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旅之声
“中国旅游”是国家旅游局联合各省、市、自治区旅游局,共同打造的一个官方旅游资讯发布平台,服务广大游客,宣传中国旅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成都日报  ·  最新,九寨沟景区紧急辟谣! ·  2 天前  
成都日报  ·  最新,九寨沟景区紧急辟谣! ·  2 天前  
涵江时讯  ·  早安!涵江! ·  2 天前  
掌上平度  ·  人气火爆!平度旅游迎来开门红!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文旅之声

扎实做展演 精心育人才

文旅之声  · 公众号  · 旅游  · 2018-08-24 17:02

正文

8月的哈尔滨,音乐构成了这座城市的主旋律。从8月6日持续至8月13日,第十三届全国声乐展演精彩不断,流淌的音符诉说着迷人的哈尔滨之夏。


全国声乐展演从第十二届开始由“赛”变“演”,在此基础上,第十三届全国声乐展演首次尝试引入“导师制”,展演前聘请权威声乐表演艺术家为参加展演的声乐人才进行辅导;展演时开展“双点评”,导师和评委现场对参演者进行点评;展演结束后及时召开分组专题研讨会,参演者与专家面对面共同探讨优点和不足。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精雕细琢,只为培养、挖掘更多出色的声乐人才。


展演前导师课一对一“诊断”


阎维文导师课


本届声乐展演延续上届组别设置,分为美声组、民族组、流行音乐组3个组。展演开始前,组委会组织阎维文、么红、刘维维、孙楠、腾格尔、蔡国庆等声乐专家、艺术家,对参演者进行集中指导,并与交响乐团和流行乐队进行合作排练。


来自江苏省南京艺术学院的研究生臧妍是展演美声组年龄最小的参演者。导师的事前辅导给她带来在学校学习不一样的感受。“能参加本届展演就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没想到今年还有专门的导师辅导课。有老师提前上课,歌唱的不足还有舞台上表现不好的地方老师都会指出来,这对我来说是一次珍贵的学习机会,对于我今后的演唱会起到非常大的指导作用。”臧妍说。


对中国交响乐团男声六重唱组合来说,这样的辅导更是一次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鼓励。“《我宣誓》这首歌我们演唱了100多场,已经形成了固定模式,刘秀芬导师的指导给了我们很多新启发,比如在副歌部分多一些速度上的变化,让歌曲听起来更加深情。我们一下又找到了当年第一次演唱这首歌时的感觉,不忘初心。”


通过演唱前的集中授课,导师们也总结了参演者的一些共性问题。中央歌剧院副院长么红发现,一些年轻演员在音乐基础知识和素养方面还有待提高,有些人还面临语言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此次展演中很多参演者选择的是一中一外两首作品,但有些参演者演唱中国作品时与演绎西洋歌剧时状态不同,忽略了中国作品的演唱技术和表达方式,这些都值得特别注意。


展演时点对点“把脉”


美声组展演音乐会


全国声乐展演由“赛”变“演”,减轻了参演者的现场压力。同时,在展演音乐会上,导师、专家开展“一人双评”,更加深了专家、参演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更好发挥了展演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


郭淑珍老师现场点评


“你的音色很好,这对一个歌手来说是很可贵的,但在唱长音收尾时一定要支撑住,这样才能很好地展现出音乐的饱满性,将情感推向高潮。”8月8日晚,在流行音乐组的展演现场,参演者税子洺带来《你就不要想起我》《很多年后想起很多年前》两首歌曲,得到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一级演员郭蓉导师的指导。


展演现场,专家们除了对演员表演的节奏、音准、与乐队合作等直接点评,还对演员的着装妆容、舞台表演提出要求。知名歌手、中央民族歌舞团一级演员腾格尔结合自身的演艺生涯,鼓励参演者一定要抓住个人特色,增强流行歌手自身的辨识度。


不仅如此,开展即演即评,对现场观众来说也是一个当面聆听、当面学习的机会。72岁的陈剑英是一名理工科教师,也是声乐展演多年来的“常客”。“我从小就热爱音乐,是看着声乐展演一路走过来的。如今,我们的展演音乐类型更加丰富,尤其是导师现场点评的形式,把我很久以来在观演过程中不明白的地方一下讲清楚了,我认为这种形式很好。”陈剑英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