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樊登读书
和你一起读书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拆神  ·  339万起!白鹅潭江景新盘开价 ·  2 天前  
财宝宝  ·  @金籉霷:1995年,付了4000块电话初装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樊登读书

中元节:学会告别,是一生的修行

樊登读书  · 公众号  ·  · 2024-08-18 17:58

正文

*贴片包含广告

作者 | 帆书 · 弓桥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转眼间,又到了夏末初秋,又是一年中元日。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难免会想起猝然离去的故人,不肯忘怀的旧事。
时间带走了那段刻骨铭心的时光,带走了那个最重要的人,从未带走的,却是我们深埋的思念。
伊北在《熟年》中说:“所有的离别,都是一个伤感的句子,只是人们都希望离别不是句号,而是破折号,指向一个带着笑容的温暖明天。”
我们无法阻止离别,却可以学会温柔地告别,这也许是中元节留给我们最温暖的一课。


与至亲告别:
他只是走出了时间,并未离开你的身边
史铁生21岁时因病瘫痪,终日与轮椅为伴。
愁云密布的日子里,他不是抱头痛哭,就是发狠砸东西。
这些时刻,母亲默默地承受着他的坏情绪。
一边收拾残局,一边坚定地鼓励他:“我们娘俩在一块,好好儿活。”
可就在他决心陪母亲看菊花,重新迈向新生活时,母亲却猝然离世。
来日并无方长,一别再无归期。
无法接受现实的他一遍遍追问:
“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就快碰撞开一条路时,却忽然熬不住了?”
可越是发问,越让他痛不欲生。
直到一日,他发觉母亲种下的合欢树又开花了。
看着盛放的合欢花,他想起母亲挪着花盆,小声念叨,盼望花开的样子。
这些细碎的往事涌入心底,驱散了他悲凉的情绪。
在秋园里读书,他看着轮椅车辙印旁,总想起旁边曾有母亲的脚印。
曾经不以为意的细节,却瞬间戳中了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他还去了母亲出嫁前的小屋,沿着河道散步。
微风拂过时,他仿佛看到年轻时的母亲,戏过那片水,在草丛里嬉笑耍闹,直到嫁给父亲,与小小的他碰面。
他也忍不住感慨:母亲的灵魂并未消散,她在幽冥之中注视我,保佑我,直等我的眺望与她汇合,她才放了心。”
人在生离死别面前,总是万般渺小无力。
我们不知道那是最后一次见面,尚未说出口的牵挂眷恋,来不及实现的诺言心愿,竟成了终生缺憾。
越不肯接纳现实,这份遗憾越会化作刺向自己的利剑,带来撕心裂肺的痛苦。
仔细想想,生命终有穷尽,唯有记忆与爱绵绵无期。
与亲人共度的珍贵时光,他们曾经的叮嘱叮咛,总会在某个瞬间闪现,给我们指引和勇气;
甚至是一个熟悉的味道,也可能抚慰我们悲痛的身心。

正如那句温暖的话:“他只是跳出了时间,却无处不在,为你遮风避雨的大树是他,为你抵挡寒冷的毛衣是他。”
与其放任自己在永失亲人的痛苦里沉溺,不如带着他留给我们的美好记忆走下去。
你会惊讶地发现,这世界处处没有Ta,却又好像处处都是Ta。


和朋友告别:
很多人只能陪你一程,无法伴你余生
曾看过一个很扎心的调查:你在哪一刻,发现自己和朋友渐行渐远了?
有人说:大概是我只能从朋友圈了解她的生活,她和别人拍了新合照,说着我完全不知道的趣事;
有人喟叹:我们好不容易相聚彼此却无话可说,只能尴尬叙旧,空气里都透着陌生疏离;
还有人感慨:曾让我无比期待,设想了与他各种未来的人,却完全没有出现在我的未来里。
成年人的世界,感情本就脆弱易变。
利益地位的翻覆,也可能动摇关系的根基,山高水长的距离,难免冲散昔日的情谊。
若你与朋友已然殊途,坦然地挥手告别才是最体面的姿态。

倪虹洁曾在访谈中讲到拍摄《武林外传》时,他们几位主演同吃同住,关系很要好。
收工后只要吆喝一声,大家就会聚在一起吃宵夜聊天。
那些敞开心扉的夜谈,热闹嬉笑的时光让她牢记于心。
几年后拍摄电影版《武林外传》,几人又奇妙地重逢。
当她热情攒局,遍邀好友时,却发现曾经那么亲密的伙伴,如今却只剩疏远。
有人推说有事婉拒邀约,有人见面后只剩表面寒暄。
直到杀青,所有人都没有完整聚过一次餐。
她无比感慨地说:“时间流逝得很快,很多感情都会变淡。”
正如诗词所写:人生南北多歧路,君向潇湘我向秦。
也许昔日并肩的知己,如今不过是擦肩的甲乙。
不是情不够真,不是缘不够深,只是我们谁也难敌时间的洪流,岁月的漏斗。
苦苦追问原因,并不能改写故事的结局,反而会徒增彼此的压力。
在或深或浅的缘分里,你温柔过我的岁月,我出席过你的青春就已经很好了。
同行时彼此真心以待,曲终人散时,你我也能勇敢地挥手别离,才是对一段关系最好的致敬。

和自己告别:
只有步履不停地向前,阴霾痛苦才会翻篇
曾听过一个很有趣的“过道原理”,指的是在漆黑过道里,那盏感应灯,大多数时间会保持熄灯状态。
只有不断向前走,感应灯才会依次点亮,带我们找到出路。
若总停在原地,只会等来黑暗笼罩的结局。
人生亦是如此,我们难免遭遇命运的暴击,留在原地愤愤不平,只会带来更多伤痛,及时翻篇才能让生活焕然一新。
还记得《呼啸山庄》里的希斯克利夫吗?
他被山庄的老庄主领养,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家,还与庄主的女儿产生了感情。
可庄主的儿子亨德雷却将他视作未来潜在对手,耍尽手段迫害。
待老庄主去世,他立刻将希斯克利夫赶进脏臭的马厩居住,斩断他读书的机会,还时不时羞辱他。
更让人绝望的是,曾经对他一见倾心的庄主女儿,如今也开始嫌弃他,甚至对别人说:“嫁给希斯克利夫,只会降低我的身份。”
屈辱愤懑就像熊熊烈火,燃烧在希斯克利夫的心里。
他伺机逃出了山庄,发誓要改变命运,狠狠报复伤害过他的人。
上帝似乎听到了他的感召,几年后他真的摇身一变,成为了体面的富人。
一心想报仇的他立刻回到山庄,先是设毒计让亨德雷倾家荡产,成为任他摆布的可怜虫,又处心积虑地破坏庄主女儿的婚姻,害对方郁郁而终。
可看似大仇得报的他,没有一天是畅快的。
对着仇人拳打脚踢,并不解气,只让他感到心力交瘁;
昔日的爱人惨死,更让他悔恨交加,夜夜难以安眠。
更可悲的是,他的妻儿也受到波及,终日过得心惊胆战。
冤冤相报的诅咒,最终把他吞没。
一个人最可悲的,莫过于将短暂的不幸变成终生的苦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