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funny的“官煤”照片
本文是《二战时纳粹德国的异族军团》系列第(四)篇
这两天美国新总统川普的日子并不好过,就职典礼来的宾客稀稀拉拉,人数远不如奥巴马上任的时候多。美国、欧洲甚至大洋洲的女权主义者更是群情激昂,走上街头讨伐老川,说他搞种族歧视,还歧视女性,把川普描绘成了现代的希特勒。
我只想说,单论号召力,川普比元首差远了。元首上台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大的跨国联合反对声浪,而且,被元首招募至麾下作战的志愿兵,来自三十多个国家,除了欧洲以外,甚至还有星条旗国、枫叶国、猕猴桃国,以及中东和北非穆斯林。
蹭完热点恋恋不舍回主题的分割线
为什么德国有那么多土耳其移民?为什么默克尔在接纳中东和北非难民时有迷之自信?
我无法回答这些问题,只是联想到一些事。
119年前,德国末代皇帝威廉二世造访耶路撒冷,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和耶路撒冷总督为这个小城做的准备,不亚于杭州迎接G20。当德皇和皇后抵达的时候,迎接他们的,是耶路撒冷居民真诚的欢呼。只是威廉二世和苏丹都没有想到,他们做为盟友加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自己和国家都带来了灭顶之灾。
德国与穆斯林的军事合作甚至早于一战,苏丹在一战前就习惯于聘请来自普鲁士的军事顾问。二战中的德国,再次与穆斯林携手,就丝毫不奇怪了(别忘了第一篇中提过突厥斯坦军团的土耳其志愿兵)
威廉二世在耶路撒冷说过的话,某种程度上,可以为理清德国的现状提供一种注解:
“在耶路撒冷的圣光照耀下,德意志民族伟大而荣耀;日耳曼人民站在了十字架的旗帜下。”大概因为宗教和肤色的差异,德军中的中东和北非士兵颇为引人瞩目。来自伊拉克、沙特、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塞俄比亚等国的穆斯林,出于对英法殖民者的仇视,在德国人的忽悠下,志愿组成了自由阿拉伯军团。
对于受够了英法殖民统治的阿拉伯汉子,德国人的一句话最贴心:“历史上我们从未在中东和北非的土地上进行殖民统治,今后也不打算这样做。”
还有一重关系是阿拉伯军团入伙的原因,他们和纳粹德国一样,都不喜欢犹太人。一战后,犹太人不断移民至巴勒斯坦,阿拉伯民族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升温。而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阿拉伯军团的身影不仅出现在了中东和北非,还被调去过希腊、南斯拉夫和高加索。人们对他们的战斗力褒贬不一。比如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Stefan Petke就认为,阿拉伯军团的水平属于战五渣级别,也就当当工兵的料。但也有人认为,阿拉伯人的战斗力被高傲的德国人低估了,最起码他们在北非对盟军后方进行骚扰、在希腊清剿游击队,以及在东线苦撑过程中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自由阿拉伯军团一名在希腊执勤的北非士兵
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宗教领袖还穿针引线,帮助希姆莱在巴尔干地区招募穆斯林,组建了以穆斯林为主的三个党卫军山地师。比如党卫军第十三师,就是以波斯尼亚穆斯林志愿兵为主的部队。
战后犹太人指责阿拉伯人助纣为虐,阿拉伯人则反过来指责对方是被帝国主义殖民者硬塞进来夺取土地的强盗。
波黑这个地方,曾经被奥斯曼帝国占领过,很多波斯尼亚人就皈依伊斯兰教,成了穆斯林。伊斯兰教也超越基督教,成为该地区最大的宗教。
左上角箭头所指阴影处既是波斯尼亚
你知道,虔诚的穆斯林一日需祷告五次,日出前一次,正午一次,下午日落前一次,黄昏余晖散尽前一次,晚上还有一次。祷告的时候,穆斯林都放下手里的活,净脸、净手、洗脚/脱鞋,完成一整套宗教仪式。
十三师的这些穆斯林很虔诚,又是志愿兵,可能会傲娇一点。我们是来给你们帮忙的好伐,那我们的风俗习惯你们要尊重的呀,祷告的时候要专心,就不要给我们派战斗任务了好伐啦。
希姆莱挺犹豫的,但他一看逃兵比例在上升,腿长在人家身上,一不高兴就开小差也不是办法。虽然不情不愿,希姆莱也只好同意了这个请求。反正穆斯林师左不过就在南斯拉夫打打游击队,难度不太大,随他们去吧。
所以如果穿越到二战时期的党卫军第十三师兵营,你会看到这样一个通常在清真寺里才能看到的场景:
小编不厚道的笑出了声
波斯尼亚士兵还要求,我们要戴民族风小红帽,帽子上加上德国鹰和党卫军骷髅好了,省得别人认不出我们是跟德国人混的,领徽得是阿拉伯弯刀才好。穿戴整齐是不是美美哒?
