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保哥和八姐
瞎说什么保险大实话,欠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璞缇客精品酒店  ·  《福布斯旅游指南》公布!这座城市竟然有7家酒 ... ·  14 小时前  
南京日报  ·  南京紫金山下雪了! ·  2 天前  
南京日报  ·  南京紫金山下雪了! ·  2 天前  
8099999街头巷尾  ·  难怪成为昆明人的“新宠”,这里拍照真的巨出片! ·  3 天前  
8099999街头巷尾  ·  难怪成为昆明人的“新宠”,这里拍照真的巨出片!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保哥和八姐

免费医疗,可能有希望了

保哥和八姐  · 公众号  ·  · 2024-07-11 17:30

正文

今天看了一个访谈:北大教授李玲谈医保改革。

李教授,提到一个很新颖的概念:免费医疗。

“免费医疗,不是看病一分钱不花,而是国家医疗服务模式,老百姓看病低费或者免费”

表面看,我们的医保能报销70%。

实际上,扣除社保外费用,我们个人负担比例超过50%。

不仅如此,而且我们还总生病。

发达国家人均每年看3-4次病,我们一年要看7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医院国家不兜底,医院要生存,要自己自足。

财政每年确实会给医院很多钱,但只占其总成本的8%左右。

剩余90%多的钱,医院需要自己想办法。

以前还能在药上想办法,现在药价加成取消

药房不仅不赚钱,还成了其他科室的负担,大家要一起养着药房。

为了赚钱,医生只能让我们做更多的检查、更多的手术……

结果,就是医保基金没少花钱,咱们看病负担却更重了。


不过也有例外:福建三明。

当地市政府牵头进行医保改革,让医保、医疗和医药形成合力。

说白了,就是政府给医院和医生兜底。

医生没有了赚钱的KPI,就只管好好看病。

而且他们薪资都很高,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工作和羽毛。

去年医疗反腐,三明市无一人落网。

三明市看病的人均花费,不到全国的1/3,约等于免费医疗了。

老百姓省钱了,医保基金也省钱了。


媒体总说我们中国人爱攒钱,不花钱。

说到底,还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尤其是对健康的担忧。

我们不知道自己将来看病要花多少钱,所以不得不拼命攒钱。

如果我们每个人的医疗费用,都能像三明市那样,只有现在的1/3.

大家肯定愿意把钱拿出来花,那不仅是对医保基金,对经济也是极好的。

真希望这样的政策,尽快全国推广。


2、
说回过度医疗的话题。

医保对这个事情也挺头疼的。

根据中国社科院的预测,再这么下去:

2026年当年,医保就没有结余了;

到2035年,整个医保基金账户,就没钱了。

于是,管理层想出了“DRG付费改革”

以前看病,医保要按项目给医院钱。

比如咱们看病花了1万,医保基金就给医院打7千。

医保基金只能被动买单,被牵着鼻子走。

DRG模式下,则会给各种疾病,都定了一个指导价。

A疾病的指导价是1万,甭管病人花多少,医保基金都给1万块。

医院用7千把病治好了,多出来的3千就是利润;

反之,花2万才把病治好,多出来的1万,医院自己想办法。

所以在DRG模式下,医生就会少治疗、少开药、少住院。

咱们的医疗费支出也会降低。

这也是DRG的初衷。


但问题是,疾病这个东西,很难被标准化。

同样的疾病,不同人的身体反应和治疗方案,完全不同。

25岁小年轻阑尾炎,分分钟治好了,几千搞定了

85岁老大爷,搞不好直接送ICU,花个几十万也有可能。

我不知道要把疾病的颗粒度划到多小,才能真正实现“标准化”。

于是,医生也只能不同人群身上,寻找一下费用的平衡。

实在找不到平衡,就只能自掏腰包了

之前上海一个胸外科医生就吐槽过:

患者费用超标1.4万,要从他工资里扣。


3、
作为患者,我肯定想要医生全力以赴救我;

但医生也是人,也有一家老小要养活,凭什么要求人家亏钱救我?

为了看病自由,我只能“避开”医保。

不用医保基金给我报销,自然就不用受DRG的限制和制约了。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当然得放点血,额外买个百万医疗,而且还得是“无社保版本”。

这样,我既能放弃医保的使用权,也不会增加自己的医疗负担。

每年多花400多块钱。

我就能享受到更好、更优质、更贵的医疗手段。

完全不会有社保基金和医生,限制我的治疗方式。

而且医生也喜欢我这样“不用社保报销”的活宝。

会给我更多的耐心、更好的态度。

情绪价值到位,病也好得快。

注意,我只是不用社保基金给我报销,但我可以用社保内药,全自费而已。

还有我不会彻底放弃社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