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ucishoufa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的写作的语言表达方法的集合。修辞手法一共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
今天给大家介绍11种小学需要掌握的修辞方法。
比喻
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
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
明喻、暗喻和借喻。
类别特点:
本体、比喻词、喻体。
明喻:
甲像乙。
标志词语:像、似的、好像、如、宛(犹)如、好比。
暗喻:
甲是乙。
标志词语:是、成为。
借喻:
甲代乙。
例句:①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高尔基《海燕》)
②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再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
▲以下几种情况不是比喻:
(1)表示比较的。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2)表示推测、揣度的。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3)表示例举。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三、李二狗等。
(4)表示想象。如: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拟人
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
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
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排比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
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
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反复的种类:
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设问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
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反问
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
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该记住这一真理。
借代
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
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