因为被土耳其人统治过,他们戴的小红帽其实就是土耳其风格小毡帽;做为每天用阿拉伯语祷告的穆斯林,领徽用阿拉伯弯刀也是再正常不过了。
(希姆莱面对这支部队时的内心戏,请大家自由发挥想象力,然后发评论告诉小编。)
当然了,第十三师也不完全是穆斯林的天下,也有部分克罗地亚和德裔基督徒。第十三师在南斯拉夫参与种族清洗的时候,克罗地亚基督徒和波斯尼亚穆斯林士兵没差别,手上都沾满了塞尔维亚人和犹太人的血。
半个世纪后,种族屠杀的事情再次在巴尔干上演,真相的挖掘需要时间的沉淀,责任的追究与种族和解更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这个留待日后有机会再探讨,今天就不做延伸了。
有过前几篇的铺垫,除非德军中有外星人,否则再出现什么异国士兵,你们都不会奇怪了对吧。
英法志愿兵加入德军,基本上是出于对共产主义的仇视,或对本国政府的不满。比如德军中的“法籍反共志愿军团”就全部由法国人组成,他们参军的初衷就是为了打击苏联,因此1941年也如愿以偿被派往东线战场。如果能预知东线战斗的惨烈程度,我相信愿意去的人数会大大减少。这些对战争一无所知,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的法国人,遭遇了巨大的伤亡,1944年被并入武装党卫军第三十三师。
1941年,法籍志愿军团在俄罗斯竖起法国国旗
不过,令人诧异的是,1945年的柏林,依然有500幸存的法籍志愿兵,甘愿为了保卫德国首都,而献出生命。
一开始就主动加入的英籍志愿兵,其动机跟法籍志愿军团也差不多。但德军中英联邦自由军团里,大部分是来自英联邦国家的盟军战俘。重点是,这批战俘并不是被迫加入德军的,而是被投放到战俘营的多国士兵宣传册吸引,从而主动变节。
“哎你看,那不是我们村二狗子吗,他怎么进德军了?嚯,德军军装好帅啊,你看这狗日的白里透红,一定吃的很好。我为什么还要在笼子里挨饿,干脆学二狗子,投德国人算了,吃一天算一天。”我猜,大概也许可能,就是这么一个心路历程。
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战后被安上叛国罪,英国议员之子约翰.艾弗里1945年还因此被英国政府处决。
一些加拿大和新西兰籍的士兵在战后被追责时辩称,他们加入德军是为了做卧底,伺机来个无间道。我竟无言以对,陈永仁先生,你们真是…辛苦了!
英联邦自由军团里也有少量美军战俘,但是还没派上任何用场,就都消耗光了。不是开小差跑了,就是在开小差的路上被打死了。听起来,比枫叶国和猕猴桃国某些士兵更有骨气啊。
马丁.詹姆斯.蒙蒂
美国飞行员马丁.詹姆斯.蒙蒂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例子。一开始,他被美国军方送往卡拉奇训练印度飞行员(那会印巴还没分治)。结果他取道利比亚辗转来到那不勒斯投诚,再经由那不勒斯到达德国。
要说蒙蒂的动机,除了反共之外,他父母都是跑到美国去的欧洲移民,一个来自瑞士意大利语区,另一个本来就是德裔,应该是有轴心国情节吧。
不远万里投诚,这着实让人感动,但是德国人一开始并没有特别信任他,因为他被安排去做了一个搞宣传的英语广播员。“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的广播…”
想想看我们的抗日英雄陈瑞钿,美国来的华裔混血飞行员,不远万里支援抗战,国军不但安排他做空军教官,还感激涕零地让他参加战斗,跳伞三次摔烂了三架飞机,受伤开不了战斗机,就转去驼峰航线开运输机。详情见《抗战时期中国空军的表现究竟怎么样?》
类似情况发生在蒙蒂身上,他却被安排去做了播音员。大概是试用期表现良好,蒙蒂终于加入到党卫军,弄了一个少尉当当。1945年,“卖国贼”蒙蒂主动跑到意大利南部向美军投降,声称身上的党卫军制服是当地游击队给的。
一开始他因为当逃兵被判15年苦役,后来不知怎么又免于处罚而重新加入美国空军。1948年他被FBI盯上,次年被指控犯有叛国罪并处以25年徒刑,坐了12年牢之后于1960年被提前释放。
通篇看下来,你们还觉得川普是现代希特勒吗?
上一期:罗马尼亚、意大利、匈牙利——轴心国三人组 | 二战时纳粹德国的异族军团(三)
参考文献:
BBC,《礼拜:每日的祈祷》
Refaella Goichman, Attila Somfalvi,Ynetnews,《与纳粹共同战斗的穆斯林》
Matthew Gordon,《二战奇闻:纳粹德国的外籍士兵》
John Kuroski,《二战中为纳粹作战的黑人和穆斯林志愿者》
Richard Landwehr,《二战中欧洲志愿兵运动》
Anthony Pagden,《战时的世界:东西方2500年的斗争》
仁义,铁血网,《德国军队中的能打部队——阿拉伯和非洲的志愿者(自由阿拉伯军团)》
Marcus Wendel,《党卫军中的美国志愿兵》
作者有话说
给大家拜个早年,过年期间很有可能停更。如果你喜欢作者写的文章,或者被作者勤勤恳恳地码字而感动,请用赞赏鼓励一下吧。付费是对原创最大的尊重,谢谢大家。
【征稿】:欢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招聘启示】
招聘丨我想约你大干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