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吃货研究所
【用科学来解答一切关于吃的疑问】 撸串喝啥啤酒最配?回复“啤酒”查看; 蓝色的肉你吃过吗?回复“蓝肉”; 想挑到最好吃的水果?回复“水果”; 夏天吃什么最解暑?回复“解暑”; 吃什么能越吃越瘦?回复“越吃越瘦”; 关注所长,多知道点不吃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笛扬新闻  ·  价格大跳水,跌至个位数!很多柯桥人抢购…… ·  14 小时前  
笛扬新闻  ·  价格大跳水,跌至个位数!很多柯桥人抢购…… ·  14 小时前  
日食记  ·  简单又暖胃,打工人天选晚餐。 ·  2 天前  
润农畜牧报价  ·  2025年2月22日 ... ·  18 小时前  
润农畜牧报价  ·  2025年2月22日 ... ·  18 小时前  
吃什么情报局  ·  所有女生的亲妈裤!7A原棉平角高腰内裤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吃货研究所

像贵妇酥胸一样香软的米你吃过吗?

吃货研究所  · 公众号  · 美食  · 2016-10-18 21:27

正文



吃货研究所专栏 第46期

鸡头米又名鸡头肉,颗粒浑圆饱满,外观莹润柔香,入口香甜弹糯。适逢秋季,正是吃鸡头米的好时令,接下来就带你一品它的风味。

最是江南秋十月,鸡头米赛蚌珠圆。每每这个时节,白嫩圆润,清香弹糯的鸡头米便携着款款温情,用它恬静悠远的气质丰富着江南深秋的味蕾。



桂花糖水鸡头米。



鸡头米是什么?


鸡头米也就是芡实 Euryale ferox ),睡莲科芡属水生植物。提起鸡头米,人们可能首先会联想到蘇州,其实芡实并非江南所特有, 南起东南亚北至北大荒的池沼、湖泊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我国食用芡实的历史十分悠久,江苏海安青墩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曾出土过大量芡实的种子,距今已有五千多年。


芡实破叶而出的花朵(Euryale ferox)。 图:123rf.com


芡实常是荷花的高邻,静静漂在水面的圆形叶子和破叶而出的蓝紫色花朵与睡莲倒颇有些相似,但叶面却不像睡莲那般光滑平润,表面有着明显的凹凸皱起,花苞和花葶上还生有细密的锐刺,相比睡莲少了分静美而多了些妖娆与鬼魅。


花朵和浮水叶。  图:wikipedia.org


作为一年生大型水生草本植物,芡实的沉水叶为箭形或椭圆形,叶柄无刺。革质的浮水叶通常呈卵圆形,叶脉分枝处有尖刺,正面翠绿背面艳紫,直径可达一米以上,根茎内有许多小气道,并与叶脉中的气道相通,如中空的海绵结构使叶片稳稳的漂于水面之上。


浮水叶紫色的背面 。 图:flickr.com


芡实的花期一般在六七月,而果期则在八九月间。 成熟的浆果为一头带尖的球形 ,大小和一只橙子相当,有些表面会生有细刺,连着粗粗的叶柄, 远远看去好似一只鸡头,这便是“鸡头米”这个别称的由来。


好似一只鸡头(北方产)。 图:huitu.com


芡实适合 食用的部分 并不是果肉,而 是球形浆果里的种子 。剥去厚厚软软的果皮就能看见直径约一厘米左右浑圆的种子,这一情形和剥莲科的荷花的莲蓬十分相似,圆圆的种粒好比芡实的“莲子”。


芡实的种子(江南产) 。 图:subaonet.com


芡实的种子表皮通常呈棕色或橘红色, 除去种皮部分便露出乳白色或蛋黄色的种仁 ,直径半厘米左右,这便是我们所吃的鸡头米啦。


剥去鸡头米的种皮(江南产) 。


三伏池塘沸,鸡头美可烹,香囊连锦破,玉指剥珠明 ”,宋代陶弼的一首《鸡头》把夏末满塘的果实和颗颗光洁如玉的鸡头米描绘的如此生动形象。


光洁圆润的鸡头米(江南产) 。 图:huitu.com



南北芡实口感大不同


芡实与莲藕、茨菰、水芹、茭白、荸荠、莼菜和红菱并称为江南的水八仙。心细的读者一定会发现,上文中反复提及芡实的产地,虽然 芡实在我国南北地区都有广泛分布 ,但种仁的 口感却存在巨大差异 ,我国栽培的芡实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 北芡 南芡

江南水八仙 。


北芡 大多为 野生种 ,又叫刺芡,顾名思义,植株的 茎叶、花朵和果实表面都生有锐刺 。北芡的浆果相对瘦小一些,果实内的种子数量也较少,大约二三十粒,种皮呈黑色或深棕色。


