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前总是吃阉割后的猪肉,没啥感觉。
突然有一天,养殖场主大发慈悲,养了一只未被阉割的猪,
于是大家都吃到了从来没有吃过的猪肉。
大家都说好,都挺开心的。
2
各路账号几轮轰炸,在达康书记表情包走红后,终于开始尝试写关于《人民的名义》。
姿势水平不够,看了几篇文章,觉得它们写出了很多自己想到的却写不出来的话。
此文纯当碎碎念吧。
3
促使写此文源于尹鸿老师的一则微博:
最大的价值并不在于反腐,其所表现的腐败比现实差太远了,而在于其对中国盘根错节、犬牙交错的官场生态比较现实的反映,也包括对一元化领导下纪检和公检法体系复杂性的揭示,甚至也是对官场难以出淤泥而不染的利益链的无奈。虽然陆毅的角色和表演乏善可陈,但整体的社会张力还是有震撼的。如果我们从戏中不是得到廉价的反腐快感,而是产生对政治体制改革的理性反思,那才是这部作品最重要的意义。
此话一语中的,似乎道出了看了一两集之后弃剧的原因。
其实不看剧也能大致猜到怎么贪、怎么官僚,而且现实情况下那些被隐藏的实际更甚。
公号“老道消息”一篇《 政治大年看张黎》道出了此剧出现的一些背景(***会议召开),结合剧中第十四集开始反复出现的教化类台词,转发上述微博时,评论了一句:
……剧中的问题如何解决,恐怕没法凭一个现实生活中完全不可能存在的“陆毅”,其实不需要通过一部这样的剧来戳G点,抵达反腐的快感。现实已然骨感,改变何其艰难……
4
关于尺度。
媒体和公号拟了一系列类似于“尺度惊人”“贪官角色设置成副国级”等震惊类标题。
尺度大,尤其是反腐题材影视剧的尺度大,的确可以成为追剧的理由(情色类影视剧尺度也大)。尺度大并不是什么坏事。猎奇、窥探等本身都是人性所在。
如果仅仅是把腐败官员的级别设置得“大”、把装钱的屋子设置得“大”、把贪官的野心描述得很“大”,这个尺度跟《武媚娘传奇》的尺度大似乎没什么两样。把级别设置得再高一点,从某种角度上而言,就是把胸露得多一点。
从本质上而言,这类描绘权力的剧(《纸牌屋》)和总裁剧给人的快感是一样的,一个是对权力的意淫,一个是对金钱的意淫。
5
得到廉价反腐快感之后,达康书记的表情包红了。
有些分析说达康书记的走红是营销取得的效果,目的是为了用更流行的元素吸引更多年轻人看此剧。诚然,这或许是一种新型政治传播的方式,类似的例子还有“山西官员参加真人秀”“两会版《成都》”。
然而,一部反腐剧,居然是表情包红了,是“GDP由我守护、欧式大双眼皮”等戏谑的段落红了。
为什么不是第十四集里面反复出现的那些主流的价值观红了?
一部真正尺度大的剧,达到的效果应当是让人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让网友讨论“达康书记到底是好人坏人“”GDP由谁去守护“。
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让本该引领大众思考体制变革的思潮萌芽,彻底变成了一场话语的狂欢。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说,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
6
《人民的名义》让人认为,目前最大的政治问题就是反腐问题——腐败来源于官员个人的问题——源于官员之间的斗争。
直接把一个宏观的政治问题压缩成了官员个人的问题,带来的后果就是——全民普遍讨论反腐,以及官与民之间更深的对立。
大胆猜想了一下,此后新闻如果再爆出一则大的贪腐案,人民的讨伐会是何等剧烈。
当整个社会的公民都在讨论反腐的时候,恰恰说明这个社会是缺乏政治结构安全的(前些日子的“俄罗斯大游行”)。
当跳脱出反腐这一单一的话题后,整个社会的政治文明生态才在升级,即人们要求更加完整、正义的政治结构。(冰川思想库《《周梅森已经过时了》)
7
在全民对此剧大唱赞歌的背景下跟好友聊起此想法,对方问“为什么看《纸牌屋》”,大概他想指责我双重标准吧。
答:也不看《纸牌屋》。
杜骏飞把不关心政治分为三类。
1:缺乏公民素养;
2:太忙,有美容饭局工作之类更大的事操心;
3:政治不参与。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与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实际上“政治不参与”也是一种政治参与的形式,只不过是消极的。看完上一句中关于政治参与的关键词后,还是将不看《人民的名义》的行为定义为第一类或者第二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