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疆日报
你所知道的大美新疆在这里,你所未知的微美新疆也将在这里精彩呈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新疆日报

【援疆干部风采】因为他们的倾情投入,让当地百姓有了更多的收获~

新疆日报  · 公众号  · 新疆  · 2017-07-15 13:5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黄群超:来时一粒种去时满园果


7月初,走进柯坪县养殖大户阿卜杜·买拉提的养殖场,成群的湖羊正争相觅食。“多亏了援疆黄干部帮我们引进了湖羊,才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阿卜杜深有体会地说。


阿卜杜口中的黄干部就是浙江省湖州市对口支援柯坪县前方指挥部原指挥长黄群超。


2013年8月,黄群超来到柯坪县。柯坪羊肉闻名全疆,享有“新疆最美的味道”的美誉。但是当地肉羊繁殖较慢,要扩群就要发展农区畜牧业,而规模化的畜牧业发展,必须有好的品种。把湖州多胎多羔的湖羊引进来,精准帮助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这是黄群超给柯坪县开出的“药方”。


在黄群超的努力下,柯坪县建起湖羊种羊繁育基地、产业化推广中心和标准化养殖小区。期间,他先后三次往返湖州亲自参与选羊、疫情监测、运输协调等工作。2014年,1600只湖羊跋涉万里从浙江湖州运送到柯坪县,创造了万里运输零死亡和安全度过应激期零死亡的奇迹,顺利落户湖羊种羊繁育基地。


湖羊落户后,他找专家、跑企业,大力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如今,通过湖羊自繁和再引进杂交改良,湖羊已经成为柯坪农牧民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产业。


黄群超始终把援疆项目作为加强民族团结的民心工程,他在任期间援疆前方指挥部共实施援疆项目27个,总投资3.8亿元,涵盖就业、产业、教育、卫生、智力支持等各个领域。


黄群超每周都带队到基层调研,走村入户摸清群众所急所盼所需,自己还结对了4户困难家庭,承担孩子的学费,还经常送去学习用品。


当黄群超了解到当地群众生活还不富裕,创业就业渠道比较窄的实际困难后,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红枣产业,建成200亩红枣生产示范基地,积极发展手工编织、来料加工等项目,完成22批次818人创业培训,帮助755人到疆内企业就业,稳定就业率达到92%。


针对当地教育、卫生资源稀缺,黄群超组织开展“援疆人才基层行”活动,先后带队开展12批次送教送医下乡,受惠群众1200余名。面对柯坪县农村文化建设比较薄弱的现状,他想办法、动脑筋,在柯坪县玉尔其乡玉拉拉村建成了全县首个农村文化礼堂,成为当地开展“去极端化”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健康文体活动的重要阵地。


2015年8月11日22时20分,因突发心脏病,黄群超骤然离去,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7岁,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没有离开工作岗位。


黄群超在他的笔记本上写道:“来的时候是一粒种子,离别的时候要满园硕果。”黄群超爱疆如家,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捧着一颗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的赞歌,用生命践行了誓言。( 夏青



邢成凯:以校为家倾情投入


和田地区天津高级中学副校长邢成凯,2014年初来到和田,率领35名天津教师“组团式”定点援助该校。作为学校班子成员之一,他所分管的工作较多。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主人翁的精神,脚踏实地,真情实干,积极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在教学方面,邢成凯每周坚持听课、巡课;经常与援疆教师一起研究教学计划;深入学科组指导教研活动;积极参加教学成绩分析会;定期开展师资培训;多次组织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在德育方面,他力主开展一系列德育活动。每天午餐时让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类节目;每周让学生在体育馆看一场电影;每周五下午全校进行社团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安全疏散演习;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和冬季长跑;布置“心语驿站”,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各班建起“图书角”;将校内的几亩空地承包给各班学生种蔬菜,建温室大棚由生物小组培育花卉,让学生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快乐和成就感。还指导思政科组织全校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校园文化艺术节、运动会等大型活动。


在行政工作中,他积极帮助学校建章立制;指导办公室规范接待流程;统领全校各部门规范档案管理;协助校长完善中层干部调整;指导信息中心制作宣传片并负责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对外宣传的审核;亲自培训保卫科(隶属办公室)人员实现规范上岗;组织全校男教工成立“护校队”24小时巡逻值班。


在后勤方面,他不定期抽查食堂进货及员工操作流程,严把食品安全关;带领全校教职工对校园内2000余棵树木进行修剪整形;作为甲方代表全程参与二期工程(1万平方米学生宿舍楼)建设,积极协调各方,确保工程如期顺利完成。


在学校开展的“教职工幸福感言大调查”活动中,邢成凯用一句“学校没把我当外人,我视学校为自己家”的简单话语表达了作为一名援疆干部以校为家、倾情投入的真实情感。


3年时间里,在他的直接参与下,学校相继获得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自治区示范性高中、自治区德育示范校、自治区精神文明单位、和田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等多项荣誉,逐渐成为南疆教育战线上的一颗明珠。


“有事找老邢!”这是老师们常说的一句话。听说有人生病不舒服,他会第一时间安排送医就诊;得知有人发生矛盾,他会耐心地了解情况,逐一解开他们心中的疙瘩……


“管理好、服务好、激励好”是邢成凯进疆之前为自己定下的工作目标。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老师们团结一心、干劲十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佳绩,赢得了当地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3年时间里,天津援疆教师助力学校高考成绩不断攀升,还摘取了和田地区汉语言文科、理科、民考汉以及双语等多项状元,不少学生考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名牌高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回首来路,收获颇丰!邢成凯先后获得和田地区年度先进个人、天津援疆年度先进个人、和田地区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天津教育援疆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陈晨



END

来源 新疆日报—新疆亚欧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