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KnowYourself
是戳穿系,不是治愈系。KnowYourself带你「关注自我和内心」。「月食」APP,自我关怀心理工具。「月食」APP是 KnowYourself 出品的自我关怀心理工具。如果你也察觉到自己正处在阶段性的心理困惑或想提升心理能力,欢迎来这坐坐~点击或复制链接下载:https://at.umtrack.com/onelink/9f0PHD【备注】因人力有限,我们无法对广播、日记中的留言内容进行及时回复,对友邻们的生活困惑也难以一一回应,愿理解。若对我们的产品(课程、测试等)有所反馈或建议,或是有合作需求,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MiyueMedia  ·  1688overseas?在美区的TikTo ... ·  昨天  
MiyueMedia  ·  1688overseas?在美区的TikTo ... ·  昨天  
知识星球精选  ·  全网最硬核信息安全资源库,限时优惠加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KnowYourself

想变得强大,你要学会依赖 | 测试: “适度依赖”让关系更紧密

KnowYourself  · 豆瓣  ·  · 2018-02-11 18:04

正文

原书作者:罗伯特·F·伯恩斯坦,玛丽·A·朗古兰德

KY作者 / Ci

编辑 / KY主创们

在这个社会中,无论对于男性或女性,“独立”的价值都在越来越多地获得肯定。很多人认为,只有无论在物质层面还是在精神层面上,都能够做到“自给自足”的人才是“强大”的。但来自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F·伯恩斯坦和玛丽·A·朗古兰德(以下简称作者)显然不这么认为。

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一本书,《关系:适度依赖让我们走得更近》。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一定程度的依赖他人、以及允许他人依赖自己,是健康的关系中不可或缺的。

书的第一章介绍了“什么是适度依赖”,第二章则介绍了“适度依赖的反面模式”——“消极的过度依赖”与“障碍性疏离”,作者认为无论是哪一种,后果都是让我们隔绝了彼此。第三个章节中,作者沿着第二个章节,介绍了在关系中识别消极过度依赖和障碍性疏离的方法;从第四章到第八章,作者依次介绍了 如何将“适度依赖”运用到不同的关系里,爱情、友情、作为子女、作为父母、工作关系; 第九章,作者着重强调了在生命中面临危机和困境的时刻,适度依赖者相比另外两种不适度依赖者存在的优势;全文最后一章作者提出了在变老的过程中,适度依赖也对获得幸福起着关键作用。

今天我们来给大家做一下这本书的导读。

什么是适度依赖,什么是不适度的依赖?

作者认为,在如何处理“依赖”和“独立”这两个互相矛盾的状态上,人们可以被分为三种不同的关系类型: 适度依赖,消极的过度依赖,和障碍性疏离 。简单来说, 适度依赖就是在“依赖”和“独立”这两个互相矛盾的状态中间取得平衡;而另两种状态则是不平衡的。

而每种关系类型的形成,都源于我们从童年开始就发展出的 依恋类型 (点击查看对4种不同的 依恋类型 的解释及测试 )和 “关系剧本” (即关于“别人会怎样对待我们”的信念,以下会在每种关系类型中展开叙述)。

1. 适度依赖者:

作者对适度依赖给出了这样的定义: “适度依赖是这样一种能力,让你融合亲密和自主,在依靠他人的同时仍保有强大的自我意识,并且在需要时乐于请求别人的帮助,而不觉得自责 。”(P4)也就是说,适度依赖让我们自信并充分地信任他人,不恐惧暴露自己的脆弱,懂得求助,同时最终是自己决定自己的人生,依然保持自己的自主性。

一般来说,能够做到适度依赖的人,在依恋类型上往往是 安全型 的,他们平静而自信,认为他人可以信赖;他们的关系剧本是相信 “有人会在我身边” ,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会得到照顾的。

然而,做到这样并不容易。除了适度依赖以外,更多的人处于两种不健康的关系模型中:

2. 消极的过度依赖者

过度依赖是一种 依附性 的关系模式, 通过依附他人,来逃避生活的挑战 他们总是致力于和他人保持联系,即便在面对他人的轻视和伤害时,也很难、甚至是不可能放弃依赖。 (P8-9)

过度依赖的人,依恋类型往往是 痴迷型 (也被称为焦虑型),他们随时随地都会害怕照顾自己的人会离开。他们的关系剧本是“我一个人不行”,认为如果没有其他人,自己就无法生存。 这种剧本既有可能源自小时候被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也有可能源于过于严苛、循规蹈矩的教养方式。 (P32)

一般来说, 过度依赖的发展阶段分为四个步骤: 1 . 自我否定 ,想象自己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人;2. 渴望被保护,同时恐惧被遗弃, 这种焦虑、恐惧感越来越强;3. 焦虑和恐惧使他们开始 以他人为中心 ,不惜一切代价地取悦他人;4. 最后,会导致 自我分离 ,即 自己与自己分离——因为过于关注别人,而忽视自己的愿望和感受 。(P33-34)

过度依赖也分为不同的类型,他们通过不同的模式来表现自己的过度依赖:

·无助型(不成熟模式) :通过夸大自己的脆弱,表现得孩子气、需要关爱、容易受挫、经常哭泣,来维持和他人的关系。

·敌意型(控制模式) :通过胁迫他人来维持关系。他们总是表现出马上就要崩溃、发狂的状态,以此来取得支配地位。典型的表达是“如果你离开我,我就自杀/伤害自己”。

·隐藏型(微妙模式) :他们采取的方式是迂回的,比如伪装生病、过敏、编造经历等,使他人在不知不觉中陷入这段关系。

·冲突型(难以预料的模式) :他们非常善变、反复无常,总在极端的过度依赖和短暂、表面的自立中摇摆。在“依赖”的时候,他们会表现出敌意型过度依赖的特征;在“自立”的时候,又表现出隐藏型过度依赖的特征。(P35-37)

