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爸爸真棒
K12原创教育资讯平台,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融合教育探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江苏教育发布  ·  解码《纲要》⑨ | ... ·  22 小时前  
江苏教育发布  ·  解码《纲要》⑨ | ... ·  22 小时前  
游戏茶馆  ·  网易裁撤《漫威争锋》西雅图开发团队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爸爸真棒

牛剑暴涨364%!拿下全国唯二牛津数学计算机录取,广碧男孩大实话:光有成绩远远不够…

爸爸真棒  · 公众号  ·  · 2025-02-15 12:36

正文

就在昨天,UCAS公布了2025届第二轮申请数据(截止1月29日),这也是英国大部分本科专业的年度申请数据。

与去年同期相比,有以下亮点:

申英人数破60万!整体申请人数回暖 ,从2024年的594,940人增长到今年的600660人,增长1.0%;

国际学生连续三年上涨!2 025年国际学生数量118,800人,比去年同期增长2.7%,其中非欧盟的国际学生人数为98,850名;

中国学生申请人数创十年最高! 截止1月29日,中国学生的申请数量为31,160人,比去年同期增长8.9%!从2016年开始10年增长245.8%,接近三倍!

与此同时,国内牛剑数量也创下历史新高。2025届牛剑放榜中国学子总共469丰录取刷新历史,自2018年以来暴涨364%!

尤其是川普上台后,不少原先考虑爬藤的牛娃家长都开始转向牛剑。虽然藤校越来越高冷,但牛剑可是越来越大方呀。

为此,“爸爸真棒” 日前特意采访了 三位今年刚刚获得牛津预录取的学霸 ,其中有一位学生拿到了全国仅2枚的数学与计算机专业录取!让学生自己来回答家长很同学们的很多问题:

  • 什么时候确定申请专业的?

  • Alevel选了哪几科,成绩如何?

  • 曾参加什么竞赛&夏校活动?

  • 有什么笔试面试经验可以分享?

  • 何应对申请季的压力?

和国际教育家长圈有着同样好奇心的主笔,火速打破沙锅问到底,要把牛娃冲刺牛剑的秘诀问出来。

(本文三位学生均来自广东碧桂园学校,特此感谢广碧师生的大力支持)



👇扫码进升本规划群👇

获取牛津学子直播回放


跨越千里来广东求学,

翠录牛津的他说自己“并非学霸”

收到牛津大学预录取,对于离家千里求学的卢家睿同学来说,算是为自己在广东五年的学习生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点。

■ 卢同学

卢家睿原先就读于贵阳的一所规模很大的民办国际学校,该校不是全英教学,国际课程不够强。 卢家睿的父母很早就有送儿子留学的想法,希望他能有国际视野,培养格局和胸襟,毅然决然南下择校,于八年级下学期入读广东碧桂园学校。

卢家睿说,刚来广碧时,还不能适应全英文的教学模式,但老师们帮助他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状态。然后就开始了曲折的专业探索过程,从计算机专业到物理,最后选择了化学。

因为父母都从事商业管理方面的工作,所以最早对卢家睿对专业选择,倾向于经济学和金融等方面。坊间对化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也有一些刻板印象,但卢家睿说化学在石油、制药、新材料等许多行业都有广泛应用,自己不担心发展前景。父母也非常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

■ 卢同学(最左)

选择牛津,还是剑桥?

在请教了老师和学长学姐后,了解到剑桥没有独立的化学专业,只有自然科学。由于自己对化学实验有很浓厚的兴趣,他觉得去牛津可以学得更深入,所以早早确定了牛津化学的意向,这也让他能投入更多时间去准备。

卢家睿在牛津大学官网里下载了 推荐书单,像Phisical chemistry 、Organic Chemistry这些书里 ,把高中学生很少见的很多实验反应讲得很清楚,对机理和实验反应都有非常生动的介绍。

阅读得越多,卢家睿对化学这个学科就更着迷,非常喜欢这种思维方式,这是一个知识体系非常庞大的学科,从宏观实验现象,到微观,从表象到理论。

■ 广东碧桂园学校的课堂

同时,他还参加了一些 实习和课外科研项目 ,例如前往广东省科学院,为他们的生物工程项目打下手,中间也涉及到很多化学知识。他的EPQ论文题目是《纳离子电池的固态电解质》,对前沿科学的研究领域进行了学习和探索。

EPQ论文也成为了申请牛津时个人陈述的重要素材。 从自己为何对化学感兴趣,从实验现象发展到理论,以及对前沿科技的兴趣和个人未来规划。卢家睿称,PS前后改了四五个版本,在递交申请前一周才定稿完成。

