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老胡侃升学微信群
长按二维码加老胡助理微信拉群
老胡2020小升初群
老胡2021小升初群
老胡2022小升初群
老胡小低年级群
老胡2020中考群
老胡2021中考群
老胡2022中考群
上面7种年级群只需加入一个即可
这个系列栏目,写给2020届小升初家长。
在这个栏目里,大家会了解整个广州小升初的大环境、最基本的升学政策、学校选择参考等信息。
整个系列的文章,内容由浅入深。
如果你完全不了解广州小升初,或者了解得并不深入,希望你可以跟着我们的节奏,逐步深入了解。
也只有这样,大家才能更早更快地把握20届的节奏,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
希望在未来,人家讨论XX发票的时候,急切而慌乱地问到“XX是代表什么意思?”的那个人,不是你。
回顾2020小升初家长充电站系列文章(点击划线文字回顾):
⑭丨接下来有这么多开放日!准备好表白了么?
⑮丨递交情书后,为什么就没有下文了?
系列文章的第十六篇,说一下民校的梯度。
“线”到底是个怎样的概念?每人心中对于学校梯度的界定标准
也许
都不一样。
不少家长问学校是“几线”时,很可能后续会跟随这个问题:
“老师,它的中考平均分如何?
”
相信大家对这种问法不会陌生。
的确,不少家长在了解学校梯度的时候,会很直观地用中考成绩去判断学校的梯度。
但实际上,仅仅用中考成绩去判断学校梯度,未免有失严谨。要知道中考成绩仅反映学校三年之前所招生源在中考时的表现。这种判断,没考虑到学校近一两年的生源质量变化。
大家需要更科学地认识“学校梯度”这个概念。
学校梯度跟生源情况密切相关,它不是一成不变的。
政策因素,直接影响小升初江湖的天气,也影响学校的梯度。
以公办外国语学校为例,以往公办外国语学校的生源大部分是英语特色生。而近几年,不少公办外国语学校超过一半的生源是地段生。这种政策因素导致学校生源结构的变化,有可能让学校的梯度随之改变。
如果活动属实,并且在一年下来,活动成功进行了多次,那么,相关学校的生源情况,也许会比同区域内活动次数较少的学校会好一些。
像
荔湾省实、白云省实、白云铁一、增城应元
等名校新办(或新合作)学校,吸引不少家长的关注。
新学校的招生,会影响区域内部分学校的热度变化,部分学校的梯度有可能在学校生源竞争中有所改变。
这些因素会影响学校的生源情况。一旦生源变化大,学校的成绩可能跟以往不一样,整体梯度也有可能跟以往不同。
此前,我们公告过我们的新版梯度图,以及划分梯度的参考依据。这里,大家可以回顾一下。
结合这些因素,了解学校梯度背后的划分标准,才能科学地了解某个学校的具体的定位。
例如,黄埔区的北师大广州实验中学,是几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