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当代
我知道,打开一本书很难,但你需要了解“当代”。《当代》关注现实,尊重读者,支持原创。每日发布文坛最新消息、连载原创文学、与读者真诚互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乌鸦预告片  ·  豆瓣2024最佳冷门片!9.1高分《还有明天 ... ·  14 小时前  
乌鸦预告片  ·  豆瓣2024最佳冷门片!9.1高分《还有明天 ... ·  14 小时前  
现代快报  ·  断货!全线售罄 ·  3 天前  
现代快报  ·  断货!全线售罄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当代

作家与高考: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 高考

当代  · 公众号  ·  · 2024-06-07 08:30

正文

乾坤未定
你我皆是黑马

今天,每一位高考考生都站在了人生的重要关口。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检验,更是一次意志的磨砺。愿你在这次磨砺中,把汗水变成珍珠,把梦想变成现实。

只有在心灵的考场上战胜自己,才能在人生的考场上战争他人。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们的高考故事,相信那些披星戴月走过的路,终将会繁花遍地。










麦家

数学是满分、

物理94分


麦家当年参加高考,成绩勉强上提档线。但在医院参加体检时偶遇负责招生的首长。首长知道麦家数学是满分、物理94分且体格优秀以后,破格录取了他。进校以后,麦家才知道毕业后将从事军队情报工作,俗称特工。但后来麦家发现自己的兴趣在文学上,偶然读到了《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和他当时有一样的心态,压抑、躁动……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这让麦家觉得自己也可以写小说了,于是就有了后来的《暗算》等作品问世。


余华

落榜后感到没了前途

余华参加了恢复考试制度后的第一次高考, 不过落榜了。对于自己的高考,余华在《十九年前的一次高考》一文中写道:“高考那一天,学校的大门口挂上了横幅,上面写着: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教室里的黑板上也写着这八个字,两种准备就是录取和落榜。一颗红心就是说在祖国的任何岗位上都能做出成绩。我们那时候确实都是一颗红心,一种准备,就是被录取,可是后来才发现我们其实做了后一种准备,我们都落榜了。”后来,余华在卫生学校学了一年,被分配到小镇上的卫生院,当上了一名牙医。空闲的时候,余华呆呆地望着窗外的大街,突然感到没有了前途。就是这一刻,他决定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开始写小说,终于写出了《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等作品。


苏童

生活从此丰富而美妙

1980年适逢苏童十八岁,他 考上了北师大中文系, 实现了出远门的理想。离家前夕他母亲难过得啜泣不止,而他独自在房间里闭门想象北京、想象可爱有趣的大学生活。9月2日,他独自坐上了北去的列车,因为害怕母亲伤心过度,是父亲、哥哥、姐姐和舅舅把他送上火车的,也因此避免了哭泣的离别。火车开动后,他意识到自己从 此真正离家远行了。他瞪大眼眼望着窗外原野,望着江苏、安徽、山东、河北四省在二十小时内一一掠过,他觉得生活从此变得丰富而美妙了。


迟子建

居然把作文写跑题了

迟子建在《人生就是悲凉与欢欣》一文中,笑言自己的高考作文只得了5分,但她感谢判卷的老师。“我高考不理想,居然把作文写跑题了,只考上了大兴安岭的一所专科学校,学中文。因为课业不紧,我有充足的时间阅读从图书馆借来的中外名著,使我眼界大开。”那所学校面对山峦草滩,自然风景壮美。迟子建写了大量自然景色的观察日记,这应该算是最早的文学训练了。后来迟子建说:“我觉得图书和大自然对我的帮助很大。”


格非

落榜后差点学木匠

格非的高考经历也并非一帆风顺。因为理科成绩糟糕,所以老师就叫他学文科试试。格非坦言,自己那时很能背,一上来就把一本历史书背下来了,很快,成绩就非常好,老师看了很吃惊,觉得他一定能考上大学。1980年,第一次参加高考落榜,父母让格非学木匠。因为很偶然的机会,格非在次年再次参加高考,并考入华东师大。在填志愿时,格非选择了中文,“只是觉得这个东西我学过,心里有底。其他一些学科虽然比这个热,如经济、环境、管理等,但我根本不知道这些是什么东西。”


阿来

连夜开着拖拉机去报名

阿来出生的小村子只有十几户人家,年少时,随着一支地质探测队的进驻,使他对山外的世界产生了兴趣。在念完初中后,年仅十六岁的阿来选择了外出务工,因为喜欢读书,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工地负责人看到,成了拖拉机手。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阿来连夜开着拖拉机去报名,在报名时间已过的情况下报上了名。后来,阿来当了老师,又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加了当地文化局的文学创作笔会,不久他便开始发表诗作,走上文学之路。

本文据网上资料整理



稿件初审:周倩羽(实习)
稿件复审:徐晨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