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妹纸们,节日快乐!
肯定有不少人觉得,
妇女节
太老气了!
这其中大概有些误会:
妇女节并不是只给已婚妇女过的。
按联合国的定义,每年的3月8日是属于
women
的节日,不管年纪多大、结婚没有,她们都有权利在这个日子庆祝女性获得的成就。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无数勇敢女性付出巨大的努力,才争取到了今天男女比较平等的局面。
在这样的日子里,妇女之友波叔要给大家讲一个伟大女性的故事。
这位娟秀的江南女子成为核物理研究的大师;
她参与了曼哈顿计划,为日本投降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她帮助杨振宁、李政道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她的时代,由于性别原因,她没能获得应有的荣誉,
可她仍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的居里夫人”、“核研究的女王”;
她有一个气势不输任何男人的名字:
吴健雄
1912年5月31日,吴健雄出生在江苏太仓县浏河镇。她是“健”字辈,家里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三人分别名为“健英”、“健雄”、“健豪”,就差个“杰”了。
可见在父母心中,吴健雄和兄弟们有着等同的分量。
吴健雄(右二)、哥哥以及父母
在这个偏远的小镇上,她那位曾经在南洋公学读书的父亲吴仲裔却有这样的信念:
女孩也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
为了让女儿有书可读,他亲自创办了
明德女子职业补习学校
,专门为女孩提供基础教育,希望能够破除乡亲们老旧的重男轻女观念。
吴健雄的成绩很好,一路学霸。小学读完考入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学校,17岁毕业,又悍然考入中央大学,先修数学,一年后转入物理系。理工男们,看看人家这气势。
当时中央大学校长是胡适。他看到了吴健雄对知识的渴望,鼓励她有梦想就要去追求。
胡适与吴健雄合影。
看看胡适与吴健雄的合影。偷偷说一句,不要以为波叔年纪大,就不会站CP,跟你们的站法不同而已……
家人大力支持求学,校长又帅(这是波叔脑补的原因),吴健雄读完本科读硕士,越读越着迷,又在导师的鼓励下到美国深造。
本科毕业的吴健雄
1936年8月,吴健雄告别父母,登上胡佛总统号邮轮,孤身前往美国求学。
她不知道这是她和父母相见的最后一面。
出发前和父母的合影,父亲穿着新潮的西装
8月24日,吴健雄抵达了美国加州的旧金山。她决定先在旧金山停留一个礼拜,再动身前往密歇根大学。
这样一逗留,便改变了她的命运。
经朋友介绍,一个早几个星期抵达美国的男生来给吴健雄做导游。他也是学物理的,和吴健雄同岁,名叫
袁家骝
。
光听名字大家可能不知道他是谁,但你们一定知道他的爷爷——他爷爷做过83天皇帝。
没错,就是
袁世凯
。
袁家骝对这个爷爷没什么好感。他父亲袁克文极力反对亲爹当皇上,甚至因创作“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这样的诗句 “触犯龙威”而被迫逃亡。袁家骝这位龙孙前往美国时,坐的是最差的三等舱(就是《泰坦尼克号》里穷小子杰克的待遇),身上带的钱比吴健雄的还少。
袁家骝的父亲袁克文(著名美男子)、爷爷袁世凯
这两个年轻人一见如故、一拍即合。袁家骝还很热情地带吴健雄去游览自己将要就读的伯克利大学,还带她去看物理实验室的设备。
吴健雄最终决定就留在伯克利。
留在伯克利,是吴健雄人生中极关键的一个选择。当时伯克利的物理系聚集了一帮最聪明的头脑,这里即将诞生“原子弹之父”
奥本海默
以及多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吴健雄就在这个群星闪耀的地方,和众多大师一起学习、成长。
伯克利时期的吴健雄
在收获知识、开始在物理界崭露头角的同时,如大家喜闻乐见的那样,吴健雄和袁家骝携手走向了婚姻的殿堂。
结婚后两人搬去了美国东岸,吴健雄成了史密斯女子学院教授,后来又去了普林斯顿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而袁家骝则从事国防研究。
1944年初,吴健雄被秘密招揽进美国研究原子弹的
曼哈顿计划
,帮助设计浓缩铀的制造过程。而这个计划的科学领头人,就是她在伯克利的老师奥本海默。
“曼哈顿计划”时期的吴健雄
要知道,吴健雄这个时候还不是美国人,拿的还是中国护照。政府愿意让一个外国人参与这个最高机密行动,唯一的原因就是,
他们真的非常需要她。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美国给日本投了两颗原子弹,结束了二战。
1946年,吴健雄获得了“美国年度年轻女性”的称号
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的时候,认识了同样来自中国的
李政道
和
杨振宁
。
她不会想到,自己对这两个年轻人有多么重要。
1956年,这两个年轻男生提出了一个足以撼动整个学术界的质问:
宇称守恒定律永远是对的吗?
