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朗普威胁征收半导体关税,在半导体行业掀起千层巨浪,让不少人忧心忡忡:CPU、GPU 是不是要大涨价了?
特朗普 “旧戏重演”,半导体再成目标
2025年初,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国第47任总统后,就多次放出要对芯片、石油和天然气等商品征收关税的风声,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势。特朗普特意点名中国台湾,威胁称对其生产的半导体征收25%、50%甚至是100%的关税,但在台积电承诺在美国额外投资1000亿美元用于生产和研发中心后,此事暂时搁浅。
其实,特朗普对关税手段的运用可谓轻车熟路。回顾其过往,自2017年就任美国第45任总统起,就不断挥舞关税大棒,对太阳能电池板、洗衣机、进口钢铝等诸多商品加征关税,还多次针对中国进口商品出台关税政策,挑起贸易争端。如今,半导体行业又被其盯上,成为新的 “攻击目标”。
半导体供应链受冲击,CPU、GPU 首当其冲
半导体产业的供应链犹如一张复杂而精密的大网,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一旦特朗普征收半导体关税的威胁落地,整个供应链都将受到巨大冲击,而CPU和GPU作为半导体产业的核心产品,首当其冲。
从生产环节来看,美国拥有英特尔、英伟达等众多半导体巨头,这些企业的产品畅销全球。若征收关税,生产企业的成本将大幅上升。企业为了维持利润,极有可能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直接导致CPU、GPU价格上涨。此外,部分美国半导体设备公司已经在国内领先晶圆厂完成运维人员撤出,这几年美国企业在沉积、蚀刻等环节的设备份额持续下滑,此次加税,美国核心半导体设备厂商AMAT、LAM、KLA等公司半导体设备将受到影响,进而影响芯片的生产进度和产量,进一步加剧供需失衡,推动价格上涨。
在贸易环节,关税的征收会使半导体产品进出口变得更加复杂和昂贵。据《新海峡时报》分析,电子产品是马来西亚对美国出口的大头,而半导体又在其中占据着最大的份额。虽然目前特朗普政府给予了半导体产业关税豁免,但美国官员暗示,针对半导体的措施即将出台。一旦落实,相关企业在进出口CPU、GPU时,需缴纳更多关税,这无疑会增加贸易成本,最终这些成本也会反映在产品价格上。
各方反应不一,行业前景迷雾重重
面对特朗普征收半导体关税的威胁,各方反应不一。中国宣布自2025年4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多位国内存储厂商表示,加征关税暂时没有影响,或者影响不大。但从长远来看,随着后续中美关税落地,成熟制程的相关产品国产化替代进程将会进一步加快;另一方面,先进制程环节的半导体设备以及高端芯片等进口成本将明显提升。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表示,马来西亚将带头协调东盟国家对特朗普关税做出回应,设立地缘经济指挥中心,并努力与美国接触,以找到 “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然而,即便如此,马来西亚电子、汽车零部件等行业仍可能因美国关税面临出口下滑、就业压力加剧及供应链中断等风险,半导体产业自然也难以独善其身。
目前,特朗普威胁征收半导体关税的政策尚未完全落地,其后续走向仍充满不确定性。但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将可能对半导体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来源:综合整理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