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有个朋友打电话给我,家里发生了一些状况。
这位妈妈的情况相对来说有点特殊。
她有3个孩子,大的5岁,最小的女儿刚刚出生没多久,年龄排中间的是儿子。老大特别敏感,妈妈一说,就容易哭,而且,她在努力对最小的妹妹好。老二特别闹,一不顺意就开始哭闹,撒泼。
最小的妹妹因为刚出生没多久,需要妈妈更多的照料。所以,三个孩子这样的状态,让她感到特别头疼,不知道怎么办,打电话过来想我给她一些建议。
作为妈妈,她是有一定理解力的。
老大特别敏感,对待很多事情都小心翼翼。可能是因为我们一直希望老大能给弟弟妹妹做个好榜样,所以,对她的要求太高了。老大总说,原来属于她一个人的爱,现在被弟弟妹妹分掉了。老二的哭闹,主要是在刷存在感。对他们现在的言行,我非常能理解。
我明白对老大的要求太高。由于妹妹的出生,对老大和老二有一些忽略。但是我也没办法,现在的情况很难做到像原来那样把全部的关注放在他们身上。
作为一个刚刚生产完的妈妈,要三个孩子全都照顾到,比较艰难。
你有没有很真诚地告诉老大这些话,比如,弟弟妹妹的到来,分散了妈妈的注意力,对你有点忽略了......妈妈怀孕坐月子比较辛苦,身体等各方面的原因......有了弟弟妹妹,你就有玩伴了(让他期待弟弟妹妹的到来)。
我非常能确定,这位朋友是爱孩子的,而且非常非常爱,否则,她不可能生3个孩子。
爱是什么?
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
从业以来,我归纳了中国母爱的七宗罪。当然,我用七宗罪这个词有点过了,但还是值得说一下。
过度承担的概念是什么?
我们经常能看到,很多妈妈特别关注孩子,关注到对孩子的能力发展反而有了一些迟缓。
也有很多妈妈发现孩子在自理能力等各方面蛮弱的,对妈妈的依赖性也特别强。有的孩子到了四五岁,还无法自己吃饭。
奇怪的是,有的孩子在幼儿园一个人吃饭吃的很好。但到了家里,吃饭就吃不好了,需要大人喂。
爸爸在家的时候,孩子就不肯好好吃饭,经常跟爸爸产生冲突。爸爸是一个有点类似强迫的人,他认为,孩子一定要把一碗饭全部吃掉。所以,在A家,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吃饭的时候,要么爸爸在孩子后面追着给孩子喂饭,要么是爸爸在训斥孩子不好好吃饭。
其实,不到两岁的孩子,完全能学会自己拿勺子吃饭。肚子是饿的,还是饱的,孩子是最清楚的,这也是孩子非常基本的一项生存技能。
到了一定的年龄,孩子对冷热的感知也是知道的。
但是,很多父母依旧不肯放手。孩子说吃饱了,父母不相信,依旧逼着孩子再多吃一点。孩子觉得自己已经很暖了,但父母不放心,总觉得孩子一定回冷,硬逼着再多穿一点。是的,父母们想当一个完美的照料者,把婴儿的自己投射在了孩子身上。
父母这样做的理由,多半是,“孩子还小,不懂冷热饱饿”。
在孩子成长的某一时期,会经历依赖和自主的冲突过程。这个过程最明显的特征是:两岁左右的孩子,想自己穿鞋。但是,他的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很多时候,穿不好鞋子,甚至在穿鞋子的时候,孩子的举动十分的笨拙。
这时,过度承担的父母会直接走过去帮他穿好。有的妈妈帮孩子穿好以后发现,帮孩子穿鞋,孩子反而有一点小小的生气,不高兴,故意把鞋子脱下来。
原因是,这个时期,孩子要感知自己的存在,通过学习一项技能,他能很好的体会这一点。而且,在学习新技能的过程中,孩子受到挫折是一定的,这些挫折,我们称之为“恰到好处的挫折”,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一件好事。
如果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不给予孩子尝试和适度挫折的机会,反而帮孩子过度地承担,甚至到了孩子成年期,仍然不肯放手让孩子成长。这只能说,你们并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成年人去看待,或你们一直把孩子当成了婴儿,看不到孩子真正的需求。
同时,这也是对孩子能力的一种否定。
一旦孩子感知到了这点,他会自然而然地把自己身上的很多东西都推到妈妈身上。
这就解释了很多妈妈心中的一个疑惑:我的孩子,为什么总在同龄孩子中间显得特别依赖,做事情的能力也不强,好像什么事情都要我帮他做。
过度承担的目的是,妈妈想扮演孩子完美的照料者,不允许孩子有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
过度承担看似是父母特别爱孩子,但这也剥夺了孩子成长发展的机会。
通俗点解释:共情能力就是感同身受。
共情,是一种能力。
事实上,很多妈妈缺乏共情的能力。
一个在成长过程中一直没有被共情过的孩子,长大以后,也会缺乏共性的能力。
现在,大家都在讲“情商”的概念。
“情商”翻译一下就是,我们能够感知到对方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很懂得如何关注到对方,并在关注到对方的同时给予对方需要的东西。
妈妈们,想一想,你们对孩子有过共情吗?
