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股市再次经历了下跌的阵痛。那一根根陡峭下挫的K线,就像一把把锋利的剑,无情地刺痛着每一位股民和基民的心。然而,痛苦中往往孕育着智慧,挫折更能激发深刻的反思。
今天,我们诚邀大家分享那些用真金白银买来的教训,让我们在这场跌宕起伏的投资之旅中,共同反思,共同成长!
1、对于炒股新人而言,第一桶金或许是恶魔的馈赠
新股民安南,在开户后的第三个月成功将 5 万翻倍到 13 万。然而后来,他遭遇了股市暴跌,
眼睁睁看着账户金额从六位数一路缩减至五位数,再到四位数
。这时,安南不禁想起了一句话:“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命运给予她的全部馈赠,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2、一路盈利时,鲜有人能够主动收手
Elsa 炒股时总会回忆起那个消失不见的刘叔叔。刘叔叔于 98 年踏入股市,曾经依靠炒股购置了两套房。
后来刘叔叔明白了及时收手的重要,是在卖房还债那天
。
3、切勿轻信所谓的炒股大师
小王缴纳了 1299 元后,加入了某财经大 V 的炒股群。看到群里众人的吹捧,又听从大师的建议购入了一支医药股,最终以亏损一万多元收场。在被股市和“大师”接连收割之后,他终于认清自己是一棵韭菜的事实。
4、七亏两平一赚是铁律,但新人往往以为自己是赚钱的“一”
大学生小叶曾一度痴迷炒股,老师在讲台上授课时,他却在台下紧盯着股市大盘。最初购买紫金矿业,股价从 6 元涨至 11 元,让他小赚了一笔,那时他自认为智商远超教室里的所有人。但后来购入天士力后亏得血本无归,才让他醒悟:
七亏两平一赚,铁律难违
。
5、炒股“冷知识”
幸运的阿翔第一次买入就吃到涨停,那晚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梦里都是 K 线图,甚至梦到自己亏损而惊醒,一看时间才早上六点。睁眼苦等到股市开盘时间,那个周六的清晨,他才第一次知道股市在周末休市。
6、对炒股的风险应有所预判
22 岁的小苏打开某乎搜索“炒股”,在“炒股五年以上的老股民,你有什么想对新股民说的”这一问题下,看到了高赞回答:别炒股。
7、切勿借钱炒股
借钱炒股的后果,在各类以悲剧收场的法制新闻和天台故事中便可窥见一斑。
8、若没有短线操作的能力与精力,就购入一只潜力股,然后忘掉它
一位5年前买入英伟达的股民表示,自己每年的交易次数寥寥无几。而英伟达的股价,最高时涨幅超过 10 倍。
9、心态失衡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小林在一家风投公司任职,他说曾经他预测美股下跌,购买看空期权获利 120%。但他却丝毫高兴不起来,如果当时不那么急着卖出,至少能赚100万。对他而言,小赚即是亏。
10、趁年轻,可适当付出一些学费
一位 25 岁的理财小白,刚买入几只基金,便遭遇股市大跌。起初,她看到亏损就难受,如今已心态平和,甚至还会好奇地想:让我瞧瞧,今天亏掉了几杯喜茶?
评论区聊聊你从股市中换来的经验和教训~
(文章整合自基金吧,文中均为化名)
免责声明
文章整合自基金吧,封面图来源于全景网,以上观点来自相关机构,不代表天天基金的观点,不对观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做任何保证。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过往业绩和走势风格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转引的相关观点均来自相关机构或公开媒体渠道,不代表天天基金的观点。天天基金不对观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做任何保证,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定投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文中涉及个股的,不构成股票推荐和投资建议,股票市场波动大,购买前请审慎操作。
我国基金运作时间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盈利及最低收益,其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的保证。基金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完整业绩见产品详情页。基金产品存在收益波动风险,投资者在做出基金投资决策时,应认同“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基金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导致的投资风险及亏损,由基金投资者自行承担。投资人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确认已知晓并理解产品特征及相关风险,具备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定期定额
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不预示未来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