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养老产业观察
养老产业观察者、思考者、实践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汉大学学生会  ·  珈学live|“斗茶”——文人墨客独爱的雅玩 ·  2 天前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一夜鱼龙舞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养老产业观察

房地产+医疗:2017年投入逾3000亿元,高端医疗、养老、Medical Mall 、健康小镇备受追捧

养老产业观察  · 公众号  ·  · 2017-12-04 13:33

正文

2017年,对于地产商们来说,是忙碌的一年,也是充满希望的一年。


他们有的忙着寻找并购医院的标的,有的忙着与政府签订合作,有的忙着寻找医疗行业的合作伙伴,有的忙着新建医院,有的忙着搭建健康小镇……总之,在跨界医疗的领域,他们忙的不亦乐乎。


另一方面,在新医改和“健康中国”的战略背景下,不仅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商涉足大健康产业,而且政策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


这里所说的大健康产业是指“维护健康、修复健康、促进健康”的产品生产、服务提供及信息传播等活动的总和,包括医疗服务、医药保健产品、营养保健产品、医疗保健器械、休闲保健服务、健康咨询管理等多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



鼓励养老、特色小镇等产业发展


备注:根据公开资料检索


从列表中看到,2017年在养老、健康小镇等行业,颁布的政策比较多,涉及的机构也很多,有人社部、发改委、卫计委、国务院办公厅、民政部等。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提到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十九大报告中还提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十分显著。


在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亦有6次讲到养老。顶层设计的要求与重视,成为2017年养老发展最坚定的导向。


据相关数据统计,健康服务业市场规模巨大,在8万亿以上,值得深耕布局。可见,大健康产业在当下迎来了加速发展期,行业景气度高。


简要来看,支撑该行业高速运行的引擎还有这四个:

第一,人口老龄化与环境污染提高了居民的保健、医疗潜在需求;

第二,居民健康意识提升扩大了医疗保健支出;

第三,政策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第四,国家对“互联网+医疗”的态度是积极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参与到健康服务业。


这些利好因素预计在未来仍将继续发酵,从而推动大健康产业的持续发展。


29家地产商跨界大健康产业


动脉网通过公开资料检索的一部分地产商跨界医疗行业的公司。从下面列表中看,今年在医疗领域布局的地产商有:万达集团、恒大健康、万科地产、中南建设、保利地产、绿城、华润集团等29家。


备注:根据公开资料检索


这些地产商跨界医疗主要选择两种方式,合作共建或者合作自建,涉及的领域有养老、社区医疗、高端医疗、健康小镇、Medical Mall,投资总额超过3351亿元。


其中资金投入最多的是万达集团、保利华南实业有限公司、绿地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泰禾集团。


从现有地产商涉足领域看明年趋势


从地产商涉足的领域看,发现养老、健康小镇、Medical Mall三种备受青睐,我们认为明年这些方向仍旧被地产商们关注。


养老入局者多,空间巨大,盈利受阻


从养老领域看,因为人口红利渐远,养老负担渐重,所以供需不平衡带来了市场空间巨大。而公立机构一床难求,私立机构两极分化,养老需求者多在“漫长等待”与“高昂费用”之间犹豫矛盾。


养老市场供需间的矛盾凸显,给了地产商跨界的机会。万科可以说是该领域的领跑者,它早在2009 年杭州万科“随园嘉树”项目立项就标志着万科养老迈出第一步。目前“随园系列”三大养老产品线开始规模化运行。

截止 2016 年底,万科社区居家养老随园之家以杭州和宁波为中心目前已覆盖超过 100 家日间照料中心,开始进入规模化运营,未来三年将布局千个网点,直接服务客户数超过 5 万名,覆盖长者将达 60 万人。


《中国健康养老产业报告(2016)》显示,养老产业自2013年开始进入市场化以来,各类企业纷纷涉足,从2014年地产、保险、医疗服务、康复辅具等企业的蜂拥而入;