“孩子走路摔了一跤,疼的哇哇直哭。
如果你是妈妈,你会怎样做?你有想过孩子是怎样想的吗?此时的他需要什么呢?
有的妈妈看到孩子摔了跤,哭的很伤心,觉得很可怜,立刻跑上去抱他,安抚他,“宝宝,不哭了,不哭了,没事的,没事的,就是破了一点皮。”
有的妈妈可能扶起孩子后,责怪孩子顽皮,“你呀,走路都不看路,这下好了,摔了一跤吧,活该!下次看你还敢不敢顽皮。”
被妈妈安抚的孩子,能感到被温暖的感觉,妈妈的拥抱本身就可以带给孩子很大的支持。但如果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看,共情一下孩子,你会发现:摔倒是一个很正常的行为,大人摔倒了不也感到疼吗?一旦摔疼了,摔重了,自然感到悲伤,以及非常强烈的挫败感和小小的怨恨,恨自己,“怎么就摔倒了呢?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所以,当妈妈真正体会了孩子,就知道,哭是在表达悲伤。
在孩子摔倒哭泣的时候,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感知孩子那刻的情感,孩子那一刻就被看见了。
前文提到的那位妈妈,她知道老二是在刷存在感,但她只是在评价,缺失了体会。妈妈有了妹妹后,对老二的关注少了,然后有了悲伤的感觉。在孩子感到悲伤的时候,能不能给予老二一些安抚呢?
只有妈妈愿意共情孩子,看到孩子的需求,才能给予孩子需要的东西。
我们经常物化孩子。
每次在我的亲子讲座上,很多妈妈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孩子乖,听话。
让孩子乖和听话的背后是什么?
妈妈心中有一个理想的孩子,只有孩子乖和听话,妈妈才能按照自己想要的样子,控制式管理孩子。但这忽略掉了孩子自身发展的规律。在这过程中,妈妈很难做到尊重孩子。
为了让孩子成为妈妈理想中的那个人,常用的方法是,恐吓,让孩子产生愧疚感,奖励。例如,孩子想要一个玩具,妈妈说,“你下次考试考到多少分,妈妈就给你买。”
这些对待孩子的方式,我一直不太认同。
说到底,这些无非是妈妈控制孩子的一种手段,想要孩子沿着自己想象的轨道行驶。
人是趋利避害的,尤其是妈妈和孩子之间,这种趋利避害的关系体现的淋漓尽致。有次,坐车,看到妈妈威胁孩子说,“你再哭,再不听话,我就让警察叔叔把你抓走,妈妈也不要你了。”往往,妈妈一说完,孩子就变乖了。
等到孩子大了一些,上了小学,忽然,妈妈就有点抓狂了,不知道怎样去控制管理自己的孩子,内心很害怕孩子失控。
孩子越小,越容易被控制,特别是3岁之前的孩子。孩子越大,越会验证事实,原来妈妈说的那些东西,根本一点用都没有,也不可能会发生。
孩子上了幼儿园,开始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妈妈就变得特别焦虑。这些焦虑看似是因为孩子的学业,实际上,是内心害怕对孩子失去控制。
非常顽皮的孩子,相比安静点的孩子,妈妈更焦虑些,轻则对孩子责骂,重则用上手脚教训孩子,而且,对孩子有一种很强烈的愤怒感。表面上是为孩子好,怕孩子给自己惹麻烦,内心深处仍是害怕失控。
一个极端的例子。
一位来访者,很小的时候,妈妈经常打她。边打边说:“我现在打你,是为了你好,否则,你以后犯事坐牢就要怪妈妈了。”
好像妈妈有一种感知未来的超能力。
大家仔细观察下,妈妈用非常暴力的手段对待孩子,更多是在孩子有自己主张意愿,不听妈妈话时。
但,我们不会承认对孩子的掌控以及控制式的管理,更多的妈妈会说,我是为你好。
这是一件蛮可怕的事情。
嘴上,我们说,为孩子付出。其实,内心中是在索取,比如,孩子对妈妈价值的认同。
中国电视台拍过一个广告,让很多妈妈特别感动,因为触动到了痛点。
广告内容大概是这样的:妈妈对孩子说,你长大了,妈妈就享福了;你结婚了,妈妈就享福了;你工作了,妈妈就享福了。
这则广告看似符合逻辑,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越过越好呢。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就是,孩子要给到妈妈幸福,必须按照妈妈所期望的方式走。如果孩子不能给妈妈那样的幸福,那么,孩子又该如何定位自己呢?
