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品橙旅游
品橙旅游——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海内外旅游咨询服务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掌中淄博  ·  “雪村”没有雪?最新通报 ·  昨天  
掌中淄博  ·  “雪村”没有雪?最新通报 ·  昨天  
瞭望  ·  免签入境新政!今起执行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品橙旅游

美团打车来了,滴滴旅行还会远吗

品橙旅游  · 公众号  · 旅游  · 2018-01-11 11:48

正文


品 橙 旅 游

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



【品橙旅游】1月9日,滴滴出行宣布将于近期上线共享单车平台。同一天,美团打车北京用户报名满20万人,即将正式在北京上线。


早在去年,就有人预测滴滴和美团点评将成为2018年度最具看点的竞争对手。没想到,双方在一开年就爆出了火药味。


北京是滴滴的大本营,美团打车不仅要进入北京,还打出“零抽成”的广告,被视为对滴滴的强势挑战。


王兴的无边界已不足为奇。我们更关心的是,滴滴将如何回击美团的“进犯”?这会是“滴滴旅行”诞生的一个契机吗?



动力


滴滴做旅游是有动力的。


就其自身而言,在交通出行领域的积累已十分丰厚,建立起十分庞大的大数据系统,但如果永远局限在出行领域,显然是很不明智的。


网约车本身只是低门槛的规模经济,而且是靠补贴这种粗放的手段扩张起来的,很容易被不差钱的竞争对手模仿。比如,这次美团打车提出“零抽成”,对司机的诱惑力非常大,而且已报名的20万用户,也可能形成对滴滴的强势分流。


更何况网约车市场近几年一直受到政策的压制,发展空间已不大。


以出行场景为流量入口,支持其他业务实现更好盈利,这是滴滴要走的路,也是资本的需要。滴滴5年间拿到17轮融资,且屡创新高,资本对它的期待不会仅局限在出行领域。


滴滴其实一直在进行业务拓展,包括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汽车后市场等,这些还都是围绕着“车”。事实上,从“车”延伸到“人”(司机、乘客),同样有着巨大的空间。交通本身是串连各类生活场景的一条线,滴滴已经在交通方面攒下这么厚的家底,如果不向生活服务延伸,才让人难以理解。


滴滴并非没有这种意识。2017年,滴滴提出五大战略,分别是修炼内功、智慧交通、专车决胜、全球布局、洪流落地。前4项的含义都十分清晰,而且稳步推进,而关于“洪流落地”则有丰富的诠释空间。其实,滴滴CEO程维在2016年就提到过“洪流落地”这个词。在当年年初的滴滴出行年会上,他在演讲时关于这个词是这样说的,“今天的滴滴还是在天上,在云端的线上平台,我们希望未来能够把脚踩在地上,真正地服务数以千万计的车主”。这里有两个意思,一是要做线下,另一个是为人服务。而人所需要的服务,与车相关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大头则是包括旅行在内的生活类服务。


在2017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程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于滴滴是否会拓展生活服务类业务边界,回答“一切皆有可能”。


如今,美团打车的介入,或许会加速滴滴的这种危机意识。滴滴的“反击”也有迹可循。根据媒体报道,针对美团外卖,滴滴内部正在试水外卖业务,而且第一个推出的城市极有可能是美团打车第一个落地的南京。


但如果从“反击”的可操作性及效果来看,外卖并非最佳选择,毕竟它与滴滴的主业交叉度较低,投入成本会比较高。对于滴滴来说,针对“美团旅行”做旅游业务,其实会是更好的反击之举。


交通与旅游的联系非常紧密,在滴滴的出行数据中,很大一部分涉及周边游、接送机(站)、旅游包车、自驾租车等常见的旅游场景。这些数据有利于滴滴分析用户旅行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在旅游出行领域,滴滴除了尚未涉足机票和火车票之外,其他的道路交通资源几乎均已涉猎。


