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日本的暴击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此时的日韩之战,那便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日本是刀俎,韩国是鱼肉。
就在今天(8月28日),日本按照原定计划,正式将韩国踢出安全保障出口管理优惠国“白名单”。9月正式生效。
消息面上,日经新闻网报道,日本政府将韩国从出口管理优惠对象“A集团”降级为“B集团”。也即踢出白名单之意。
在不在白名单中,有什么区别?
安全保障出口管理优惠国“白名单”,是日本政府从国家安全保障上认定的友好国家,纳入这个名单的国家,日本企业与之进行贸易时,手续简便,且还可以对其出口可以转为军事用途的产品和技术。
在没有踢出韩国之前,日本列出的这个白名单中,包含27国家与地区。
没有被纳入的国家和地区,就需要获得产业经济省获批,日企才能对其出口。
也就是说,此后韩国除食品、木材等商品外,几乎所有产业的1100多种产品将受影响,尤其此前日本对韩国收紧的命脉产业,半导体产业,将遭受重创。
对此,韩国在日本宣布之后,立刻宣布了一个应对之策——自强计划。
据财联社报道:
韩国政府公布了旨在应对日本限贸的“原材料、零部件、装备领域研发扶持自强计划”。
根据计划,韩国政府将在半导体、显示器等产业指定100种以上的关键材料,从2020年至2022年投入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95亿元)以上的预算大力支持这些材料的研发。
02
彻底决裂
日韩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是日本认定韩国将从日本进口的可用于制造有毒气体和化学武器的高纯度氟化氢出售给朝鲜。
为此对韩国实施了严厉制裁,限制高纯度氟化氢、抗蚀剂、氟聚酰亚胺等半导体产业链条中的核心材料出口韩国。
和大家所想不同的是,韩国虽然在芯片等关键技术领域实现了突破,但生产芯片过程中的许多原材料和关键材料,都必须依靠从日本进口。
韩国宣布的那个自强计划,也就是要突破这些原材料的依赖。但短期内,显然无法实现。
青瓦台与日本多次磋商,都以不欢而散收场。韩国说破了嘴,也没能让日本撤回这个制裁。
韩国最大财阀三星掌舵人李在镕一开始就认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因为日本限制对韩国关键材料出口,首当其冲的便是三星。
所以在出事之后,比文在寅更早跳出来,跑到日本去找日本的厂家商谈,试图想从日本制造商的境外工厂进口,或通过第三方迂回进口方式获得氟化氢。
青瓦台也多次发表威胁言论,要日本撤销制裁,但丝毫不起作用,因为对于日本,韩国没有丝毫可以操作的余地。
在日韩贸易中,韩国处于绝对劣势,韩国是半导体产业撑起的国家,而韩国半导体材料中的许多关键原材料都必须从日本进口。
而日本呢,日本的汽车成不了韩国的牌。韩国人基本不买,韩国人都喜欢买本国汽车。于是,我们能够看到,在这场摩擦中,韩国基本只有挨揍的份。
两个本就有宿怨的国家,这一次真的是大打出手。韩国最近还在两个国家的争议岛屿(
日本称竹岛,韩国称独岛,韩国实际控制
)展开军事演习。
今天,日本更是直截了当地将韩国剔出白名单。
这意味着:
1、日韩彻底决裂。
此前,日本释放出将韩国排除在白名单之外时,韩国已经放出言论,只要日本敢这样做,那韩国就采取强制措施,拒签《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GSOMIA)。
今天,日本做了,那这份关于半岛情报分享的协定,看来要束之高阁。这意味着,
韩日关系陷入1965年以来最坏局面,半岛局势和东亚局势将陷入紧张气氛中。
2、美国话语权的缺失。
有人或许会问,日本与韩国都是美国的盟友,美国作为中间人,为何不站出来做和事老?
做了。人家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亲自出面,在泰国曼谷举行的
日美、美韩、日美韩外长会谈上
,强烈要求日韩两国消除对立。
但日本丝毫不买账,根本没把美国放在眼里。也是,你美国这几年来一言不合就退群,满世界挑起贸易摩擦,形象和信誉已经下滑,话语权也随之缺失。
03
韩国蔫了
这场不对称的对立中,显然,韩国处于绝对下风,影响已经出现。
据《韩国先驱报》披露,韩国事实上有超过100万人失业,韩国青年真实的失业率远高于此前官方公布的数据,每4名韩国青年中就有1人没有稳定工作。
此外,最新数据显示,韩国7月份出口同比下降11%,已经是七连跌,而半导体出口则暴跌28.1%。
半导体产业撑起了韩国一半的经济。有数据为证,韩国开发研究院一组数据显示,韩国2018年的经济增速为2.7%,如果扣除半导体增长因素,则为1.4%。
如今,整个半导体产业链条遭受威胁,对于韩国的经济创伤,将是无法估量的。
在日本制裁之前,韩国的经济已经疲软,一季度的GDP增速下滑至近年来新低。如今,又被剔出白名单,可谓是雪上加霜。
韩国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7月18日,韩国央行宣布降息,
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