1956年的杨振宁(左)和李政道
不了解这是个什么东西不要紧,要解释清楚太难了,如果有学物理的菠菜,待会在留言里给大家普及一下,波叔帮你上墙。我们只需要知道,
宇称守恒定律
是粒子物理学上一条重要的假想定律,它没有被验证,但人人都觉得它应该是对的,如果是错的话,那就出大事了。
但现在却有两个来自中国的年轻人怀疑它。1956年10月1日,美国物理界最权威的刊物《物理评论》发表了杨振宁和李政道的论文
《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
。
不过,这个理论没能引起太大的反响。
是啊,每年有多少科学疯子抛出多少骇人听闻的猜想,没有实锤是没有人会搭理的。接下来,他们最大的任务就是证实自己的理论。
为此,李政道特意拜托吴健雄帮忙做验证实验。
波叔解释一下,物理学家一般分为两种,理论物理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提出理论,由实验物理学家设计并操作精巧的实验,来给予不容辩驳的证明。爱因斯坦、杨振宁、李政道、霍金都是理论物理学家,吴健雄则是实验物理学家。
本来那一年春天,吴健雄已经和袁家骝说好,夫妻俩一起去瑞士出席一个学术会议,然后重返阔别20年的故土,连船票都订好了。
但与杨振宁和李政道交谈过之后,吴健雄认识到这个实验太重要了,要马上做。一个科学家也许一生只有这么一次机会。
幸好袁家骝也是学物理的,他太理解妻子的工作了。好吧,做老公的独自上路吧,老婆你好好做实验。
但吴健雄本身不是低温物理学家,要做这个实验,她还得找一个帮手。6月4日,她从纽约打电话到华盛顿,邀请国家标准局的低温物理学家
安伯勒
(Ernest Ambler)一起来做。
隔行如隔山,安伯勒不知道电话那头的这位女士是什么来头。他后来去问一个也做原子核物理的朋友,这吴健雄谁啊?
那位朋友告诉他:
她超厉害!
那就必须合作搞大事。
9月中旬,吴健雄和安伯勒在华盛顿见面,安伯勒的同事
哈德森
(R.P.Hudson)和另两位科学家也加入了这个实验小组。
从1956年9月开始,到1957年1月9日,吴健雄每个礼拜在纽约和华盛顿之间两头跑。到12月中旬,他们已经得到了初步结果来支持杨振宁和李政道的理论。
但吴健雄是个以谨慎、严谨、精确著称的人。她要求团队要对实验结果进行毫无瑕疵的查证。
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科学的最高奖赏就在嘴边,要怎么才能做到抑制兴奋和激动,依旧小心翼翼、一丝不苟地把枯燥的实验做下去?
尤其是另一个团队在听说宇称不守恒定律基本已经被吴健雄团队证明之后,也设计了一个实验,并且得到了不错的结果。在这样的压力下,吴健雄要如何保持平常心?