北芡的果实。 图huitu.com


北芡 种子较小,种皮很薄,口感略糙 连皮晒干后就成了我们超市常见的干芡实 。芡实种子含有丰富的淀粉,而淀粉和水混合在遇热糊化后具有粘附吸水和表面光洁的特点,烹饪时加入适量的水淀粉,稀薄的汤汁瞬间就会变成了浓稠的酱汁,“ 勾芡 ”一词最早很可能也由此演化而来。


干芡实用水充分泡发后,无论是做汤羹、炖粥或是煲汤时放一些都很不错,长时间炖煮后口感越发软熟,清新的滋味和各种食材也很搭。

干制的北芡种子表面有棕红色内种皮,一端黄白色,有凹点状的种脐痕。  图; 17lehe.com


北芡地瓜粥 。 图huitu.com


南芡 则是人工选育的栽培种,整棵植株 除叶背叶脉上有稀疏锐刺外,其他部位均无刺 ,又称为苏芡。南芡的 果实硕大饱满 ,结籽可达七八十粒之多,种皮多为橘红色或橙黄色。


南芡的果实。



南芡的种粒。


南芡种子颗粒饱满, 种皮很厚,种仁白嫩,十分清糯可口 。明代《姑苏志》记载:“芡实,叶似荷而大,俗名鸡头,状类鸡首也。出吴江者壳薄色绿味腴,出长洲车坊者色黄,有粳糯之分。”由此可见,早在明朝,苏州一带已有了色黄性糯的人工栽培种鸡头米了。


鸡头米清炒虾仁。  图:xiachufang.com


目前人工栽培的南芡主要有三个品种,根据花开颜色的不同,分别是紫花芡、白花芡和红花芡。前两种是苏州本地种,红花芡则是由紫花北芡和白花南芡杂交而成。经过数代芡农的努力培育,如今的南芡不但结果数多,而且壳软好剥,口感也极其软糯。


北芡偏粳,南芡更糯 ,这样的区别倒颇有点“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味道。


芡实枣糕。 图:huitu.com


吴侬软语般的清新滋味


苏州地处江南水乡,水网纵横交错,历史上吴县的东山、甪直、车坊和吴江,都有连片的芡田。清朝词人沈朝初就赞叹过:“ 苏州好,葑水种鸡头,莹润每凝珠十斛,柔香偏爱乳盈瓯。 ” 葑水指的便是姑苏葑门一代的水田,而近代名声最响亮的要数“南荡鸡头”,也就是黄天荡一带产的鸡头米。


田中劳作的芡农。 图:huitu.com


鸡头米既难种又难剥,很多地方的鸡头米都是一次性采收,熟的嫩的一网打尽,而苏州传统手法必须是根据浆果的成熟度分批采摘, 采鸡头时 ,芡农需要 上手套 用特制的竹刀在果实基部轻轻割开,一点都不能伤到果柄。


芡农用竹刀采收浆果 。 图:pwszc.com


在采收季节,每天凌晨芡农们便把新鲜饱满的浆果运到市场,随后菜商们便开始了一天马不停蹄剥鸡头米的工作。鸡头米超过百元每斤的价格, 其矜贵在于食材本身,更在于那繁复的加工工序。


饱满如石榴般的鸡头米。 图:pwszc.com


剥鸡头米时需要 佩戴特制的铜指刀 ,然后 熟练地剥去松软的果皮 ,露出橙红的种子,再 小心的用指刀褪去种皮 ,一粒粒圆润如玉的鸡头米便显露出来。鲜鸡头米极易破汁,剥起来需要格外小心翼翼。十斤种子可剥出一斤种仁,即使非常熟练的老手,一整天也只能产出四五斤鸡头米来。


新鲜剥出的鸡头米。 图:pwszc.com


南方芡实最经典的吃法就是做汤羹 ,甜汤能更好带出鸡头米的软糯,等锅中水微沸,放入现剥的鸡头米,待到水再次沸腾即可起锅,短短几十秒足以唤起鸡头米的弹糯的口感。 鸡头米也适合做菜 ,与河虾仁、莲藕丁、荸荠丁同炒,嫩甜不失鲜脆感。


鸡头米河虾仁。 图:huitu.com


温软新剥鸡头肉,滑腻还如塞上酥 ”用这句源于贵妃出浴的香艳诗句来形容新鲜的鸡头米真是再恰当不过了。浑圆饱满的外形,温润如玉的质感,清新可人的黏糯滋味,和其中又透出的一丝弹牙,这两种看似截然相反的特性在一颗小小的鸡头米上得到了完美平衡,这大概就是它的迷人之处吧。


桂花糖水鸡头米。 图:huitu.com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