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文学学术资源在线
本学术平台旨在发布历史学、金石学、民族学、文字学等学术资源,包括书讯、期刊目次以及重要论文等,打造覆盖港台、日本、韩国的学术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南新闻广播  ·  小雨雪要来河南!最新消息→ ·  2 天前  
DataEye短剧观察  ·  DataEye海外短剧热榜:本土剧热度占77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文学学术资源在线

《孔学堂》(中英文)2024年秋季号目录

人文学学术资源在线  · 公众号  ·  · 2024-09-11 18:50

正文



2024年第3期 秋季号

目 录


“两创”研究 主持人:郭齐勇

● “儒佛之理可以相通”——侨僧竺摩法师的儒佛会通思想 / 冯 兵 于 周

● 丝绸之路儒学的研究价值与未来展望 / 马明宗


本期专题:中国礼乐美学研究 主持人:刘彦顺

● 主持人语 / 刘彦顺

● 扬雄礼乐美学论要 / 祁海文

● 事与时:从时机、时态、时体论李塨的礼乐美学 / 刘彦顺

● 王阳明心性礼乐美学论 / 潘黎勇


阳明研究 贵州省期刊名栏

● 明末清初的思想转向及其意义——重提萧萐父先生“人的重新发现”说 / 冯达文

● 唐枢心学易思想探析 / 牛 磊


学术论衡

● 明清时期云贵地区的移民、科举发展与儒学传播 / 周大鸣 张恩迅

● 道与意:孔子哲学思想的体贴与转化——林安梧的《论语》解读与儒者情怀 / 温海明

● 如何义理与怎样敞开——从《儒学的义理与敞开》看儒学的当代开展 / 王金凤




2024年第3期 秋季号

摘 要


>>>>

“两创”研究 主持人:郭齐勇


“儒佛之理可以相通”——侨僧竺摩法师的儒佛会通思想

冯 兵 于 周

摘要:侨僧竺摩法师在马来西亚驻锡近50年,在他一生的弘法实践中,基于自身的儒、佛理论素养及人生佛教理念,在儒佛会通方面形成了比较深入和完整的认识。在他看来,《大学》之“三纲(领)”构成了儒学的核心义理,与佛教的“三觉”有着内在的相通性,是儒佛会通的重要学理基础;“孝”代表着儒佛在伦理观念上的会通;“现实人生的改造”则是儒佛共同的教育宗旨。竺摩关于儒佛会通思想的讨论,总体看来比较具有体系性,且有理论深度,并体现了较为浓厚的时代色彩和个性特征。他在儒佛会通理念主导下的弘法实践,其影响已越出了宗教领域,可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外教育和传播的一个典范。
关键词:侨僧 竺摩法师 儒佛会通 马来西亚

作者冯兵,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于周,厦门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丝绸之路儒学的研究价值与未来展望

马明宗

摘要:丝绸之路是一条连贯欧亚大陆的国际大道,在历史上,这条大道沟通大陆两端的经济、文化、政治,成为塑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脐带。在这条关系人类命运的枢纽上,不同的文化相互借鉴,不同的思想交流碰撞,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其中,儒学便是这条大道上思想交流最重要的主题之一。与以往学界的话语体系和关注重点有所不同,经过研究和剖析发现,丝绸之路上不仅有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东传,还有儒学的传播。儒家文化正是通过丝绸之路影响周边世界,儒家文明正是因为丝绸之路的存在才能长盛不衰。丝路儒学的传播和实践不仅是重要的历史史实,更是未来值得发展开拓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丝绸之路 儒学 价值 建设

作者马明宗,历史学博士,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

本期专题:中国礼乐美学研究 主持人:刘彦顺


扬雄礼乐美学论要

祁海文

摘要:在西汉晚期儒家学说神秘化背景下,扬雄以弘扬先秦儒学理性精神为己任,在“尚智”精神的主导下,全面探讨了礼乐制度的政治教化功能与建构理想政治的积极意义;以“修性”为中心,以“全德”为目标,论述了礼乐制度通过“正其视听言行”从而导人之“善”的教化特征。扬雄的礼乐美学以儒家传统的“文质”论为枢纽,延伸到对文艺问题的美学思考,其辞赋论呈现出平衡文艺的审美功能与政治教化作用之矛盾的美学取向。
关键词:扬雄 尚智 礼乐美学 礼乐教化 全德 文质

作者祁海文,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事与时:从时机、时态、时体论李塨的礼乐美学

刘彦顺

摘要:中国礼乐美学是关于礼乐生活之事的美学,也是中国古典事美学的主要形态之一。李塨礼乐美学致力于保全礼乐生活在“事中”的原发状态,反对宋明理学沉迷于回忆、反省、静坐等事后的纯心性持敬行为,认为他们轻视礼乐生活作为事的实行。从时机看,伦常日用的急迫、频繁,导致礼乐生活之事的绝对时机化与时频上的时刻性或一贯性趋向。从时态看,他以“实”“习”“行”等具有正在进行时这一时态特征的词簇,来表达事中状态。从时体看,他认为礼乐生活作为时间持续体的呈现状态是流畅。个人独处时的慎独或持敬工夫既是礼乐生活作为事的记忆余音与反省,也可补足与提升未来礼乐生活之事。
关键词:李塨 事 礼乐美学 时机 时态 时体

