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拾文客栈
有态度、只原创,笑迎八方客,戏谑古今谈。(未经授权,禁止商业转载,已签约维权骑士维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重庆之声  ·  今天,送别黄旭华院士! ·  3 天前  
重庆之声  ·  今天,送别黄旭华院士! ·  3 天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新鲜!艾灸做成了液体!轻轻一抹,无烟无火,逼 ... ·  4 天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姜维胆大如斗,一计害三贤,最后却便宜了司马昭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拾文客栈

历史的另类脸谱: 庚子之乱中袁世凯拥兵自重, 反而受到内外嘉奖

拾文客栈  · 简书  · 历史  · 2018-01-15 13:27

正文

北洋大时代的生存智慧(一百二十七):刀切豆腐两面光。

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挥师入京,从开始的两千余人,后来增加至三万人,而清王朝的军队早已腐朽不堪,义和团的拳民更是空有一腔热血,战斗力实属一般。在战争一开始,清朝的抵抗就节节失利。自从是年六月联军正式出兵,半月就攻下了京畿门户大沽口炮台,守将罗荣光与炮台数千将士战死。此时大清的所依靠的八旗兵早已没有当年的骁勇,绿营也是军纪废弛,成了朝中大员吃空饷、捞好处的无底洞。八国联军虽说也是临时拼凑的杂牌军,但是各国军队无论是装备和战术都有一定的优势,所以七月就攻下最后的屏障天津,在八月拿下清朝京师重地。

在交战中淮军宿将聂士成战死,麾下武毅军损失惨重,若说当时的清朝要拿出一支可以和八国联军一战的军队,那就只能是袁世凯手下的武卫右军。这是一支完全按西式军队训练、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军队,如果指挥得当,再加上本土的地利优势,足可以给予八国联军重创。其实在战争一开始,清廷就多次要求袁世凯率兵增援,入京防卫,袁世凯手下的这支新军的战斗力不容小觑。之前在小站练兵,完全采用西式的训练方式,聘请德国教官,严明军纪、给予士兵丰厚的饷银、配备精良的武器装备。除此之外,他还特别注重将官的培养,从自己的俸禄中拿出钱来充当奖学金,鼓励将士用心训练学习,这样的一支军队是清朝当时萎靡不振的军事力量中一抹难得的亮色。

但是袁世凯不愿意自己训练的新军毁在混战中,这支部队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是他的晋升之阶,立身之本。他借口山东的守卫不足选择拥兵自重,先是许诺派出三千人入京防卫,随后又借口士兵训练还不充分,按兵不动。其实,袁世凯已经暗中和联军达成了协议,约定互不进攻,并且袁世凯还出兵保护洋人在其驻地的各种场所,赢得各国的支持。而在庚子之乱中,袁世凯的上司荣禄的武卫军前、后、左、中四支部队和八国联军激战,伤亡惨重,等到联军攻占京师后,荣禄的军队几近崩溃,而袁世凯的军队丝毫无损,反而发展到之前兵力的两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