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科技
只供应最有营养的科技大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全球最贵iPhone16ProMax推出 ... ·  4 天前  
极客公园  ·  Google 深夜狙击 OpenAI:新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科技

每个愚人节玩笑背后,都是一声叹息

腾讯科技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4-02 10:38

正文

点击上方“腾讯科技”,选择“置顶公众号”

关键时刻,第一时间送达!


文  /  评论尸

微信号  /  赤潮AKASHIO


昨天早上,科技媒体虎嗅推送了一篇公告《再见北京!暨虎嗅搬迁通知》,这无疑是今年中国互联网圈愚人节策划中最成功的一篇。


推送不到半小时就10万+了,必应搜索的人说:「虎嗅昨天的热度超过了张国荣。」



这篇文章用特别严肃的文风和特别正经的逻辑回顾了虎嗅的历史,分析了虎嗅「为什么不行了」和即将离开北京的原因,逻辑严谨丝丝入扣,达到了虎嗅一贯的商业分析水平。


太真了,以至于我差点信了,而很多人是真信了。这些人包括一些自媒体人,一些虎嗅的友媒编辑,一些地方产业园和一些政府机构都纷纷向虎嗅发来「贺电」。在虎嗅工作的一位好友告诉我,下午他们接到了某地宣传部的电话,邀请他们「搬家到那里」。


之所以这么真,是因为除了「离开北京」和「虎嗅下滑」这两个关键性事实之外,所有的背景分析和商业逻辑都是真的:


媒体行业赚钱就是在越来越难,北京的生活就业成本就是在升高,小媒体能拿到的资源就是越来越少,大众对优质内容的理解越来越偏向发泄而不是理性,公关在律师函的保护下就是越来越嚣张……


在这些真实的,正确的逻辑护航下,即便虎嗅真的做出了离开北京的决定,也并非完全不可能。最终这个新闻玩到虎嗅自己都觉得太大了,不得不在下午又推送了一篇文章来澄清:「我们好的很,真的没打算搬家,谢谢各位关心。」


愚人节开个玩笑说自己要倒闭了,然后大家都信了,最后不得不站出来辟谣,这种情况挺绝望的。


但透出绝望与焦虑的愚人节玩笑不止虎嗅一家,在 2017 年的这个愚人节,我看到的许多策划背后都有着与玩笑完全相反的信息。


今天早上除了虎嗅刷屏之外,我看到的第一个恶搞项目是 Google 地精——这是一款 Google Home 的室外版本,Google 称其为「后院助手」。Google 特意为这款产品制作了一段视频,来展示他们如何将 Google Home 的智能性延展到建筑之外。



但是看完视频之后,我觉得太尴尬了:这个视频完美展示了用户在使用 Google Home 时显得有多么智障,而无论用户是在户外使用还是在室内。


视频在有限的时间里没有在室外为用户找到任何使用语音助理的好场景,而这些场景其实在室内也一样没什么用:打开音乐、打开灯、关上音乐、播报天气……这与大众期望中的智能家庭可能远了不止一丁点。


整个视频的笑点,基本是用 Google Home 的无能撑起来的。


本质上是从自己产品的缺陷引申出笑点的愚人节策划不止 Google 一个,微博今年的策划也让人觉得有些尴尬。


微博今年的策划是「送每个人上热榜」,4 月 1 日当天你会收到一条私信,提示你上了微博热榜。点进去一看,是微博策划好的一条「大新闻」,把用户的微博名和头像代入了进去。



这和网易等新闻客户端前几年策划的上头条 H5 有点相似。但大家别忘了……微博和新闻客户端不同,本身就是个草根 UGC 平台。


前些年腾讯微博还没被放弃的时候,腾讯微博就曾提出一个口号「与其在别处仰望,不如在这里并肩」。指的就是新浪微博用户参与度和创作度不高,主要靠节点用户和明星撑着。


几年以后,这种状况越来越明显了——除非得到微博官方的支持,一个草根号很难在微博起家「上热搜」、「上头条」、「成大V」。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把微博当作一种资讯获取渠道,而不是发声渠道,普通人想靠一两篇文章、偶尔写的段子火起来变成了奢望。


而在内容分发领域,比微博更焦虑的是知乎。它的愚人节策划是「明日头条」,大家都明白知乎在羡慕谁,在害怕谁。但大家也都知道以知乎的定位,不可能放低身段去和今日头条竞争。所有的无奈,都体现在了「明日头条」这个玩笑中……


这甚至可能真的不是个玩笑,去年的值乎不就真的上线了一段时间么?有传闻称资讯模块也将在新的知乎客户端中出现。这种借着愚人节玩笑发产品的行为,无异于借着愚人节向女神表白——什么?用户不买账?啊哈哈哈,我们开玩笑的啦。


直接觊觎竞争对手的还有蚂蚁金服——支付宝今年的策划是「人气眼 K-Eye」,这是一款能让用户发现周边好店的智能硬件。它类似于 Google Glass,用户把它带在身上,无需打开手机就能自动看到眼前的店评价、口碑、价格、推荐菜等信息。



我觉得这个想法 99% 可能来自于某次关于「如何拦截大众点评用户」的常规产品讨论会中头脑风暴环节


口碑团队一定特别希望这款产品是真的,因为现实中要是用户一旦主动打开手机想要找个什么美食的话,首选一定是「支付宝·口碑」的竞品「大众点评」。


还有一些愚人节策划显得有些无奈和勉强,比如今日头条将人工智能和辣条结合在一起,这种配对就和其一直对外宣称的「技术至上」价值观与 App 中的低质内容一样强扭。


而 360 发布的免费智能共享单车,展现了一家「过气」的迷茫互联网公司想强行蹭热度的决心,以及从几年前开始就想靠免费之路颠覆硬件领域而不敢的怯懦……可大家根本就不关心。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意外的是,即便是像这篇文章一样「强行解读」,你也很难从这些企业平时的宣传中读到这些信息。


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愚人节是一个愉快的节日、放松的节日、释放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很容易放下平时的禁忌与面具,展露出一家公司最真实的情绪。


「摘下面具吧,这么大人了笑你总会吧,这不是笑得挺好的么?……诶,你怎么哭了?」


公司尚且如此,那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