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见小曰明
要消费升级,更要人生攻略升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保险一哥  ·  2025年第6期保险自媒体红人千人榜 ·  昨天  
51HR派  ·  本周看点 | ... ·  昨天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哔哩哔哩:时尚活动运营 ·  4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简历提升】挖掘亮点:提升眼界思路,优化简历!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见小曰明

一岁幼童被生父扔下六楼:巨婴不配做父母

见小曰明  · 公众号  ·  · 2019-06-18 18:26

正文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点击上方“见小曰明”,点“设为星标”或置顶,我们就不会失散了

第241原创


文|明玥



1

昨天是父亲节,结果我刷手机刷到这样一条新闻:

整个事情就在一瞬间发生。

当天,孩子的奶奶抱怨了儿子一句: 再赚不到钱,你有什么用嘛。

儿子说, 那就不活人咯。

奶奶答:至少要养活你一家三口。

然后,儿子站起来从亲妈手里抱过孩子,直接扔出窗外。

接着他自己也往窗外翻,孩子爷爷冲过来“把他脚抱住把他扯下来”,拦住了准备跳楼的儿子。

用个不恰当的说法,孩子奶奶的那句抱怨,可能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可怕的是,她说的是真话,她儿子就是没什么用。

而这个没用的儿子,说出来的也是真话,“那就不活人咯”。

这家生活条件不好,养小孩的钱基本来自爷爷奶奶,当爸妈的一分钱拿不出来。

带小孩的主力也是老一辈, “他们俩回来就是耍手机”。

小孩的父母两年前结婚,当时男方在一家蛋糕店工作,后来生意不好,他就去跑滴滴了。

孩子妈妈普通上班族,一个月工资3000,在事发前十五天因为吵架离家出走。

不算穷到活不下去,但的确是绝望的一家。

都无能为力,当父母的也只会捅上一刀。

老人还以为语言刺激能激发儿子,殊不知绝望的人不但不会被激励,只会点燃休眠火山。

2

看到这种新闻,一般人也就感慨一句“这种人不配生小孩”。

可是“这种人”,究竟是哪种人呢?

首先,这种人对钱非常在乎,总是很想暴富,感觉不暴富他们就无法生活了。

不知道为什么,他让我想起之前有一个天津杀妻骗保案的男主,谎称带全家出国旅游,其实是把老婆杀掉骗保险金。

事发之后,家人发现他失业已久,几乎弹尽粮绝。

要说穷,他们都穷,这种穷如影随形,让他们感觉竞争失败,无处躲藏。

但换个人想想,也都没有穷到不能过活,要到杀人的地步啊。

天津那个案子里,女方家境不错,结婚陪嫁几十万,男方有房子,他们闲来无事还能出国旅游。

算得上“伪中产”。

于是很多人就觉得,不是钱的事。

这个父亲扔孩子的家庭,也至少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夫妻俩有手有脚,日子也能简单过下去。

我突然想起我一远方亲戚表姐,她因为老公赌博离婚,没有房子,独自带着小孩,除了在蛋糕店工作,下了班还要开滴滴。

跟案子里这个扔小孩的父亲情况很相似。

可这位表姐也就一直好好的,几年来辛苦是辛苦,从来没有想不开,孩子教育得也不错,日子虽紧巴但不绝望。

看上去好像是女人比较容易爱钱,所有消费主义的营销对象都是女性,结婚要房要车的也都是女人。

其实男人对钱的欲望一点不小,通常比女性要深重得多。

对自己没钱这件事,有些男的是承受不了的。

可能这个性别当了几千年猎人,骨子里希望跑得快,在竞争中胜出,带回猎物是他们的自信来源。

也可能社会评价体系对男性是严格且单一的——你跟女的不一样,没有退路,赚不到钱,你就是个废物。

看过以前财上海写过一条微博,说90年代初海南泡沫被戳破,很多夫妻一夜之间破产。

许多男的瞬间就跑路了,反而女的愿意留下来,生意慢慢做着,后来成为女老板的居然不少。

女生抱怨归抱怨,对苦日子的耐受力还是比较强的。

但有些男的如果在钱这件事上竞争失败,就很容易生出玉石俱焚的想法。

3

“这种人”除了想要钱,矛盾的另一头却是,他们不相信自己可以慢慢地赚到钱,或者不愿意这么“平凡地受苦受累”下去。

天津那个案子里,男主本来在银行上班,结婚后就辞职不干了,轻易放弃了这么稳定的工作。

扔孩子的父亲也是,全职跑滴滴,这就是干一单赚一单钱的活儿,不干就没钱拿,毫无积累效应的工种。

他们就像那个表情包里的人,“上班是不会去上的”,“钱么应该要有的,还要很多”。

包括那个北大杀母的吴谢宇,大家都说他的变态主要跟严苛的家庭环境有关,但会不会其实也是—— 他极其想要把大钱抓手里,却根本没耐心或相信自己能赚到?

他想要掌控起来,拿了钱好出国留学,至少可以全面安排自己的生活。

又认为以自己的智商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于是杀掉了这个路径上最大的绊脚石——亲妈。

别人看来“还能过得下去的”的日子,在他们那里,都是穷途末路的。

这种人本性悲观,而且不肯面对自己的失败,总是喜欢找别人的原因。

我爸妈不让我去闯、我老婆绑住我、小孩把我的钱都花光了……

本质还是痛恨自己的无能,却转嫁给他人去承担。

4

很多年前,我看过一本理财书,书名和内容都差不多忘了,但里面有个词儿我印象很深,它说:

切忌以短支长。

不能用短的进项来支撑长期的事情。

就是说如果要做一份长期经营的生意,或者买套要住的房子,那就不能够靠短期贷款去支持长期的项目。

你弄个短期贷款,几个月就要还的,却用它来做生意的启动资金,万一这生意一年后还是亏损怎么办,卖掉也还不起贷款啊。

到时候就不活人了吗。

成立家庭、生儿育女是典型的“长”,时间长责任大。

拿开滴滴当全职又是典型的“短”,这份工非常地临时,停了就断了。

以短支长,只要有一个点被戳破,整个生活运行系统就会全面瓦解。

什么样的人不配做父母?

巨婴。

对这种人进行的催婚、催赚钱,简直就是点燃他们本能之恶的催化剂。

5

按照我国目前的“社会时钟”,二十六七岁结婚生子是正常时间。

但其实这个岁数的人,往往也就毕业出社会三四年而已啊,自己还是孩子。

别说摘取人生的成果,这时候大量都还在试错阶段,30岁能找到方向、走上轨道的都寥寥无几。

有思考能力的,有的正在积累资本,有的还要转换跑道,有的准备重返校园。

非要催婚催熟,弄得好像没跟上这个社会时钟就失败似的。

其实等于打断了这个积累过程,到时候再用言语刺激“你怎么这么没用”,一部分人骨子里的恶就被催出来了。

没有恶的人,也非常憋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