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mbiz.qpic.cn/mmbiz_jpg/ScKWLaD5Fv4vrtzmLCzg74b1dvyvEFxe9GFiaj8znoVAQlfb5sXNUPzHiaSUgvSaBZ0Rjf1EAC3Sxt2AW4LMx33A/640?wx_fmt=jpeg)
不管你是已为人母或为人父,或者你即将成为一个父母,一定要大胆地去爱孩子。不畏他人的闲言碎语,丝毫没有保留,不带功利目的去爱。
作者:鱼爸;本文来源:公众号“养育男孩“(ID:breedboy)。如果您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
最近给儿子买了几个书架,因为家里的书实在又放不下了。多出来的大大的包装纸箱子怎么办?楼下的小仓库已经几乎塞满,实在找不出放置的地方。鱼妈一直比我好整洁,所以说要全部卖掉。
天啦!这么好玩的纸箱去废品回收屋卖5块钱不到,我心里不甘心。何况儿子已经开始玩上了。
他跟小表妹一起将一个大的箱子推翻,然后两个人钻了进去,说这是他们的房子。然后还有属于他们的小仓库、厨房,最大的那个还可以做一个“小卖铺”,卖儿子最喜欢吃的炸鸡腿。
看到孩子们这么喜欢,我自然是歹说好说地把箱子都留了下来。鱼妈一看也是没辙,说我对孩子们太宠溺了,“这些箱子你自己想办法去收,反正不要占用仓库的过道。”
于是在孩子玩的时候,我就一个个纸箱搬出来给他们玩,玩了之后又一个个搬到仓库隔层上边去。看到孩子开心地玩着这些纸箱子,我愿意做点什么。
王尔德说:“我设想所有迷人的人都是被溺爱的,这是他们吸引人的秘密。”
如果这就是“溺爱”的话,我愿意再多爱一点。
![](http://mmbiz.qpic.cn/mmbiz_gif/IZKicxnz4NVic8BCVJDlhcAhOFLQ4ZFQ30yESUah5icMn49IWs7c1l8TaJD5DcnN8UAp5LmMrEnW3UACBe09qCTvg/640?wx_fmt=gif)
二、
在饭桌上,儿子说自己不想吃了,吃饱了。
奶奶心急地凑过来说,“快多吃点,吃多点长个子,不吃饿肚子。”
“我吃饱了!”
“你才吃那么一点饭,怎么吃饱了?”
“我真的不想吃了。”
我说,“妈,他不吃就算了,他说吃饱了。”然后儿子赶紧跑开了。
“你就知道惯着他,说不吃就不吃啊!那怎么行?”
“他说自己吃饱了,肯定是饱的,这么大的孩子知道感觉了。”
穿衣服也是这样。有时候一件灰不溜秋的衣服孩子坚持穿着,他觉得合身舒服。但是老人觉得很丑,要求孩子脱掉。孩子就生气,坚决不同意。有时老人一上火,还会凶他。
往往这个时候就要我出场了。“来,爸爸给你穿上,我也觉得这衣服挺好看的。今天听你的,就穿这件吧,明天我们试试奶奶给你找的那件好不?”“好!“我妈就来气了,说我溺爱孩子。
有时午睡醒来,孩子发现奶奶不在,奶奶往往去了厨房或者厕所。孩子就大声叫着“奶奶,奶奶!”往往还带着哭腔。
起床气是很正常的,但是能受得了的人不多。所以我妈每次很不高兴地说,“我在这啊,就知道哭哭哭,哭什么啊。”孩子哭得更大声。
假如我在家,我会过去跟刚刚醒来的他说说话,如果他需要的话,我会紧紧地抱起他。每次这样,抱了一下就没事了。
而且我发现如今每次抱儿子,他都会非常紧紧地搂住我。也许是我总是说四岁的他长大了,不能总是要爸爸抱。所以每次去洗澡还是要我紧紧抱住。看到恐怖的电影还是一骨碌就跑进我的怀里。他需要我这宠溺的爱,我也喜欢被他搂着脖子的感觉。
孩子那小小的情绪需要被安慰,小小的世界需要被关注,被理解。如果这就是“溺爱”的话,我愿意再多爱一点。
![](http://mmbiz.qpic.cn/mmbiz_gif/IZKicxnz4NVicibdqiaCbnPDeaibFGZibfaJ4n1sS6vcBdDXBLibkZc6cJFz1b2ojWia55139dLZn05ticyvn2GDgMibTvFw/640?wx_fmt=gif)
三、
孩子最初爱父母,等大一些他们评判父母,然后有些时候,他们原谅父母。
前几天有朋友留言说:“我们小时候,育儿理论是,什么都是孩子的错。终于轮到我们做父母,结果育儿理论变成了,什么都是父母的错,真悲催。”
其实,我一点也不觉得这是一种悲催,至少不是孩子的悲催。也许,是我们自己的悲催,因为在我们小的时候,能被父母理解,被父母尊重的孩子太少了。
我们这一代不是被溺爱的一代,反而是缺爱的一代。在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的过去,我们的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是不够的。而到了如今,还是如此。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父母缺位的家庭还有很多。
当我们做了父母之后,发现自己用父母以前的方法来教育孩子,惊奇地发现孩子也受着我们小时候受的苦。
我们发现,自己在童年里跟父母的关系,如今都内化成了自己内在的关系模式,影响了我们一生的性格命运。如果从父母那里得到了丰盛和自由,那成年后更能收获幸福。而父母的匮乏和沉重,会让孩子受到制约,也感到沉重。
所以很多小时候从穷养中过来的人,长大后就算有钱了也不会觉得自己富有,反而觉得自己很空虚,因为小时候的匮乏是永远也难以弥补的。
所以,为人父母发现自己的错误,不是悲催,反而是一种进步。因为我们越来越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人,越来越了解孩子的天性,越来越注重父母本身的学习和完善。
![](http://mmbiz.qpic.cn/mmbiz_gif/IZKicxnz4NVic8BCVJDlhcAhOFLQ4ZFQ30ianGFicCKAYuUrXcugsFib10P3icBphouqSzgHVnFSFiaB7wzIV15V5ngpQ/640?wx_fmt=gif)
四、
为什么会惧怕去“爱”自己的孩子呢?那可能是因为对自己的爱没有把握,对自己的焦虑,以及对孩子的一无所知吧。
什么样的家庭更容易养出溺爱的孩子?曾经看过一个案例:
一位母亲为她已经成年的孩子伤透了心,她不得不去找心理专家。
心理咨询师问她,“当你的孩子系鞋带的时候总是打死结,今后是不是没有给孩子买过有鞋带的鞋子?”
母亲点点头。
“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弄湿了衣服,你是不是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
“是的”
“孩子第一次自己穿衣服,差不多扣一粒扣子都要10多分钟,然后你就骂他笨手笨脚?”
这个母亲感到很惊讶,“您是怎么知道的?”
心理咨询师又说:“孩子大学毕业去找工作,你又依靠自己的关系帮他找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