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房屋可以分为公营永久性住房和私人永久性住房,公营永久性住房是政府(主要为香港房屋委员会和香港房屋协会,以及政府部门的房屋署)为收入水平有限的居民提供的政策性住房,占全港物业市场房源比例的43.89%,居住条件较差,申请条件较为严苛,大多位于新界和九龙两地。私人永久性住房是大家可以自由出租、买卖的房源,占整体房源的56.11%,目前香港私人住宅售价和租金的高企是继2003年之后市场一路上涨的结果,并且售价的增长幅度要高于租金的增长幅度,不同地区的私人住宅的售价和租金存在着显著差别,港岛的房子贵于九龙,九龙的房子贵于新界。
(一)政府的公营永久性房屋
公营永久性房屋主要包括“公共租住房屋”(简称“公屋”)和“资助出售居住单位”(简称“居屋”)。具体而言,公屋[1]包括香港房屋委员会的公共租住房屋和中转房屋,香港房屋协会的出租单位和长者安居乐计划的出租单位,公屋和内地的“廉租房”较为相似,主要由政府出资兴建并拥有产权,然后以便宜的价格租给低收入人群。突出特点是租金低廉,远低于市场水平,但是居住条件比较艰苦,人均居住面积仅为13.1平方米,申请条件也较为严苛,对象为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居民。
居屋包括香港房屋委员会租者置其屋计划、居者有其屋计划[2]、私人参建居屋、中等入息家庭房屋计划、可租可买计划和重建置业计划的单位,以及香港房屋协会住宅发售计划,夹心阶层住屋计划和资助出售房屋项目的单位。居屋和内地的“经济适用房”性质较为相似,由政府或与私人开发商合作建立,售价较为便,单位面积要大于公屋,但同样需要收入水平低于一定的程度才能申请且不能进入市场流通买卖。
公营永久性住房人口大多分布在新界和九龙,两地分布占比分别为57.6%和32.8%,仅有9.5%的公营永久性住房居民分布在香港岛。公屋的面积非常小,82.8%的公屋室内面积为40平米以下,其中30-39.9平米的房源占所有公屋的46.2%,人均居住面积为13.1平方米。居屋的面积能稍大一些,居住条件也更为宜人,40平米以下的房子占比为21.5%,40-60平米的房子占比66.7%,超过60平米的房子仅有8.8%。以2015年为例,政府提供的住房和私人新建住房比例相当,都为1.1万单位。其中新落成的公营永久性住房94.4%都处在新界,5.6%处在九龙。新落成的私人永久性住房中有61.5%位于新界,21.8%位于香港岛,剩余的16.7%位于九龙界内。
租金方面,和私人永久性住房相比,政府提供的公屋单位租金每月仅为7美元/平方米,而在房产交易市场上,70平米以下的私人永久性住房的租金接近其7倍。
十多年来,政府投资于房屋建设的公共开支占比持续数年超过5%,以2015年为例,政府斥资41.4亿美元投资公营永久性住房建设,占公共开支总额的6.9%。目前,329.52万中低阶层居民以不同形式受惠于香港政府的资助补贴,解决了住房问题。
截止到2016年3月,香港政府共提供公营永久性房屋118.8万套,占比43.89%,其中公屋78.9万套,资助出售居住单位(居屋)为39.9万套,总共为45.6%的香港居民提供了住房保障。
(二)私人永久性住房
由于申请居住和买卖公屋和居屋的条件较为严格,以公屋为例,从申请到获批,一般申请者的平均需要4.5年,即使是中长者,即年龄超过60岁的香港居民,等候时间也需要2.4年。因此入住这类房源还是有一定困难的。而对于未能申请到政府住房的居民而言,他们的选择就只能是私人住宅了。目前,自置居所住户占香港总住户数目的50.2%。
香港的私人住宅分为5类,其中实用面积小于40平米的为A类住宅,40-69.9平米的为B类住宅,70-99.9平米的为C类住宅,100-159.9平米的为D类住宅,超过160平米的为E类住宅。截止到2015年年末,5类私人住宅的占比分别为31.08%,48.89%,12.25%,5.53%和2.25%,100平米以下的私人住宅占比高达92.22%(如图2)。一般来说,新结婚的夫妇首套购房大多为30-40平米的A类住宅,但是港人硬是能把这么大的空间盖出两室一厅一厨一卫,卧室的床三面靠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相比之下,大陆二三线城市动辄100平米以上的房子在香港就算是“豪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