从孩子哇哇落地到结婚生子,妈妈为孩子付出了很多。
可是,我们不会承认,抚养孩子,是做父母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更愿意强调这是父母的付出和牺牲,责任和义务这方面反而被忽视掉了。
强调付出和牺牲,是想用这种方式告诉孩子:
我在你身上是有价值的,并且,你要对我付出的价值做一个很高的评估。如果你不承认我对你养育的价值,那你就是一个不孝的孩子。
一方面,孩子被牢牢地定在了,我们必须承认父母的爱很伟大的十字架上。另一方面,妈妈需要孩子认同她的价值并回报。
有一位朋友,说起了她的妈妈。
他看到他妈妈很难受,好像在哭。他问妈妈是不是很难过,妈妈总回复他说,没有事。弄到后来,他也不清楚妈妈到底发生了什么,他觉得妈妈成了一个迷。有时候,他在想,妈妈的难过伤心是不是跟我有关。所以,有时,他也深深地自责,对妈妈有一种莫名的愧疚感。
还有一位朋友,他妈妈经常愁眉苦脸,以至于他长大后,跟人说话的时候,也会无意识地皱眉。
从镜像原理来看,孩子很多的行为表现是认同了妈妈的结果。
另外,他说,他妈妈非常不爱惜自己,有一段记忆,印象非常深刻。
“开家长会,他妈妈去了。去的时候,每次总穿着一件同样的衣服,头发也比较乱,跟班上其他同学的妈妈一对比,特别像电影里的悲剧人物。
其实,从他们家当时的条件来说,完全不需要妈妈这样吝啬的对待自己,她完全有经济打扮的更好一点。
他感到难过,也心疼妈妈。
有时,他爸爸带着妈妈一起出去玩,妈妈明明看上去特别开心。但当我问她时,每次都说,“你又乱花钱,家里经济本来就很紧张。”他弄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妈妈明明很开心,表达出来的却是另一个样子。
如果妈妈能真实地面对自己的情绪,告诉孩子自己真正的感受,反而能带给孩子一个真诚的体验。
这是中国式母爱中经常出现的:呈现给孩子一个虚假的状态。
若第一位朋友的妈妈,能很好的回应孩子,告诉孩子,“妈妈在因为一些事情感到难过,但你不用担心,这个难过,妈妈可以处理好。”这样,孩子就不需要猜测,妈妈到底是因为什么难过?是不是自己引起的?他也就不需要自责这么长时间了。
中国人很难真正意识到并承认自己的过失。
这里我没有用“错误”这个词,是“过失”。
很多妈妈传输给孩子的观念是,不管我做了什么,你都要听我的,因为我是正确的,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
但事实上呢?
有一对母女,女儿约16岁,他们正在为一件事争论。
女儿说:“你告诉了我那么多做人的道理,但你的人生似乎过的并不是特别开心,也没有太成功。”女儿对妈妈的一些东西并不是很认同,而且,女儿的那个年龄,也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她对世界的看法,不再是以对错来看待,更多的是从自身的幸福体验出发。
妈妈一定正确吗?
