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昌法院
快速了解法律资讯、便捷获取司法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文昌法院

全国人大代表热议最高法院工作报告(六)

文昌法院  · 公众号  ·  · 2025-03-16 21:4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白琦瑞代表:


为民企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认真听取了张军院长所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后,我深感报告内容全面、务实且富有前瞻性,充分体现了在党的绝对领导下,新时代司法审判事业取得的新进步新成效,彰显了人民法院的担当。”全国人大代表、山西财经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白琦瑞对全国法院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表示高度认可。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在2025年工作安排中指出,依法平等保护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促推法治经济、信用经济建设。”白琦瑞建议,要立足司法审判实际分析研究工作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促推党中央部署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落到实处,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持之以恒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民营经济发展。


(记者 姜佩杉 白婕)





孙春梅代表:


为经济主体维护健康市场秩序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法治化程度越高,市场规则越清晰,交易就越安全,企业家的心理预期就越稳定,干事创业也越有动力。”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东社镇开心田园生态农场负责人孙春梅在听取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后,对人民法院过去一年服务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等方面作出的努力给予高度肯定。


“市场经济的活力源于健康的市场秩序。”孙春梅建议,人民法院要坚持“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案案关乎营商环境”理念,立足审判执行工作职能,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保护经营主体权益、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增强经营主体获得感上贡献更多司法力量,让法治成为营商环境的“最硬内核”。


(记者 王俏 通讯员 顾建兵)




杨德斌代表:


为办案提质增效注入科技动能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非常全面,我非常赞同。”听取报告后,全国人大代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信息科技协会会长杨德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高兴地说。


杨德斌注意到,在2025年工作安排方面,人民法院将加强数字法院建设,推进“库网”融合,强化科学管理,促推审判执行不断提质增效。


杨德斌认为,人民法院在过去一年不仅办理了大量案件,同时还保证了案件办理的质量和效率。关于对人民法院以后工作的建议,他表示,希望人民法院持续用好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型科技手段,进一步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


杨德斌同时表示,严格公正司法有利于预防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现象的产生,“两高”在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犯罪方面“处理得很好”。


(记者 姜佩杉)




海国勇代表:


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聚焦‘公正与效率’主题,内容丰富、数据翔实、亮点频出,是一份彰显法治担当、回应人民期待的好报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唐河县仪勇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海国勇说。


海国勇表示,期待人民法院进一步贯彻司法为民的理念,常态化开展巡回审判等工作,将普法宣传、纠纷化解与乡村全面振兴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人民法院要持续建设‘枫桥式人民法庭’,通过与村镇社区对接联动、参与平安单位(村、社区)建设等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就地化解矛盾纠纷。”


此外,海国勇还建议最高人民法院进一步完善相关司法解释,加大对经济领域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


(记者 姜佩杉 刘熠博)




邵洪婷代表:


为科技创新提供优质司法服务


“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在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保护市场主体知识产权、保障科研人员劳动权益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公正司法赋能科技创新发展,有效激发了民营经济创新创造活力。”听取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后,全国人大代表、重庆红宇精密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实验检测中心副主任邵洪婷对人民法院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和成效予以高度赞扬。


邵洪婷建议:“人民法院要进一步增强司法保护科技创新的精准性,结合不同地区发展战略、产业特色、创新方向,因地制宜开展工作,服务保障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和产学研深度融合。”


(记者 何雨潇 通讯员 罗皓骏 张志清)





杨恩兰代表:


为基层善治铺就司法保障之路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是一篇有温度有力量的报告,饱含着深厚的为民情怀,彰显了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担当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开发中心主任杨恩兰在听取报告后说道。


“农村稳定是国家安宁的基础。过去的一年,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多元解纷机制建设,有力地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杨恩兰说。


杨恩兰表示,希望人民法院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切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记者 姜佩杉 沈重阳)



来源:人民法院报

声明:本公众号标注为转载的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进行删除或者协商许可使用事宜。

邮箱:[email protecte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