作者刘彦顺,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阳明心性礼乐美学论

潘黎勇

摘要:王阳明的“心即理”说不仅对传统理学的致思方法、修身路径具有激烈的变革意义,由于其对心体的重建和天理体知模式的变革,“礼即理”这一宋代礼乐美学的核心命题同样在心学语境中遭到拆解和重构,由此导致的理—礼关系向心—礼关系的结构性转换,深度推进了儒家礼乐美学的心性化进程。在王阳明心性思想中,先天与经验、理性与感性、普遍与个体的双重规定赋予本心以鲜明的美学品格,并从根本上塑造了心性礼乐美学。灵明之本心取代客观的天理成为礼乐审美活动及其价值创造的本原和契机,由此促发了传统礼乐美学的思想变革。
关键词:王阳明 心性礼学 “心即理” “礼根于心” 礼乐美学

作者潘黎勇,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

阳明研究 贵州省期刊名栏


明末清初的思想转向及其意义——重提萧萐父先生“人的重新发现”说

冯达文

摘要:孔子、孟子从情感引伸出价值信念。汉唐儒家建构宇宙论、宋明儒家建构本体论,以图赋予价值信念以客观绝对的意义,但同时也使之异在化、彼岸化与神圣化了。明末清初思潮变迁的意义在于,借对价值过分异在化的反省,让人回落到带着身体感受俗世生活之中,伴随喜怒哀乐,是为“人的重新发现”。那么,对过分追逐知识理性的反省,更有着守护人与人的生存世界的终极意义。
关键词:萧萐父 宇宙论 本体论 明末清初思潮 泰州学派

作者冯达文,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唐枢心学易思想探析

牛 磊

摘要:作为湛若水重要的受业弟子之一,唐枢的心学易思想上承湛若水、王阳明两家。唐氏在其著作、讲学语录中对易学领域的易象、卜筮、图书等问题做了大量的、深入的、心学式的阐发。在他看来,对易学、易道的理解应放置于人伦道德的五常五伦乃至宇宙生命力的创造性这一宏大视野中,而不能仅局限于“四营十八变”的占法、筮法。唐氏主张将天地万物融入此心此理之中,辞、变、占、象皆不外乎葆任此心一念灵明、惺惺不昧的方式方法。通过对易道的主体化、德性化诠释,唐枢对占筮如何作用于内心的义理抉择、作用于工夫的实地践履做出理论探索,从而对晚明心学易思潮做出了积极推动。
关键词:唐枢 甘泉后学 心学易 象数

作者牛磊,历史学博士,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武术学院讲师。


>>>>

学术论衡


明清时期云贵地区的移民、科举发展与儒学传播

周大鸣 张恩迅

摘要:明清时期,中央王朝主导下的移民迁徙与儒学教化,是一条联通中原与云贵地区的核心线索,有效串联并促进了语言、经贸、民俗、农业等传播与发展。大量中原移民迁居贵州后,黔官兴教推动了贵州官学的发展,世家办学促进了民间教育的发展,会馆助学为地方文教发展提供了保障。儒家文化在贵州的快速传播,使得中华传统文化从汉语文字、中原礼俗、农业知识等方面对少数民族产生了深远影响,培育了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观,使其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关键词:移民 科举儒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

作者周大鸣,云南师范大学社会学特聘教授,中山大学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张恩迅,湘潭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道与意:孔子哲学思想的体贴与转化——林安梧的《论语》解读与儒者情怀

温海明

摘要:林安梧是用生命践行儒家圣道的哲学家,他的《论语》解读带着饱满而充沛的儒者情怀。他的解读体贴孔子与弟子们讨论的缘发境遇,不断穿透并转化孔子师徒对话的文字深意,超出了大部分现当代注解。林安梧用他的生命经验验证孔子的哲学思想,其《论语译解》体现了一个儒家哲人对圣人之道的深切体悟和精准理解。虽然林著很少引用前人言语,但作者对古今注释了然于胸,因为力透纸背的见地比比皆是。作者对于历代注释和各家解法深造有得,只在不同解释都可相通的情况下,才简单说明各家注释之间的兼容性和相通性。林安梧深深感通孔子之道,体贴其中的圣哲境界,达到了那种沉迷于解读对象并与其完全融为一体的状态,这正是林安梧解读《论语》并与圣人之境彻底融通的状态。本文基于对《论语译解》的细读和品味,从一脉相承,用命涵泳;活灵活现,炉火纯青;高屋建瓴,突破前人;回应当代,新见迭出等几个角度,来说明林安梧是感通儒家圣道境界的一流高手。其解读的视角,既参透古今,又高屋建瓴,其胸襟和气魄担得起“能继道统,领天命”的“真君子”。总之,本文论证林安梧对圣人之道有深刻认同和躬行实践,其力行圣道带出了儒家哲学之真意。
关键词:道 意 孔子 林安梧 《论语》 儒家

作者温海明,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