周周练,无论我努力每天刷多少题,每次考试我总做不出试卷的最后几道大题,名次也总在倒数前十中徘徊。

当时我总在想要是能够不学理科就好了,与其不断在自己不擅长的科目上死磕,不如将更多时间花在自己擅长的科目上,扬长补短。

机缘巧合下,我看到了一所当时新开的国际学校的招生广告,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国际教育这个概念,当了解学生可以在这个体系下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还可以自由开展活动时,我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在没有任何准备和了解的前提下,我选择离开体制内的初中,转到了这所国际学校。

在当时的我看来,国际教育等于不刷题不排名的快乐学习,同时还可以摆脱我厌恶的理科,充分发挥我英语的优势,简直就是我理想中的教育体系。

高中4年花掉出国教育预算

除了高额学费,各种隐形费用更真烧钱

然而当我真正进入国际学校后,随着年级的不断上升,国际学校的各种隐形费用也随之而来。

除了每年固定的高额学费(接近二十万)以外,我还需要承担学校的学杂费,活动费等各种开支,同时还要兼顾托福,SAT,AP等各种考试的补课费。

要知道 国际考试补习的费用远远高于补习体制内的费用 ,每一门考试前的补习费都会花上个两三万,然而像托福或SAT这种考试,大部分学生都会考上个好几次才可以出分,也就是说需要读好几轮班课。

假设一轮托福补习费用3万,按照市面上大部分补习机构先从基础班,到强化班,再读到冲刺班的顺序, 学生仅仅在托福这一门标化考试上可能会花到将近十万。

除了标化考试外,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去打学科竞赛,写作竞赛等,通过竞赛获奖的方式来向大学招升官证明自己的实力。

然而很多竞赛的考点内容会远远超过学校课程所教授的内容,又或者有些同学会考虑提前在10年级时就开始打竞赛,因此都会需要通过找机构做专业的竞赛辅导的方式去学习对应的学科知识。

不论是是申请美国大学或是英国大学,背景提升都是必不可少的,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报一些公益类的项目,对应学科的科研项目,付费的论文辅导以及发表服务,或者是寻找一些实习项目来丰富自己的活动列表,然而 这类背景提升项目每个花费几万到十几万不等,长期的项目一般花费会更高。

像其他国际高中的学生一样,我也找了留学中介,如果是长期的服务项目,即9年级或10年级开始签约,一直服务到高三申请结束,市面上大部分的留学中介会收取十万到三十万不等的费用,但如果是短期的服务项目开支会更小。

这些除学费以外的费用加在一起,每年仅我教育类的支出就已经占据了我们家总支出的大部分。

然而相比于国际学校内大部分学生的优渥家境,我的家庭可以说是相对普通的,由于疫情的冲击,父母的收入大不如从前,但又因为我已经走上了这条国际化教育的路线无法回头,依然咬牙承担着我的所有费用。

那时候的我经常会想:如果当时我坚持在体制内继续读下去,我的父母是不是就不需要因为钱而发愁了,更不会为了供我读书而牺牲掉他们的生活品质。

尽管最后我取得了一个还算不错的申请成绩(虽然看到大学账单后更心塞了),也并不后悔我当时做的决定,回顾这四年的辛苦,我依旧想要奉劝各位和我一样家境并不算富裕的同学和家长们, 一定要在了解国际教育的各项费用并确保了有能力承担之后再做是否要从体制内转向体制外的决定。

国际教育也根本不轻松

同时我也想“劝退”那些因为认为国际教育很轻松才选择走这条路的同学们。

因为国际教育根本不轻松!

可能你们看到的是我们在社交媒体上晒出独自做的项目,办的比赛等,然而却忽略了我们为准备标化考试疯狂刷题背词,为保持校内GPA不断内卷,为设计项目熬夜赶稿,为参加各类竞赛拿奖而付出的日日夜夜.......

(p.s 我曾经也以为国际学校不鸡血不内卷,直到我发现我在国际高中的这四年内掉了一大半的头发emm)


随便选择学校,

不看课程体系让我多走冤枉路

如果看完以上的文字,大家还是坚决要转轨国际高中的话, 我的建议是一定一定一定要先研究课程体系。

刚刚讲到了我进入了一所新开的国际学校,由于决定做的很仓促,我并没有多花时间去了解不同的国际学校,就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入读了这所学校。

比如我不知道, 新学校的生源以及学校资源并没有我想的那么好;

我也不知道学校缺乏与顶尖大学沟通的桥梁;

同时还有校内社团少,学习氛围也没有那么浓厚,身边的同学对待日常的作业也并没有那么认真,等等问题。

但促使我离开这所学校,选择后面一所更老牌、往届升学成绩也更好国际高中最大的原因,还是课程体系不适合我。

在第一所国际学校,我上的是A Level的课程体系,学校内大部分开设的是理科科目,文科选课相对较少,缺少很多我想学习的课程。

而我最终选择的高中AP课程体系,读下来也的确更适合我,原因:

1

AP课程限制较小,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选的课,在跟着校内上的AP课的同时也可以选择自学去报名其他科目的AP考试,

2

AP文科科目选择较多,种类也更多,对我这种纯文科脑子非常友好。

尽管最终在多花大半年时间备考之后,我终于转到了一个我理想中的国际学校,也最终找到了适合的课程体系,但这额外花的时间和经历本可以避免。

如果我从一开始便详细了解AP、IB、A Level这三种课程体系的区别,各类国际学校的生源和教学质量,我便不需要花这额外的时间去准备转学。

因此也奉劝各位家长和同学们,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去择校,一定一定要在全面了解各学校以及课程体系的利弊后再做决定!!!

关于AP、IB、A Level三种课程体系如何选择,我的个人看法是--


01

AP课程选择余地较大,自由度很高

不管你是文科生或是理科生,都能在AP课程中选择到你想要读的课和参加的考试,然而AP课程同样需要大量的自学,大部分学生会报考4-5门左右的AP考试,有些会报到7-10门左右,甚至也有报十几门AP的学生,除在学校学的AP课程之外,其余AP科目需要自学或是课外补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