获得牛津大学面邀,只是一个阶段性胜利,重头戏是面试。

牛津的化学专业没有笔试,四场面试非常有针对性--

  • 第一场面试是关于有机,面试教授非常严谨,质疑了个人陈述里头的其中一个点是否真实,在严肃的气氛中,胸有成竹的卢家睿没有怯场,有理有据地和他讨论。

  • 后面的三场面试就相对轻松一些,原以为会问一些很难问题,其实并没有,只是简单测测真实水平而已。

■ 卢同学投身到支教活动中

冲刺牛剑,课内知识和考试成绩固然很重要,但仅仅有课内知识肯定是不足够的。 卢同学七门IG都拿到到A*,雅思总分7.5,AL数学实考A*, 其他科目还包括高数、物理和化学。

在平时课堂学习之外,他还会根据知识点,搜索阅读很多资料和文献,花很多时间去阅读。然后构建一个比较好的思维体系,把这些晦涩艰深的知识点,归纳总结成就算初学者也可以理解东西。

他发现,面试时教授的问题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更看重学生对这个问题的个人见解和思维方式。 而自己 归纳总结的优势在面试时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回顾过去的成长, 卢家睿认为自己不算传统意义的学霸,大概在10年级时才真正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然后就像锻造一把锋利的宝剑般,花了两年时间去打磨历练。

■ 卢同学曾参加了香港大学夏校

而作为学校拳击社的成员,他喜欢拳击训练时那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拼尽全力。正如在冲刺牛剑的过程中,有清晰目标后,就开始和老师制定学习计划,全力执行。

■ 广东碧桂园学校的升学指导规划

研究台风的江门男孩,

拿到牛津地球科学录取!

虽然11年级才转到A Level学习,他却是从小对于地理学充满兴趣。

家住广东江门的黄毅峰说:

每次台风来袭,都会觉得大自然的力量不可思议,渐渐就开始对大气圈层的知识,对地球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能有一个系统学习和综合研究,于是在地理方面投入的时间就越来越多。


在AS学习阶段,他 选择了A Level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和高数,外加一门EPQ。

在学校里,地理并非热门学科,选修地理课的同学只有五六位,反而创造了小班教学的氛围。

地理老师会让同学们充分讨论,五位同学经常因为过于专注,从头到尾站着听课和讨论。但 平时的这种充分讨论的学习方式,对考试很有帮助。

比方说,地理的国际考有一些题目需要写两三页纸,例如干旱气候的影响条件,会有大气、洋流、地形等因素,需要考生发散思维,通过研究和思考,才能总结出一个答案。

■ 黄同学和琴友去听音乐会

曾在童年时光留下深刻印象的台风,贯穿着黄毅峰的学习过程,他此时的梦想是希望将来能成为气象和气候方面的研究员。 EPQ论文是关于台风的,个人陈述也是从台风开始发散出去,延伸到各种各样的气候现象。

根据自己的兴趣点,黄毅峰做了一些相关研究,例如经常上Windy网站去按卫星云图,观察云层和污染物的分布扩散情况。也会通过很多网站去搜索历史上的飓风等数据,研究厄尔尼诺现象的原因等。

在个人陈述的撰写过程中,黄毅峰基本都是跟着学校老师脚步走,地理老师给了很多建议,例如全球变暖,更精准的提法是全球气候变化,从而形成了一个有个人风格,有探索思考脉络,让人眼前一亮的申请材料。

■ 黄同学和琴友去听音乐会

在整个申请季,如果要谈什么经验的话, 他觉得最重要就是心态。自己调整心态的法宝就是约上三两志同道合的同学在琴房练琴。 有些夸张地说,每天练琴的时间,和学习时间很接近。

牛津大学的第一场面试结束时,黄毅峰感觉自己表现得不太好,心态濒临崩溃之际,他直接走进学校的琴房,手指在琴键上跳跃,情绪渐渐归于平静,在第二场面试中,发挥出了自己应有水平。

这一封沉甸甸的牛津大学地球科学专业的预录取,算是对这位地理气象迷最好的回报。

他拿下全球仅89封的数学与计算机offer!

王学诚同学在这届申请季中 拿下全球仅89封的牛津大学数学与计算机专业offer的。 究竟是怎么样的突出成绩,让王同学除了拿下牛津预录取,还把帝国理工大学、华威大学和圣安德鲁斯大学的预录取都悉数收入囊中?

