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临风叹、寻瑕记、
证经学社,投行圈子有补充
刚转行时候听到别人说金融不创造价值,我还会去争辩两句。
后来看到自己买的基金净值一路走低,我也加入了骂娘大军。
去年
期货赚了点小钱,弥补了基金的窟窿。
今年波涛汹涌的大行情下,凭运气赚的钱不出意外地凭本事亏了回去。
一方面工作生活忙起来没精力盯盘,另一方面
岁数大了账户里数字上蹿下跳心脏也受不了。眼看
收益率跌破100%,
风险厌恶也到了极值,
赶紧
金盆洗手
保住浮盈,清仓卸载,一气呵成。
去年
体检时,
心脏
听诊的
医生
对我说:没啥大毛病,就是心跳的有点快,刚从外面跑步过来的吗?
此前已在候诊区静坐了半个小时的我:也没啥大事,就是半分钟前满仓做空的碳酸锂一根大阳线拔地而起,刚收到交易所补保证金的短信罢了。
风险偏好的降低和金融行业持续降薪裁员的进程也脱不开干系。各家的手法和力度各不相同,我等打工人只能战战兢兢,等着刀子落到自己头上的那一天。
我有一个朋友(真不是我自己)原本在实业,想着金融钱多,深思熟虑后凭借自己丰富的复合背景跳槽到了金融。结果今年
拿到奖金
后,毫不犹豫辞职回去干了老本行。
同事开玩笑,说我这种背景的应该继续科研,为祖国科技进步做贡献,而不是跑到金融行业浪费人才。
我:其实我搞科研也只是灌水发论文罢了,没啥真正有意义的成果。
同事:哈哈哈哈哈,你面试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
我:面试的时候也没人告诉我是49年入国军啊(摊手)。
债券狗破防时刻:
高博在“奋楫逐浪”的时候可能也没有想到:
“白头宫女在,也得来买债。”
做股票的,乐观的说就是一波又一波结构性的行情,悲观的说就是一个低点接着一个低点。
在洋洋洒洒的小作文里,那些关于降薪、缩编、转岗、裁员的流言和真相,常常让人有踏空了一波机会的感觉:
限薪很好了,还没发奖金呢
没发奖金很好了,还得退钱呢
退钱很好了,还没法跳槽呢
不能跳槽很好了,还会被抓呢
二级狗破防时刻:
“什么?!只有我拿着了么!”
干投行的,迎来了职业生涯的第N次IPO暂停、第N次业务萎缩,第N次降本增笑,在胆战心惊等待刀子掉下来的时候,并不知道能不能拿到N+1。
随着融资市向投资市的转型开启,一级/投行进入产能和人员供给侧改革的寒冬。
“开张吃三年”没赶上,直接迎接“三年不开张,财富自由的高管和被降薪的MD,并不能共情底层投行民工困于案牍、疲于奔命,穷于应付的牛马日常。
投行民工破防时刻:
“超过三个月了,这波报销全都退回去了。”
干销售的,给客户推的主观,剩7毛;给客户推的量化,剩8毛;给客户推的雪球,敲入了;卖债基短期没风险,但也没收入;自己贷款上班买的产品,和客户一样套在高高的山顶上。
曾经,乘着牛市的东风,销售们多么意气风发、多么斗志昂扬,我和销冠朋友说:“你都不用打鸡血,鸡得打你血。”
现在,销冠朋友跟我说:“我不想卷了,越努力,越亏钱。”
昔日的老战友出走的出走,转行的转行,卖保险的卖保险,保险代理人的一年留存率不足50%,招销售约等于招客户。
但当第一张保单、第二张保单都接近饱和,你要卖给谁,他/她可能并不需要的第三张保单?
金融销售的破防时刻:
“接总部通知,这个月新增200个股东来了指标,一起来战!”
曾经我们赚着钱也焦虑着,焦虑怎么赚更多;后来我们不赚钱也焦虑着,焦虑怎么回到赚钱的时候;现在我们不赚钱而努力追求松弛感,想要让自己看起来轻松一点。
小红书上,全新的三大赛道蓄势待发:大厂离职、中年发疯、田园创业。
“我们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时而学会闭嘴;时而遥望,时而低头,时而被迫满眼漆黑。”
金融民工,活着就好。
投行圈子线下活动邀请
本周六晚上 古北壹号附近
期待您在留言区
文明理
性
发布高见,留言点赞最高的朋友,扫码文末投行君微信,可以获得投行圈子
精美商务背包一个
。
投行圈子私密交流圈将打造投行圈最靠谱的人脉拓展平台,并
组建多个私域社群,根据会员职业及爱好,进入(投行业务交流、专业学习、股权投资、资管、业务推广、上市公司高管、银行、海外资产配置、单身脱单、掼蛋等等)相关社群。目前已超过5000位精英会员,
各位老铁速来扫码集合。
↓
点击关注
投行精英
对话窗口回复“干货”,获得投行干货大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