网上有篇小学生的作文,非常有趣。
小学生:“妈妈,你每天打麻将,家务活也不做。爸爸在外忙着养家,家里来了客人,你也不出去招呼,每次都让爸爸去。”
妈妈:“我因为生孩子,做月子等各方面的问题,落下了病根,所以,很多事情都做不了。”
孩子心里清楚,妈妈说的话并不一定是正确的。
小学生:“以后我要是娶了你这样一个媳妇,肯定生无可恋。”
这是一个小学生对妈妈调侃式的批判。
当孩子看不过去,跟妈妈说的时候,大部分的妈妈都会用各种各样的理由堵住孩子的嘴。
作为一位妈妈,敢于承认自己的过失,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扶持。
妈妈敢于在亲子关系中示弱,承认自己的过失,这是一种能力,也是拥有强大自我的表现。
这点需要中国式妈妈认真思考。
第七宗罪,妈妈不愿分离,但会理解为是孩子不愿分离。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谎言。
就目前中国家庭的状况来看,很多人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点。
真正健康的家庭关系是:夫妻关系是核心关系。
而目前中国家庭存在的现象是:亲子关系变成了核心关系。【形成的原因】是,爸爸经常不在家,妈妈跟孩子建立了非常亲近的关系,且没有边界,彼此特别需要。慢慢地,随着孩子成长,他们需要更多的独立,比如,跟妈妈分床睡觉。
但在这过程中,很多妈妈不愿跟孩子分离。原因有很多种,如,妈妈跟爸爸感情不太好,存在芥蒂。
妈妈不愿意承认是自己不愿跟孩子分离,于是,就说,是孩子年龄小,没办法一个人睡觉,我要陪着他。
妈妈用跟孩子亲密的关系否定丈夫在家庭中的贡献,把丈夫边缘化。
孩子对妈妈总有依恋的。如果妈妈不主动跟孩子分床睡,孩子跟妈妈同床睡到很大年纪都有可能。
同床只是母子分离的一种仪式化形式。
特别是全职妈妈,一旦跟孩子分离,也就意味着作为妈妈的价值越来越低。没跟孩子分开以前,全职妈妈能在为孩子付出和牺牲的过程中得到自我价值的认同。但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对妈妈的依赖越来越低,很多妈妈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害怕分离。
如果妈妈没有意识到这点的话,孩子以后会变得跟其他的人你我不分,边界感很弱。因为他没办法理清“你”“我”,所以,他很容易把一段人际关系搞砸。
妈妈的身份,是因为有了孩子才拥有的。
我一直提倡大家做一个学习型的妈妈,就像我最开始提到的那3个孩子的妈妈一样。跟她讨论完之后,她产生了一个感慨:做妈妈真的需要不断学习。
虽然,我说的是中国式妈妈的七宗罪,有点严重,但这七种中的每一种都有可能给到孩子无法弥补的创伤体验。
中国年轻的妈妈,对待孩子有两种极端。
对孩子用一种过度牺牲的方式。孩子出生后,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中,特别想做一个好妈妈。
但用力过猛,反而会造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阻碍。
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在每个孩子成长的阶段,都需要妈妈逐渐退出,这是一个好妈妈需要具备的特质。
让孩子承担他该承担的东西吧,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成长体验。
一位6岁的孩子,妈妈让他拿这个,拿那个,然后,孩子对妈妈说,“你可不可以不要像一个婴儿一样。”听到这句话,我忍不住笑了。
我相信,在平常妈妈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孩子也感知到了,自己好像成了妈妈的照顾者。
可能妈妈是这样想的:孩子长大了,能为自己做一些事情。当他真的能为自己做一些事情时,特别开心。
看到过一个全职妈妈和一个保姆带着一个孩子,还满腹的抱怨,没有意识到,在带孩子的过程中,自己收获了深深的满足感。在跟孩子的相处中,也拥有了一些快乐的生活片段。
前两天,在网络上看到一篇非常狗血和鸡汤的文章,“女孩一定要找一个养得起你的男人嫁”。
把自己看的很低,希望自己不需要太努力,就拥有一个富足的生活,类似不劳而获的意思。很难想象,这样的女性做了妈妈后,会是什么样子?
网络上,看到一个视频,特别励志。
一位美国妈妈,有4个孩子,大一点的大概2岁多,会爬会走。另外3个是三胞胎,差不多1岁多,只会爬。
视频里,一个妈妈给4个孩子穿衣服,且4个孩子都会动。可想可知,妈妈最后弄得累瘫了。但累瘫躺在床上的那一刻,她笑了,感受到了孩子带给她的满足感。
不得不佩服,那位美国妈妈照顾孩子的能力真的蛮强大的。
如果是一位中国妈妈同时照顾4个孩子,不知道会怎样。
有时,我会想,我们是不是把自己看的太弱了。为什么别人能做到,我们却做不到真正爱孩子呢?
这篇文章的七宗罪,可能很多妈妈不是很认同。
我觉得这些例子,都是大家经常在身边能看到的,可能有些事情就发生在你身上。看完,觉察,反思自己身上是否有这些东西存在,更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