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西藏之旅的第十九天,今天内心有点小激动,因为要去墨脱,但是去墨脱之前,要先为波密直播一场。昨天住在松赞酒店,面对着帕隆藏布,丰水期这里是一片湖泊,现在是一条河流,蜿蜒从沙滩中穿过,早上起来,淅淅沥沥下着雨,空气中都是松树的香味。
早餐后出发去岗乡云杉林直播,这是一片以云彩树为主的原始森林,自然状态保护很好。我们在林中道路上漫步而行,两边参天古木遮天蔽日,也有一些大树被藤类植物紧紧缠住,藤类植物蓬勃生长,而大树已经死亡。我发出感慨,人与人的关系不能像树和藤的关系,一方把另外一方给缠死,而应该像两棵独立成长的树,枝桠可以交错,就像牵手一样,但一定挺立于天地间,扎根于大地上,相互照应共同成长。
这片森林是个散步的好地方,海拔不高,身体舒适。再往前走就到了河谷间一片平坦的草地,这个地方叫草湖,又叫冬草夏湖,丰水期帕隆藏布的水倒灌进来,这里就形成一个湖,枯水期草地露出来,就变成了放牧牛羊的丰美草地。现在是枯水期,绿草如茵,地上开满了小黄花,如点点繁星蔓延开去,美不胜收。蓝天、白云、青草、绿树、溪流、雪山,你认为组成一幅田园诗画应该有的一切,这里都有。
参观完云杉林和草湖,我们吃完便饭就向墨脱出发。墨脱是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处在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的交汇处,在南迦巴瓦山和岗日嘎布山的南麓,海拔只有一千多米。2013年从波密修通了到墨脱的路,人们告别了肩扛手拿、徒步翻山越岭的历史。汽车进来了,墨脱迎来了发展机遇。但直到今天,亲自到墨脱的人也不算多,对于绝大多数人,这里一直是神秘之境,波墨公路相对狭窄,到今天依然遵循着双进单出的原则,我从来没有去过墨脱,所以内心非常好奇。
上公路不久,我们就看到了雪崩后堆积在马路两边如山的雪丘,我们盘山而上,一路雪山峻峭如剑,冬天下雪到一定程度,积雪下滑就会产生雪崩,阻隔了波密和墨脱的是海拔6000米以上的嘎隆拉山。翻越原来的垭口极其危险,现在有了隧道,可以常年通车。隧道口在海拔4000多米,周围白雪皑皑,雪峰群立。过了隧道沿着狭窄的公路下山,道路被泥石流和雪崩侵蚀,形成泥浆路。随着高度下降,植被越来越丰富,空气中充满了湿润的气味,气温也不断升起。茂密的原始森林开始出现,两边山坡上杜鹃花争相开放。山头树木间雾气蒸腾,瀑布从天而降,水声轰鸣,气势宏伟。急流在谷底奔流,公路在峭壁上延伸,像两条巨龙,蹁跹腾挪。路边出现大量芭蕉树,明显呈现出热带气候。到了札木珞巴村,老百姓就开始卖本地的香蕉和芭蕉了,这也正是墨脱的神奇和流连忘返的地方,十里不同天,一山有四季,头顶有雪山,身上汗淋淋。
墨脱是全国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之一,气候温润,植被丰茂。雅鲁藏布江从林芝开始为了躲开南迦巴瓦峰的阻挡,向东北方向划了一道弧线,再转头向下,穿越墨脱向南流去。墨脱县城就坐落在河边的一块台地上,最初只有一千人左右,现在加上流动人口已经到了上万人。城市初具规模,楼房大部分是新建的,能够看出蒸蒸日上的发展趋势。
到了城里,我们直奔果果塘大拐弯,这是雅江上最大的拐弯,我们从德兴大桥跨过奔流的雅江,坐观光车到观景台,观看并直播了大拐弯的壮丽景色。这十几天我们一路走来,越来越感到自己词语的贫乏,面对壮阔天地,更多的是无语,只能自己心领神会,或者干脆神魂颠倒。百万网友和我们一起欣赏了果果塘大拐弯的景致,很多朋友都截屏留念。晚餐后我们又应朋友邀请,直播了雨后的墨脱城市夜景,城中有一个湖叫莲花湖,夏天盛开莲花。雨后的夜晚,湖中升起薄雾,岸边灿烂的灯光和雾气相合,给人以如梦如幻的感觉,这里确实是人间但又胜似人间。
这个美丽的小城不仅以温馨的姿态为旅游者提供方便,更是守卫祖国边疆的钢铁战士。半夜,我站在房间的阳台上,看灯光闪烁下的小城,安静祥和,内敛温婉,一条白云飘浮在城市的夜空,夜空外是山和水的万年相守,我在这山水的怀抱里和你说: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