一句话:按科学的规律办事。
1957年1月9日凌晨两点钟,吴健雄和她的合作者终于把查证工作全部做完。一点问题都没有!
宇称守恒定律被推翻了!
这个所有人曾经都以为正确、都没有想到去质疑的理论彻彻底底地死了!
哈德森大笑着打开抽屉,拿出一瓶上好的红酒。就在实验室里,四位男性科学家和一位女性科学家一起为这个成就干杯。
在讨论实验报告论文署名顺序的时候,有人说以英文字母为序。如果是这样,那么在这篇重要论文上,发挥最重要作用的吴健雄将会排在最后一个。
这不公平。
最后是安伯勒以绅士风度提议,把吴健雄放在第一位,之后的四位科学家才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实验结果立即轰动了世界。
《纽约时报》头版报道,标题是“物理的基本观念宣称已经由实验推翻”。
那一年的美国物理学会,参加的物理学家破天荒地超过3000人,原因就是宇称守恒定律被推翻了。年会最后一天,吴健雄做了特别报告。
不到一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就拿到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速度之快,空前绝后,可见这个发现对物理学家是多么巨大的一个震撼。
菠菜们肯定要问,那吴健雄呢?怎么奖项没她份?
在诺贝尔奖委员会给杨振宁和李政道颁奖时的颁奖词里也说,
“第一个验证他们猜想的实验是由吴教授及其团队做出来的”
,说明委员会知道吴健雄的贡献。
不仅你们好奇,当时的很多科学家也发出了疑问和不满,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我们提到过的奥本海默,他在公开场合多次为吴健雄鸣不平。
当时担任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所所长的他举办了庆祝诺贝尔奖的晚宴,他在之前的演讲中说,这个发现有三个功劳最大的人——杨振宁,李政道,以及吴健雄。
杨振宁也对吴健雄心怀极大的敬意。1986年,国内设立了“吴健雄物理学奖”,杨振宁亲自写了一篇《吴健雄教授小传》:
吴教授研究工作里最重要的是于1957年用β衰变实验证明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这项工作引起了大震惊,是本世纪物理学大事之一。她关于β衰变中矢量流的工作也是极重要的。在β衰变研究中她的多种贡献使得物理学界公认她是此方面当代的第一人。
个子矮、又是女性,但吴健雄从来不输气势
诺贝尔奖委员会到底肚子里是怎么想的,我们已经没办法确定。但或许可以佐证这个猜想的是,吴健雄在大学当教授时,拿的工资一直比同资历的男教授低。
吴健雄被收录入“美国科学人物扑克”中
“同工不同酬”一直持续30年,到了1975年,才被新上任的校长纠正过来。
1964年,吴健雄在一次座谈会上谈到了性别歧视问题,并直言不讳地为女性发声:
令我好奇的是,小小的原子和原子核、数字符号或是DNA分子是不是也会对男性或者女性有所偏见。
而在1989年1月,她写信祝贺一位刚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朋友(那也是一个男性),这样说道:
像你这样一位近代物理的伟大批评者,所给予我这样一个罕有的称赞,是比任何我所期望或重视的科学奖,还要更有价值。我的一生,全然投身于弱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也乐在其中。尽管我从来没有未来得奖而去做研究工作,但是,
当我的工作因为某种原因而被人忽视,依然是深深地伤害了我。
她说的“某种原因”是什么,已经不用波叔多说了。
不仅在科学上,在生活中吴健雄也体现了一个女性的独立性。
当有人称呼她为“袁夫人”时,她立即告诉他们自己是
“吴教授”
。
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唯一比做完实验回到家看到一堆脏盘子更悲惨的,是完全没有实验可以做。
她不是在表达自己对洗脏盘子的排斥,而是一位女性在洗盘子之外,应该要有更高的追求。
她的成就和精神也得到了科学界的一致肯定。除了那个不公平的诺贝尔奖,一个科学家能得到的所有科学奖,她都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