王雪诚从小就在广东碧桂园学校,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王雪诚说,因为学校重视,在小学阶段就有很多数学竞赛和低阶的机会, 在一次次得到竞赛结果正反馈后,他渐渐对数学和编程产生了浓厚兴趣。

在选择专业时,王雪诚从自己的数学和编程学科特长入手,不假思索地确定了理工科方向。学校的升学指导老师也提供各院校的往年录取数据,并提示在选择专业时,要考虑就业。牛剑的高薪就业岗位,往往都落在数学专业学子囊中。

大概确定数学和计算机专业后,就和往届考入牛剑的学长学姐求教。一位于剑桥数学专业就读的学长说,在剑桥学纯数,是没有上机编程的机会的,分配给计算机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

而牛津大学的数学和计算机联合专业,不管从学习内容,还是就业出发的角度来看,显然都更符合王雪诚的想法。同时作为哈利波特迷,对作为拍摄取景地对牛津大学,又多了一份憧憬。

■ 王同学

在申请材料中,校内成绩和标化成绩绝对是排行首位的重要材料。王雪诚的 IGCSE拿到7个A*,分别是普数、拓数、物理、化学、计算机、经济和中文,Alevel有两门普数和高数两门试考A*,物理和计算机预估A*。

值得一提的是, 虽然目标专业是计算机,王雪诚认为最有挑战性的科目竟然是计算机, 他说AL的计算机课,不像理科,反而像文科,要背的东西很多,答案也变化多端,改卷严格,拿分很难。班里几位同学分工合作,负责某个章节的题目,总结真题规律,然后互相抽测。

其次是竞赛,王雪诚获得了牛津大学编程思维挑战赛(OUCC)Elite一等奖 美国计算机科学思维测评(ACSL)Senior个人满分奖和CCC加拿大计算机挑战活动Senior前5%,另外还有AMC和BMO的数学类奖项。在申请中,王雪诚在UCAS上填写了自己的奖项。

他认为竞赛在牛津大学面试筛选的阶段,应该取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 王同学在支教活动中

在申请方面, 他建议申请文书最好尽早着手,不要拖到最后,否则有可能会手忙脚乱,焦头烂额。 学校的升学指导一般要求学生在申请季前的暑假开始写初稿。列出自己干过的事,参加过的活动,看看有哪些事印象最深刻的,他们之间能否连贯起来,然后初稿就会很顺利地完成。

在撰写文书的两三个月里,王雪诚一直和学校升学老师, 反复修改了10稿,终于把文书打磨了出来。

学校提供的面试模拟贯穿整个11月,基本上每天都有一次模拟面试,让学生能达到“去敏”的效果,在实际面试中不至于过于紧张。

在日常学习中,王雪诚建议在学有余力的情况,可以提前学,但尽量不要提前考,毕竟重考记录是有机会被招生官看到的。另外,有些学校对于考试时间有规定,比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和新加坡国立只接受同一阶段考的A Level成绩,而王雪诚因为高数提前考了,不符合要求,所以就只申请了英国和香港的大学。

他推荐MIT公开课资源和目标大学推荐的书籍。他觉得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What is Mathematies。 读完这本书,为自己的文书积累了不少素材。有意申请牛剑的同学,在时间和金钱预算许可的情况下 ,不妨去体验一下暑假的公开日,如剑桥会举办模拟面试 ,让你能预热一下。

■ 《什么是数学》(What is Mathematies)


「 写在后面的话 」

冲刺牛剑, 他们做对了什么?

作为广深妈妈圈的主笔,和英国体系国际生的家长,非常有幸地第一时间接触到2025届新鲜出炉的牛津预录取学生。在采访的过程,只有一个问题在我脑中盘旋: 怎么样的学生才适合冲刺牛剑?

不必说亮眼的在校成绩,全部拿A*的IG成绩,全数满分的AP,也不必说雅思7.5以上的分数,Alevel的科目选择也从不避重就轻,数理化生经济高数,全部都能迎难而上,实考或预估获得4科以上A*。

单就是各种竞赛科研,都是站在金字塔尖,远超于普通高中生的思考深度。

仅仅是这些硬性条件就足够了吗?很显然并不是的。 我觉得适合冲刺牛剑的学生,应该是对所学专业有足够的热爱,并曾在高中阶段为之努力过,并在文书和面试中,表现出足够的激情和天赋。

因为录取并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真正投身学习的开始,只有足够的热情,和难以取代的天赋,才能在未来漫长艰苦的学习过程中甘之如饴,并学有所成。

(本文三位学生均来自广东碧桂园学校,特此感谢广碧师生的大力支持)

2月23日周日下午13:30

真棒·英国教育节来啦

深挖国内400+牛剑offer

解读英本申请新趋势

👇点击看讲座详情及预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投行圈  ·  和正确的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