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广告满天飞,‘制造焦虑、贩卖焦虑’”;“‘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引发社会关注”……在小学教育课堂深耕多年的王欢委员,对当前的教育问题直言不讳。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训乱象,可以说是很难治理的顽瘴痼疾。家长们一方面都希望孩子身心健康,有个幸福的童年;另一方面唯恐孩子输在分数竞争的起跑线上。别的孩子都学那么多,咱们不学一下还行啊?于是争先恐后。这个问题还要继续解决。”“我们来共同关心这些教育问题。”“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打着教育旗号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紧盯不放,坚决改到位、改彻底。”
最新消息,红头文件《关于继续做好我区中小学学科类培训机构、外语语言能力培训机构及与中高考高度相关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停止线下培训和集体活动的通知》下发,北京朝阳区开始针对教育培训机构进行新一轮治理!
据了解,北京市昌平区、通州区等地也出台了相关文件。
有关人士表示,现在是
“没资质的都开了,有资质的都不敢开。”
“现在有资质的整体都是懵逼状态,没资质的都上课上的挺嗨。”
“越正规的机构被监管的越严。无资质的都偷偷开课了。”
“可能是整治,但可能也不一定会考虑小机构的存亡。”
一位文化补习机构负责人则表示,此次整治力度很大。如果私自开课,会直接拉入黑名单,而且必须用银行公户,家长把钱打入账户。
“今天教委通知我们,特别强调,不能开课,市教委统一全区检查,排名靠后的六个区,5月底再次复查。合格以后才能开课。如果私自开课,直接拉入黑名单。不能在复课。并且必须银行公户,家长直接把钱打入账户。”
但对于此次账户监管的机制,多为机构负责人表示并不看好该机制的落地。
“说实话,我不太看好这种政策的落地。不仅不会起到正向作用,有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这个监管机制,比如像账户管理,逻辑就是每个月只能交3个月或者6个月下,交完后,没有消课的费用不能拿走,每个月会被监督。这个对于机构来说,现金流会很大程度上被堵死。除非你有很多的资金储备。
因为很多机构它的注册资金只有50万,如果我跑路了,倒闭了,全部破产,我就承担50万的有限责任不就得了吗?账面趴着500万,400万不还,也没事。
的确存在跑路倒闭的多,但是以这种方式的政策下来,还是会有跑路的。”
“确实是9号早上或者8号下午后变得风向。我上午打了12345反应了海淀东城的教委不让课外补习班上课。东城区教委给我回电话了。说是他们得对提出复课申请的每一家进行检查。有十几条,各种防疫要求包括教师资格证,一米线,课本等等。检查通过后等市教委的批复,在通知可以复课的时间点,才能复课。目前已经有二十几家机构提出了申请,还有一家通过检查.......”
对于这次临时性的停课,有机构表示正在尽力让孩子准备线上复课。也有人等待教委通知,认为停课不会持续时间太长,选择走走看看。当然也有中小机构负责人明言,如果迟迟不能开课,只能偷偷开了。也有人,已经开始准备备用资金,应对即将来临的退费。
有家长称,“我刚刚打12345反应教委不给机构批复线下课。机构开不了,所以孩子只能上网课毁眼睛。诉求是请教委尽快批复机构申请,尽快开线下课。”
“学校一天,下课十分钟不能出去。放学回家,培训班不能复课,只能线上看电脑,孩子眼睛怎么办,教培不给培训机构复课批示,什么时候能恢复正常?”
对于这次北京地区的停课,其他全国其他地区的从业者也纷纷表示了自己的担心。
“有可能是北京先行试点,全国开始整顿”
“停止线下培训未提及线上,首先是懒政、一刀切,其次为线上培训提供了发展机遇。”
“看文件应该会是要对行业进行更严格的流程监管了,在监管细则没有出来之前,先停课,苦了朝阳的同行们了。”
“我们今年几个股东开始商量准备做战略收缩了,未来政策特别不明朗”
“资金有监管,课程有规定,证照和资质必须健全,将会成为日常。”
“本轮“运动”后,估计行业就剩下头部机构和名师工作室了。绝大多数的中型机构会被迫退出,到时候行业为了弥补亏损,一定会出现价格上涨,家长选择范围和经济负担会更重。
到底要不要给孩子报补习班?
