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年志Youthology
青年志自2008年开始专注研究青年文化,我们联结青年领袖,洞察文化趋势,启发商业创新,我们相信未来是年轻的。和青年同行,与趋势共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雨果网  ·  亚马逊重大调整!FBA分仓政策新规 ·  昨天  
辽沈晚报  ·  很有氛围感的大牌口红,涂对气质都更好了 ·  2 天前  
辽沈晚报  ·  很有氛围感的大牌口红,涂对气质都更好了 ·  2 天前  
雨果网  ·  重磅!TikTok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年志Youthology

新一代教育创新者,如何探索家庭教育创新?

青年志Youthology  · 公众号  ·  · 2020-01-15 21:00

正文


年轻人对于「家庭」的理解有什么样的变化?

大家都有什么样教育孩子的焦虑?

目前都有哪些家庭创新的组织在影响着新一代家庭的成长?


2019年,青年志旗下成立了「未来游牧者」小组,我们关注在持续演进和变化的游牧时代,什么样的个人特质和成长经历才能成就富有自驱成长力的下一代。因此,在过去一年里, 我们累计发布了23期英文播客,8期中文播客,并举办了3场家庭教育相关的家庭工作坊 ,期待让更多人关注到年轻一代家庭教育的新思路。

👉点击 「阅读原文」 即可跳转阅读中文博客 ©️青年志


目前,我们看到在个体成长的议题之上,年轻人将思考延伸到由个体聚集而成的家庭语境中,开始反思“什么是家庭文化”,“家庭教育可以如何创新”。因此,未来游牧者小组邀请年轻家庭文化和儿童发展研究的同行者来到不久之前的青年日2019之「能力有限服务公司」现场,以“创新”为原点,对新一代家庭文化及教育创新趋势进行了一番探讨。



年轻人为什么想关注家庭教育?


在青年日2019现场,一共有20+位参与者,作为听众的年轻人其实都尚未组建家庭,但纷纷提出了对于家庭教育的观察和思考:

“我很好奇我身边优秀的同龄人是如何长成他们现在的样子。”

“个体的行为和思想的养成可以追索到童年,任何事情不可能等到了再去学,要提前去准备。比如谈恋爱也不是等在一起才学如何与人相处,而是单身的时候就开始关注。”


“我特别喜欢即兴的舞蹈和戏剧,回想家庭的相处中父母总喜欢讲道理。但在即兴艺术里我们可以选择不借助语言,而是借助肢体去表达情绪去沟通。因此,我好奇在家庭文化中是否能通过富含“游戏力”的方式,帮助孩子自然而然的得到成长的养分。”


“我做了10年的趋势研究和创新顾问,我对创新教育的兴趣是从我自己身上来的,因为我喜欢天马行空,而这是不被传统教育容忍的。去意大利读书后,发现是当前的市场针对不同学习方法的学生缺乏多元的教育方式。”

带着这些思考,我们进一步请业界的同行者分享他们在从业中观察到的家庭教育中创新的意义,以及他们正在做的最新实践。



家庭教育为什么需要创新?


我们相信家庭需要价值观,从而突破“原生个性”。 成为父母前最重要的是学习如何成为父母。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带着自己从原生家庭和后天习得的特质进入家庭,也因此塑造出家庭的“原生个性”。假使我们不加思考,那么家庭成员的相处模式则会保留着原生家庭的优点,更会有一些不足。因此,我们期待可以为年轻个体提供更多关于构建家庭文化的思考和学习方式。


现场两位嘉宾分别提到一种新的思路——像看待一个组织一样思考家庭的使命和价值观:

“想要分享一个概念叫家庭价值观,它是我们组建家庭的共同期待,也影响着我们家庭的生活方式、家庭成员的沟通方式、指引着我们讨论“孩子去什么样的学校”,“如何制定家庭的节日”,能够帮助我们作出家庭的大大小小的选择。”

——Candy Yang,家庭创造力实验室发起人

“家庭需要使命,使命是存在的意义,没有使命和文化的公司难以长存,而家庭也是一个组织,需要父母在清晰的使命感和价值感之下找到方向,如此也会让孩子有优渥的成长土壤。”

