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参考消息
纵览外国媒体每日报道精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联合国  ·  每逢佳节胖三斤?来领取健康生活指南 ·  8 小时前  
世界说  ·  泽连斯基:准备与俄罗斯“领土换领土” ·  2 天前  
世界说  ·  泛亚铁路圈建设提速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参考消息

大国博弈前沿阵地,谁执牛耳?| 参考独家

参考消息  · 公众号  · 国际  · 2025-02-13 06:20

正文

当全球目光聚焦于DeepSeek与OpenAI之争时,一场更深远的科技革命已悄然兴起。2025年被联合国指定为“世界量子科学技术年”,量子计算作为第二次量子革命的核心,正引发一场新的全球技术竞赛。站在竞赛前沿的中美两国,谁更胜一筹?量子科技博弈将如何重塑全球格局?

算力需求激增

2024年12月,美国科技巨头谷歌宣布,最新量子晶片Willow可在五分钟内完成传统超级计算机需耗时“10的25次方”年的计算,在科技界引发轰动。

除了Willow令人惊叹的计算能力,专家指出,谷歌宣布的最大亮点在于一项更为关键的技术突破——量子纠错技术的重大进展。

量子计算的基本单位是量子比特,与传统计算机中的比特有本质区别。传统比特只能处于0或1的单一状态,而量子比特则能同时处于0和1的叠加状态。这让量子计算机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能够实现指数级的计算速度优势。此外,量子比特之间存在的“纠缠”现象,也让量子计算机具备超强的并行计算能力。简单来说,传统计算机如同汽车,需要沿着道路逐步加速;而量子计算机则像飞机,可以同时探索多条航线,以极快的速度抵达目的地。

资料图片: 2024年9月20日,在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参观者在参观超导量子计算机模型。(新华社)

然而,量子比特容易受环境噪声、温度波动和电磁干扰等因素影响,导致信息丢失或计算错误。量子纠错是确保量子计算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能检测并修正计算过程中的错误,提高计算的可靠和准确性。如果沿用飞机的比喻,量子纠错相当于自动导航系统,能在强烈气流和突发干扰中不断调整航向,确保精准、安全地完成任务。

目前全球数码浪潮加速推动算力需求激增,强大算力已成为人工智能(AI)发展的核心支撑和驱动力。有研究显示,AI模型训练所需的计算能力正呈指数级增长,平均每100天翻一番,预计未来五年内将激增100万倍以上。

新加坡量子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拉托雷指出,量子计算的突破不仅意味着算力的提升,更有潜力重塑AI、信息安全、金融分析等多个领域的格局。因此,各国纷纷加入竞争,力求率先拥有一台真正实用的量子计算机。

关乎国家安全

量子计算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也让它成为大国博弈的一个核心领域,并演变为中美竞争的前沿阵地,技术竞赛与技术封锁持续上演。

为遏制中国在量子计算领域的发展,美国过去一年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技术出口管制、高端人才流动限制,以及施压盟友减少与中国合作等。

美国智库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2024年9月发布关于中国量子创新能力的报告指出,与美国侧重知识创造不同,中国更注重技术落地,致力于将创新成果迅速转化为实际产品。

此外,中国的量子创新战略和资金体系高度集中,政府协调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协同发展,确保资源高效配置。这与美国资金来源分散、推进相对缓慢的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量子计算的竞争涉及破解加密算法的能力,对国家安全有深远影响。中美两国正加速量子技术研发,以增强军事优势、强化安全防护。

量子计算最引人注目的应用之一,是对加密技术的颠覆性影响。加密技术是现代安全体系的核心基础,广泛应用于军事通信、金融交易和政府机密保护等关键领域。然而,一旦量子计算机取得突破,现有系统将面临被迅速破解的风险,对全球信息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因此,量子计算已被多个国家纳入核心安全战略。中美更是将它列为国家级科技发展重点,力求在这一前沿领域抢占先机。

拉托雷说:“中美在量子技术的竞争不仅关乎技术突破,更涉及地缘政治主导权。最新掌握量子计算技术的国家,将在国防、网络安全等方面占据战略优势,形塑未来国际格局。”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受访时也指出,与过去大国间以热战为主的竞争形式不同,当今中美之间的博弈已转向科技与经济领域。量子计算因巨大的战略价值和国家实力提升潜力,自然成为两国竞争的核心焦点。

顾清扬认为,这种竞争在一定程度上能推动技术进步,类似于历史上的太空和卫星竞赛,对全球科技创新具有积极意义。但他强调,量子技术的突破还面临诸多技术瓶颈和挑战,这一领域的进步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协同创新。

顾清扬说,如果中美以对抗性竞争而非合作的方式推动量子技术发展,将不利于全球科技交流,延缓关键技术的突破。“如何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将是未来量子技术发展面临的关键挑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