一位二娃家长之前给大娃报了一门课外补习班,经过一段时间发现,孩子不仅要多做一份作业,还要分出精力去预习、复习该门补习课的内容,压力实在太大了。
但是不报又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家长们左右为难
这也是大多数上海乃至全国家长
共同的烦恼
家长们一方面都希望孩子身心健康,有个幸福的童年;
另一方面也唯恐孩子输在分数竞争的起跑线上。
今年的两会上,
#校外培训机构#
话题多次登上热搜,赶快去看看代表委员们怎么说?
·学生疲惫,家长被“绑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外文所所长陈众议发现,许多孩子放学后被送校外培训班,甚至天天连轴转:白加黑、五加二、寒暑假都没得休息,这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
陈众议还认为,有些题大人做起来也难,容易出现
超龄学习
的现象,例如幼儿园大班就开始做一个大三角形里套了100多个小三角形这样的题,他称:“完全没有意义!有些课稀奇古怪!”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常委、广东省委会主委,广东省政协副主席马光瑜说:
“校外商业培训机构主要是以盈利为目的,并非以教育学生全面成长为目标。虽然培训机构和家长双方的选择看上去都是自由的,但是这种模式营造出来的社会风气会‘绑架’家长和学生。”
·烧钱营销太过头
“现在,无论大家走到哪里,或者打开网络、电视节目,到处可见在线教育机构的广告。”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对在线教育目前的这种生态状况感到担忧。
他说:
“教育培训的本质是教育,大量‘烧钱’进行营销宣传的做法不可取,建议这些机构少做广告。”
“校外培训机构的宣传造势太过头了,过度制造教育竞争焦虑。”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景虹发现,最近打开电视,他常能被培训机构的广告所包围。
教育机构和应用的口号层出不穷,挑动着家长的神经。
“这让人感觉,好像全国人民的孩子都在补课,都在上培训班。家长越看越着急,越着急,就越想把孩子送去刷题、上课。”
·“退费难”“卷钱跑路”现象
近年来,培训机构“退费难”“卷钱跑路”等违法违规行为时常被媒体曝光。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提出:
“比如对于培训机构的非正常停业,缺乏即时监控和预警的方法,要探索建立主动发现和提前介入的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马进分别递交提案建议,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加大违规广告查处力度;设立30%比例备用金,实行第三方监管。
“校外教育是良心行业,一旦唯利是图问题就会十分严重。”倪闽景说。今年两会上,他递交《关于防范校外培训机构经营风险、遏制恶性竞争的提案》指出,目前,校外培训机构,包括在线教育培训机构,在经营上存在虚假广告宣传、疯狂营销大战、跑路退费纠纷、培训机构注册登记门槛太低等诸多问题。
倪闽景指出,在线教育培训机构最大的特点是跨地域。一旦关停,往往出现家长投诉无门的困境。“目前,在线教育培训机构监管仍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顶层设计不够等问题,希望能有更多政策供给。”
针对近年频频上演的培训机构跑路事件,倪闽景表示,“防范培训机构‘跑路’等风险发生,证照是第一道关口。”建议强化过程监管,全面实施培训认证制度。
“教育培训与其他企业不同,应该需要到行业部门进行前置许可然后才能到市场部门登记,线上线下应该一视同仁。”倪闽景建议,建立风险防控动态预警机制,加强对预收费的监管,创新监管方式。
倪闽景透露,上海今年将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出台培训机构收费管理办法,探索引入第三方支付及保险机制。
针对层出不穷、真假难辨的校外培训机构广告,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方燕提交《关于规范教育培训类广告管理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建议》,建议
针对教育培训类广告制订专项法规、细则,提高违法成本。
此外,方燕还建议设立专门的投诉渠道,从而不断提高广大学生和家长对不良教育培训类广告的辨识度和抵制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第一中学教师贺颖春表示,规范的校外培训本应该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但是,目前,校外机构的发展有点畸形,出现了追求功利化的趋向。
贺颖春说:
“当前,教培机构的最大问题是行业准入门槛太低,加上高工资的诱惑,以致于有些师德失范的人进入教培行业。”
“校外培训机构老师发表错误言论、师德行为失范,是极其错误的,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不可低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学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