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币的圈子里,一直有个词叫“
老精稀
”,那什么才算是“老精稀”呢?
在如今纪念币发布越来越多,“
老精稀
”也经受了市场的洗礼,在藏友们心里更是备受关注~
所谓“
老精稀
”概念由民间提出,是指在我国贵金属市场中发行时间在2000年之前、发行量相对较少且文化艺术价值较高的精品。
市场人士对“老精稀”板块的内部结构已有不少讨论,尽管还存在一些小的意见分歧,但是总体上已经得到普遍认同。
▲“老精稀”板块中的典型币种
1988年12月1日发行的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四十周年,发行量206.8万枚。
这枚30多年的建行纪念币自发行以来一直都是流通币市场里的
大热门
,
发行量小,题材和制作均上佳
,曾经创造过单枚破
5000元
的拍卖记录,堪称流通币中的一轮猴票。
1987年11月20日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运动会,发行量351万枚。
这套流通纪念币是新中国历史上发行的面值最小的一套纪念币,黄铜铸造,极为精美。
当年大都用作大赛纪念品和对外交流中,收藏市场上好品相的极少
。每枚1角钱,而现在一套六运会纪念币大约要
600元
!
1988年9月20日发行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发行量156万枚。
这枚纪念币应该是发行量最小的一套流通纪念币,发行量少,
也是人民币历史上发行量最小的纪念币,
造成了一币难求的现状。目前市场价格超过
800元
!
1984年10月1日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纪念币,三枚发行量共2041万枚,开国大典”为209.2万枚。
虽然说三枚币的发行量为2041万枚,但这枚币的发行量只有200多万枚。作为我国发行的第一套流通纪念币,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目前整套也是非常难找齐。
说完了普通纪念币里的老精稀,就不得不说一下贵金属纪念币里的老精稀了,在金银币市场中,“老精稀”历来是市场行情的风向标。
由于
有历史积淀、题材工艺精益求精、存世量稀少
一币难寻
,也被成为
金银币里的娇子
。
1999年发行的中国京剧艺术彩色金银纪念币中的一枚,发行量为8000枚。
当时发行价格只有
2700元
,重量为1/2盎司。是以梅兰芳在京剧中的杨贵妃形象为主图,左上角则配有梅兰芳先生的头像。
在2002年的市场价格也不过
1万元
,到2003年的时候冲高到
26000元
,而目前的价格已超过了
7万元
,13年涨
25倍
。
为纪念台湾光复回归祖国50周年,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一套“台湾光复回归祖国50周年”贵金属纪念币。
发行量为99枚,正面图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长城、年号,背面图案为中国地图、台湾省地图,沈阳造币有限公司铸造。
该币这2015年以
34.5万元
的价格拍卖成功,目前价格也只高不低。
顶级老精稀主要以部分金币样币和1公斤金币及以上的规格为主,兼顾极少数5盎司金币及以上规格品种。
这些老精稀由于当时的销售模式和销售对象不同,市场上极少露面,基本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货源极其有限。
1996年发行了一套丙子(鼠)年金银铂纪念币,其中1公斤梅花金币发行量为15枚。
该币正面图案为成都的望江楼、国号、年号;背面图案为齐白石的《油灯老鼠》。1997年拍卖成交价仅为
26.4万元
,目前价格已经在
150万元
以上。
中国人民银行为迎接千禧年的到来,展示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历史成就,于2000年发行了千年纪念金银及双金属纪念币。其中10公斤金币发行量为20枚。
该币的正面图案九龙呈祥图为底纹,衬以中华世纪坛的外景图案并刊有“千年纪念”字样以及国名和发行年号。
背面图案为
一只眼眸为地球的眼睛、代表21世纪人类生存环境的12个图标。这也是我国第一枚重量达到10公斤的金币。目前给出的参考价为
640万以上
!
1991年中国人民银行为了纪念中国熊猫金币发行十周年,特发行金银纪念币一套。其中5公斤金币铸造了11枚,发行了10枚。
未流通的一枚是没打编号的校对样币,现存放在中国金币总公司展厅。
该币的正面图案为北京天坛祈年殿、国名、年号及熊猫金币发行十周年纪念字样;背面图案为不同姿态的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