到2015年地产、保险、医疗、康护、器械、互联网、大健康等产业链相关企业的群英荟萃;


再到2016年国有大型企业和民营企业集团的资本介入与跨界涌入,逐年演变的市场竞争主角,彰显养老产业参与企业主体多元性的同时,也逐步显现着养老产业未来竞争格局。


首家Medical Mall,水土服不服有待验证


Medical Mall的出现,彻底点燃了地产商跨界医疗的雄心。


一是在国外Medical Mall已经很成熟,既盘活了商业地产项目,又满足居民的医疗需求,可参照的案例很多,比如菲律宾Centuria Medical Makati、美国Jackson Medical Mall等;


二是在国内香港地区也诞生了Medical Mall,只不过叫法不同,被称为“诊所大楼”,运营模式以租赁为主;


三是在今年8月2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推荐并提醒记者们关注香港的“诊所大楼”模式,她介绍香港的一座写字楼里会有很多诊所,这些诊所给患者看病之后,需要做的检查,可以到第三方机构去检查,大家共享医技的资源,这也是国际上的经验。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卫计委近期新增设了五类独立设置的医疗机构;


四是杭州全程医疗是浙江省卫计委直接批复的Medical Mall,致力于打造中国首个Medical Mall,创新医疗中心平台的商业模式,一时之间闻名全国。


虽然很多人都认为该模式不太适合中国医疗行业发展,面临众多阻碍,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浙江卫计委的批复,这些入驻的诊所可以“拎包入住”,检验、病理、超声、医学影像等医技科室及药房、手术室等统统可以采取共享模式,无需重金投入。

可以预见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Medical Mall出现,建设一家医院不需要再为重点科室和主任打造发愁,只要把基础的检验、病理、超声、医学影像等医技科室及药房、手术室等建好,引进一批诊所等医疗机构,就可以拼建一家豪华的医院。

对于医生创业者来说,也是重大利好,只要有技术有品牌,无需为建医院的大笔资金发愁。

从选址方面看,Medical Mall一般都会选在交通发达的商圈,确保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以及患者的流量。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一批优质医疗团队、诊所聚在一起,必然将产生一定的聚集效应,就像餐馆扎堆一样,提高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由此可见,对于想转型医疗行业的地产商、想创业的医生、想做实体医疗的创业者们来说,Medical Mall或许是最简单且已开始操作的一种方式。


当然,一切才刚开始,这种模式是否适合中国用户还有待论证,而且我们也并不排除后续会出现更新的Mall模式。但不管怎样,以患者为中心的想法,变被动医疗为主动医疗的趋势是不可逆的。


健康小镇是下一步提高中国各地健康水平的主流项目之一


十九大提出,现有核心矛盾在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为此,在“健康中国”正式成为中国发展核心理念的背景下,健康产业将在未来20年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期。同时,伴随“特色小镇”国家战略的落地,中央政府于近一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从多个方面鼓励地方开展“特色小镇”建设。


“健康中国”和“特色小镇”国家战略正在呼唤“健康小镇”的积极发展,“健康小镇”将成为下一步中国各地健康水平整体提升、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主流特色发展模式之一。


目前健康小镇的主流模式有三种:健康养生小镇、健康科技小镇、医疗健康小镇。具体如下:



由于中国老年医疗健康市场供求严重失衡,所以综合医疗、康复、护理、养老各类服务、能为老年群体提供连续性健康服务的健康小镇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我们认为,聚焦服务老年群体的“健康养老小镇”将成为“医疗服务导入型医疗健康小镇”的主要和基础模式。


以医疗健康服务和养老产业为经营核心,以养老设施销售作为财务的平衡和补充,嫁接专业的医疗健康(医疗、康复、护理和养老)和配套业态运营方,建立长期的医疗健康服务及养老运营能力,打造核心的医疗健康服务产业,实现小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6年11月29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及三年行动计划 (2016—2018年) 的通知》中,关于“加快推进医疗养生服务基地建设”的内容提出,将打造一批知名的养生养老基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