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
成为会员
超过39万人在听
每天半元钱,听吴晓波说世界万千
文/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随着中
印边境事件
的不断发酵,
印度民间抵制中国货的声音开始蠢蠢欲动了。
首当其冲
的恐怕是中国手机。
这两年,中国手机品牌已经在印度打下半壁江山,小米更是依靠千元机的成功布局,成为国产手机在印度的第一品牌,
vivo
、联想、
OPPO
紧随其后。
马云也躺枪了,印度民族主义极端组织
国民志愿团
附属的右翼组织Swadeshi Jagran Manch
号召
抵制
“印度版支付宝”
,
甚至还呼吁印度政府出于经济和安全原因禁止中国对其相关公司进行投资。
其实,撇开这次的事件,
在
经济上,
印度
一直暗暗地跟中国较劲,
甚至
“印度超越中国”的言论
一度大行其道。而印度就像一个矛盾体,既想要中国的投资和技术,又口口声声喊着
“抵制中国货”。
那么,
在
当前局势下,
中
印两国的
经贸
往来会受到怎么样的影响?
中国企业
前往印度
投资又将
面临怎么样的困难?
来听听
大头的分析。
毛克疾
盘古智库印度研究中心研究员
“印度
对中国的经济挑战
由来已久
中资去
印度
要事先考量才能从容应对
”
其实,印度对中国采取经济民族主义的做法,由来已久,并非新鲜事。如果说此次事件是印度对中国发起的一次挑战,那么印度对中国发起的经济挑战已经持续了很久。
抵制外国货、推崇
民族
制造,
是印度
民族
主义最基本的主张。
所以,中资进入印度一直都很困难。比如,复星医药以
12.6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印度药品公司Gland Pharma的86.1%股权,一直难以取得满意进展,原因众多纷纭。据消息称,是莫迪领导下的印度内阁经济事务委员会对此批准不通过。
这说明他们对中资企业在印度的经济活动,有一定的既定方针。
目前,又出现了新动向,印度民族主义极端组织国民志愿团附属的右翼组织
Swadeshi Jagran Manch提出
的新主张称:不仅抵制中国的出口品,还抵制中印合资的产品、中资在印度的风投、中资在印度的收购等。当然这个主张是否被响应,另当别论。
莫迪上台之后,对中资采取
“一手打
一手拉
”
的做法。因为印度想发展必定需要中国的投资、生产、技术、出口商品等,
但其经济
民族
主义的
立场逼迫
他要对中资留一手。
一直以来,印度都将经济摩擦作为对付中国的一种手段,也是他们必定会打出的一张牌。所以,中资进入印度前,
要
事先
考量,后期将会从容许多
。
另外,印度的
民族
主义情绪有一定的周期性,跟选举周期几乎一致,因为选举期间往往需要煽动
民族
主义情绪,最直接的做法便是抵制中国货。因此,中资进入印度,不仅要注意全国的政治周期,还要注意地方的政治周期。
其实,印度市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甚至一些企业将工厂迁移至印度的
主要原因并非生产成本低,而是因为市场准入。
例如,印度对手机及其零部件有歧视政策,如果小米、华为的产品不在印度境内生产,有可能会面临很高的关税。很多企业为了避免类似的惩罚,才选择将生产线移到印度。
秦朔
秦朔朋友圈创始人
“
短期
看,
对印度冲击大
长期
看,
对中国影响大
”
从中国角度看,
2016年中国贸易总额3.67万亿美元,其中中印之间贸易额为711.8亿美元,只占中国方面的2%;印度是中国的第7大商品出口国和第27大商品进口国,在中国整体的对外贸易中权重很小。
从印度角度看,
2016年印度的货物进出口额为6235.9亿美元,印中贸易额占比超过11%,
中国还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印贸易对印度的重要性很强。
从结构看,印度向中国出口的主要是初级产品,如天然珍珠、棉花和矿石,附加值不高。中国向印度出口的主要是物美价廉的工业制成品,如电子机械、电视等等。
如果贸易中断,
印度要进口同类的制成品价格会增加很多,加大其逆差。
但从投资的角度看,近年来中国对印度的直接投资增长很快,有井喷之势,特别是电信硬件和互联网应用等等。中国智能手机等在印度市场的份额不断上升。
vivo、OPPO、联想、华为、TCL、阿里巴巴等都把印度看作下一个大市场。
所以如果中印贸易滑坡,短期对印度冲击大,
但长期看中国会受到很大影响,相当于阻断了中国对外投资扩张的一个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