3. 障碍性疏离

疏离的人不会让任何东西贴近自己,他们的人际关系是肤浅的、公式化的,总是在精神上拒人于千里之外。

障碍性疏离的人,依恋类型往往是 回避型 ,他们回避与他人身体上和情感上的亲密。他们的关系剧本是 “只能靠自己”,认为永远不会有人在需要时帮助自己,要生存就必须独立。 这种依恋类型和剧本可能源于 小时候亲近的人对自己疏远或者冷淡,让他们觉得没有人在乎自己,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他们看起来坚强而自信,实际上却孤独而悲伤。

障碍性疏离的发展也有四个步骤:1. 缺乏信任 ,即慢慢形成“他人是不可信的”的信念;2. 渴望距离,害怕被侵入 ,即为了让自己不失望和受伤,而拒绝接近和亲密;3. 采取 防御性的行为 ,花费很多精力来与他人保持距离;4. 与他人隔绝 越来越多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建立满意的亲密关系。 (P38-39)

障碍性疏离的人,也通过不同的模式来表达:

· 退缩型(羞怯模式) :他们的社交焦虑非常严重,只有为数不多的看上去比较“安全”的朋友,除此之外不和他人交流;

· 愤怒型(挑衅模式) :他们通过表现敌意,来保持距离。 这种敌意也会转变为多疑甚至偏执,比如幻想别人在暗算自己, 甚至会有辱骂和打人的情况。他们的愤怒实际上只是一种防御,用来掩盖自己的孤独和不安。

· 自恋型(自我中心模式) :他们用幻想中的优越感作为避免和他人接触的理由。他们 通过表现出比别人更聪明/更坚强/更好看,来合理化自己的疏离行为。 和愤怒型一样,他们的自我中心也是压抑内心无力感的一种防御。

· 肤浅交往型(勉强为之的模式) :这种人根本就不表现出疏离。他们一般都有很多朋友,甚至是数量庞大的朋友,但关系都非常肤浅,这些社会关系都只和共同的任务(比如工作)或爱好(运动等)为中心,没有任何情感深度。 和这样的人交往在一开始很开心,但很快你就发现关系无法深入下去。 (P39-40)

1992年,作者在美国实施了一个涉及几百个样本的调查,发现有 约30%的人在生活各方面表现出过度依赖;超过25%的人表现出障碍性疏离 。最快乐、对生活满意度最高、适应性最好的人便是那些表现出适度依赖特点的人;过度依赖及障碍性疏离的人则更容易患流感、心脏病、癌症等,而且恐惧、抑郁、成瘾等问题的风险更高,离婚率也更高。(P19)

过度依赖和疏离

导致亲密关系的游戏和陷阱

不同的关系类型,会在亲密关系中有不同的表现。适度依赖的人会获得高质量的关系。高质量的关系往往有以下三个特征: 开放和真诚、关心和体贴、安全感和信任 。而对于过度依赖和障碍性疏离的人来说,关系不具备这种特征,作者将其称之为 “关系游戏”

在关系的游戏中, 关系是一种权力斗争,两个人都想要从对方身上索取更多,自己尽量少付出 关系游戏通常都是由其中一方发起,另一方则逐渐卷入这场没被明确讨论过规则的游戏当中。

玩关系游戏的人常常使用的策略是 “关系陷阱” 。设计关系陷阱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通常是一个人抓住了对方情感上的弱点,使对方若是拒绝Ta的要求就会陷入内疚;久而久之,内疚会变成愤怒和失望。

过度依赖的人和障碍性疏离的人,设计陷阱的方式不同。 过度依赖的人,容易设计让别人承担自己不愿意承担的责任和压力。 比如,他们可能会故意夸大身体上的小毛病以获取配偶的关心。落入陷阱的人可能会发现,自己总是要像家长一样,负责家里的所有事。

障碍性疏离的人,会设陷阱让对方放弃主动权,由自己来决定两个人的关系保持什么样的距离。 比如,当伴侣想谈论一些两个人之间需要解决的问题时,Ta就会故意保持距离,并表现得闷闷不乐。掉入陷阱的伴侣会慢慢放弃主动权,不再提及让疏离者不高兴的事情,于是,关系中一些严重的问题就被掩盖了。(P52-53)

这本书中作者谈到了各种具体的关系陷阱的信号,帮助读者辨认出自己的另一半是否正在玩一场关系的游戏。我们在后文中有更具体的阐述。

如何识别和改变,建立适度依赖的关系?

那么,如果你怀疑身边的人有可能是过度依赖或障碍性疏离,该怎么办?作者提供了识别的方法—— 通过你自己的反应,来识别对方是不是危险的关系对象。

以下是作者介绍的,与过度依赖的人恋爱的个体可能有的反应,这些不同的反应,都可能由一个过度依赖的伴侣引发。

相互依赖。 你被Ta的需要所诱惑,扮演了养育、照顾Ta的角色,花大量时间、精力去照顾这些“弱者”,甚至在Ta得寸进尺的时候,还会付出更多的关爱。

抵制依赖。 你努力与对方制造距离,在情感上退缩。

权威主义。 你用接管一切的办法来应对Ta,开始决定所有事情,设置规矩,主导这段关系。而这种反应只会强化依赖者的无力感和消极行为。

诋毁或贬低。 如果你已经开始掌控依赖者的生活,你会看不起Ta,认为Ta懦弱、无能、幼稚,当贬低进一步发展,就可能产生精神上、身体上和性方面的虐待。(P56-57)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