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这样一则新闻:
因为妻子太焦虑孩子教育,中年男子深夜在马路上看电视崩溃哭诉
因为妻子太焦虑孩子教育、给孩子报了十几个班,一家人忙得没时间吃饭,丈夫晚上想看电视,妻子都让他出去看去。于是,丈夫怄气抱着大电视到马路上看,最终当众崩溃、抱头痛哭。网友却说:孩子就是趁小多报班未来路才更宽、妈妈愿意管你却添乱、十年后你一定会感谢妻子......
给孩子报十几个班,未来的路真的会宽吗?
1
未来的路会不会真的宽,就要看现在在做的事,有没有精准的解决到未来的问题,就好比头痛医脚是无法精准的解决问题。
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孩子受教育最终的路要靠文理科高考来检验,高考就是大部分孩子最好的平台和出路。当然有人会大学毕业就回家去继承家里的矿,或者家里有背景玩其它小众专业找出路,这些都不在考虑之列。作为普通人普通家庭,既没有背景,也没有很多资源的情况下,出路其实只有高考这一条。
那么对于高考这个关键的游戏而言,主要矛盾其实在于文化课分数,比如理科中需要考好数学、语文、外语、化学、物理和生物文化课分数。文化课考的好,上的大学就好,未来的平台起点就高,上蓝翔和清北将会是不一样的人生。
那么对于小学生来说,能为未来做的其实就只有好好给文化课打基础,把文化课学好,让小学生始终对文化课有自信,愿意去学习和掌握知识,未来才不会掉队,有信心继续上进。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给小孩子趁小报十几个兴趣班,其实是不能起到为未来的文化课打基础的作用,不能解决孩子未来出路的主要矛盾。报这么多兴趣班,其实大部分都做的是无用功。
2
为什么家长会给小孩子报十几个班?
这主要是家长自己焦虑,又找不到问题所在,本着大力出奇迹的想法,乱打一通,如果经常读《毛选》,就会发现这就是典型的盲动主义。
盲动主义的效率其实并不高,但是危害却不小,不但会浪费大量的精力和金钱,现在都威胁到了一个家庭的正常生活,新闻中这个家庭不但母亲要花更多的精力去辅导孩子,父亲连个电视都不能看,家里其实已经乱了一锅粥。但是最惨的,还是解决不了问题。
给孩子压了这么多课程,孩子的身心都会疲惫到极点,未来对这些课程大概率是不会喜欢的,未来的成绩就堪忧。
孩子的成长是需要做成事来增强自信心的,这么课程做不好,件件事情失败,对未来的信心就很难养成,不自信的人,就会自卑,甚至自大。
抱这么多班,给这么多兴趣班赋予这么多期望值,这其实已经是拔苗助长,对孩子反而有害了。
3
孩子还小的时候,拥有良好的习惯很重要,这个往往需要父母以身作则,并引导孩子养成高效的习惯。
孩子还小的时候,自信也很重要,不过自信是通过做成事一点一点积累出来的,给孩子的要求不要太多,做精做成更利于培养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