但这点“缺陷”似乎也在加速弥补。据媒体报道,有前旅游行业人士透露,滴滴正在委托猎头公司,招聘OTA行业做机票和火车票方面的管理人员。


积累


机票、酒店、旅游产品,这是打造一个OTA基本的三要素。对于滴滴来说,其实这些年都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滴滴在旅游业务上一直有各种尝试,这些尝试以合作为主,虽然程度深浅不一,但也逐渐连接了越来越多的资源。


在酒店方面,早在2014年,滴滴就与华住酒店集团合作,接入华住的App,酒店住户可直接在酒店App上呼叫或预约专车服务。


2016年10月,滴滴与猫途鹰签署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景区、酒店等场景中联合建立滴滴车站,拓展“酒店+车”、“景区+车”定制产品等合作形式,打造涵盖旅游资讯、行程安排、途中用车的旅游生态链。双方还将探索打通平台功能,打通会员权益等,这对于滴滴拓展旅游资源具有重要价值。


2017年1月,滴滴出行与洲际酒店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优势互补,展开深层次的用户分析和调研,探索将住宿与出行结合的创新类产品模式。


在周边游方面,滴滴巴士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开通旅游专线,这需要与旅行社、景区打交道并开展合作,滴滴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滴滴还曾尝试自行开发旅游产品,它曾与越野房车品牌Unicat推出“撒野专车”活动,从线上招募游客,乘坐房车到城市周边度周末。二者还曾联合推出“滴滴一键叫唯一之旅”活动,旅程包括穿越罗布泊、藏地西北大环线、无人区沙漠等多条线路。


滴滴与几大OTA的关系都不错。2017年12月,滴滴与携程合作,共同在携程APP上推出专车、租车服务。2016年12月,滴滴曾与飞猪联合发布《2017年春运出行大数据预测报告》。2016年五一后,滴滴与途牛联合发布了一份《2016五一出行大数据报告》。滴滴还曾联合途牛的蓝宝石公主号邮轮包船,推出“滴滴豪车免费接驳”服务。



滴滴即将推出的共享单车平台,也跟旅游业有很大合作空间。自行车本就具有休闲属性,不少景区、酒店已引入自行车服务,骑行目的地也正在成为一个新的旅行概念。共享单车将平台做到足够大之后,可以整合规模化的车辆、骑行俱乐部资源,提供车辆预订、出租,提供机票酒店预订,推荐骑行旅游产品,打造社交平台等一系列服务。


更重要的是,城市内共享单车市场经历过此轮生死淘汰,也必须面临转型。与旅行业务的结合,是一个优质的转化场景。滴滴提出要推出自有的共享单车品牌,这个新品牌的定位虽然尚不清楚,但在城市内已经没有多大发展空间,倒不如从一开始就打造成休闲度假旅行产品的一部分。


此外,滴滴在海外市场的布局也会成为重要的资源。目前,滴滴通过收购、投资等方式,在印度、巴西、新加坡、爱沙尼亚、中东等地区都布局了出行市场。国际化已成为滴滴核心发展战略之一,而出境市场也正在成为旅游行业的重点方向,滴滴在手握更多海外资源后,无论是自行拓展旅游链条还是与其他旅游企业谈合作,都会更有底气。


契机


打造一个OTA,只要有钱、有流量,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美团旅行的诞生就是一个例子。对于滴滴来说,也完全有能力实现,只是要看程维的决心有多大。


滴滴步履缓慢,或许跟程维的性格有关。与王兴果断的大胆破界不同,程维做事求稳,很谨慎,而且一直有很强的危机意识。


2016年初,滴滴已经从网约车业务逐渐拓展出顺风车、代驾、巴士、试驾等多元化业务,程维在一次演讲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的内心非常忐忑,从来没有哪家公司这么做过,在这么短的时间推出这么多垂直的产品。”


在这么短的时间推出这么多垂直的产品,这让程维忐忑,但却正是王兴一直在主动做的事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