——Helen Chen,全能少年创始人

我们期待打开年轻人从个体到家庭的可能性的想象。 我们观察到现在的年轻人对于进入家庭的思考在两极间摇摆,一方面年轻人愈发自主学习和理解到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因此期待成为一个完美的自己再进入家庭,于是变得愈发不自信于组建家庭和生育小孩。由此,我们期待家庭文化和教育的建设能够让更多年轻人看到进入家庭并在其中持续成长的可能。

“其实并不一定要先解决自己所有的大问题才能考虑进入家庭。和伴侣同居与婚后的生活是很不一样的,双方的身份和角色都持续发生改变,因此在组建家庭以及关系的变化中虽然需要提前要准备,但不必等待万事俱备的完美。当一个人能接受自己不完美,才能对家庭和孩子充满信心和期待。”

——Kevin Lee,青年志合伙人&未来游牧者小组发起人

我们看到在急速变化的时代,持续自驱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家庭面临的挑战。 当下的时代急速变化,新的技术、新的媒介不断地发展,家长固有的人生经验并不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可能性,因此面对未来如何立足成为了普遍的焦虑。所以,我们期待家庭教育能够在自驱成长方面有更多的发现与分享。

“当下的家庭教育非常鼓励孩子的自主决策和独立性。在自主决策方面我从小时候会给孩子大量启蒙,早上穿衣服都你来决定穿什么,但当孩子的自主性跟父母个人习惯有很大冲突,我们没办法直接应对孩子带来的挑战,这也是为什么需要探索更多创新的家庭教育的方式。 ”

——Helen Yu,青年志合伙人&未来游牧者小组成员



当前有哪些家庭文化 及教育的创新实践?


现场的6位嘉宾分别分享了他们在不同教育创新的实践,为我们拓展了家庭文化领域的视野:

周璐 Clarice Zhou

Storyland故事星球创始团队成员之一

“故事星球是针对3-15岁独立阅读、写作以及创意表达的品牌,过去六年我们提供专业服务和引导,帮助家庭和孩子建立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让孩子看到表达不同的可能性。故事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工具,语言不是应试的东西,通过中文和外文的绘本我们希望在了解不同的文化的同时,建立孩子讲述故事的能力,让孩子成为独立思考、表达以及判断的人。我们和家庭一起做讲故事的活动,根据不同的家庭推荐故事书单,通过不同的方式帮助家长成为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也能够影响孩子。”

陈潇

创新教育专家

纽约州立大学国际创新研究中心中国区负责人

“我在纽约州立大学的创新研究中心学习了创新研究之后,在亚洲区以中国为中心拓展创新研究的传播。目前,我们在研究如何在家庭中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培养创造力。比如:创造一些家庭的小节日,比如在桌子底下吃晚餐。这是特别简单的容易实现的,但会让家庭的氛围变得不一样。

目前,我们通过书籍的翻译以及配套桌游的开发,希望创新文化的理念和工具可以落地到家庭中,当孩子成长在一个有创造力氛围的家庭,会有助于孩子在不同的教育体系中保留着可贵的创造力思维。”

杨玲

发展教育家庭指导师

发展教育心理学博士在读

“学习是每个爸妈都要有的态度,我们通过家庭教育中的父母指导,帮助家长们学习养育,比如:从孩子出生的生理特点、到身心理发展阶段,到如何根据孩子不同的发展阶段与其相处等等。我们相信不必一定学到精深的程度,也希望传达“孩子没有完美,只有完整”的理念,期待着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人最底层的是与家庭的体验和父母的互动,知识和能力需要一点点成长起来,我们应当给予孩子是作为一个人的温暖和爱,不论能力如何将来都可以成为一个热爱生命,热爱这个世界的人。”

Helen Chen

全能少年创始人

“我原来在宝洁做高管,宝洁很看重领导力,领导力是个人影响力,我在美国和日本工作,美国和日本的素质方面的教育走的比较前,我回国之后,想我的女儿如何能够接受一些素质教育,最终由此开始把美国的第四方教育——童子军的教育体系,带到了中国成立了‘全能少年’。”

杨雁清Candy Yang

家庭创造力实验室发起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