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开启上帝视角,
在万米高空俯瞰地球,
再伟大的城市,也不过是人类自由创作的“雕塑”。
试想,艺术家奇思妙想的宏伟雕塑
不沉默地孤立于美术馆,背景也不再是单调的白墙,而是大海、波涛与天空,这种艺术、真实的自然与我们心灵的协奏,会有什么样的共鸣?
1996年,
David Handley一次非常偶然的计划,创办了澳洲海岸雕塑展。
从邦迪海滩到塔玛拉玛海滩,这条长达两公里的海岸线,放置来自世界各地艺
术家创作的100多件雕塑。
至今已经连续举办22届,成为世界规模最大、水准最高的年度露天雕塑展。
谈到举办海滩雕塑展的初衷,他说:
“给大众带来启发,激励个人去追求想要的生活。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2019年的夏天,风靡全球23年的海滩雕塑艺术节,终于来到了深圳。
在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中,深圳是难得的临海城市,它更是这40年,开放于世界的海洋城市代表,
奔放而实效,兼容并多元。
但是,深圳又不像一个滨海城市,它原本地理意义的海岸线,变成了今天的维多利亚港,
每个节日假期向东的车海茫茫,竟然变成了一个城市的焦虑。
海洋与城市,海洋与我们,海洋与未来。
40年深圳,一直
在南方与北方,在大陆与海洋之间寻找身份共识。
因此佳兆业·金沙湾,此次为深圳带来的国际海滩艺术节,
是为
“探索城市的身份与符号”
而来。
在邦迪海滩“最具人气作品奖”的
胖子来了
知名雕塑家牟柏岩这件名为《涯》的作品
用真实而松弛的肉身
与这个世界和解
牟柏岩先生提到:
“把雕塑放到这个环境里面,它需要人们站在雕塑前和环境在一起,
那是一种无际的状态
。”
《一二三,抱金鸡》出自
90多岁的法国艺术家马歇尔•雷斯之手
他是“法国最贵的在世艺术家”
这件面市30年、价值千万的艺术品
它象征着希望、人与大地的关系
表达了艺术家在纷乱的世界里
对智慧、美好与自由的向往与致敬
以天为幕,画海做展
你不可能不会关注到
这块随波起伏的
《浮石》
它源自北京深山,
经过了不锈钢拓印,
放在海面上漂浮,
是世俗和自然的艺术碰撞。
它
像补天遗留的顽石,
也似乎是沉浮于世的我们。
作品出自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展望之手,
他是中国当代身价最高的观念雕塑家之一,
也是
首个作品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永久收藏的中国艺术家。
著名雕塑家王中的《逃逸者之二》
在海滩上迈开艺术的步伐
似乎在提醒着我们
城市的发展进程越来越快
我们正在忽略与自然的平衡
《太空计划》
出自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吕品昌教授
遗留在大地与沙滩的太空“残骸”
那是宇宙的神秘与幽深
“孙悟空”的
《定海神针》
和大海,沙滩,阳光融为一体
极简的造型给我们更多的想象力
作品来自中国最重要的女艺术家喻高
掌纹的独一无二
映证着个体身份的独一无二
“面包手”
《图腾》
来自英国当代艺术家马克·奎恩
作品采用3D扫描技术实现的铸铜翻模放大版
当与自然力量为之呼应,艺术与文化,都不会孤立存在。这些作品,变成了每个人的内心对于世界的解读。
这种当代公共艺术文化的全新体验,让每个人都成为艺术的参与者。
佳兆业·金沙湾携手全球顶尖艺术家们,还有山海的鬼斧神工,最终才有了这次深圳国际海滩雕塑艺术节的举办,有了这一次中国现象级的海滩雕塑艺术节。
它将给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带来崭新的文化力量,城市的文化建设也更加多元。
海洋对于城市,它不是符号;我们与大海,也不只是静止。
当艺术介入城市与大海,就像给了我们一块全新的棱镜,
去发现面向大海的逻辑,去寻找未来海洋城市生活方式的密码。
未来的城市,
文化才是一座城市最大的不动产。
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正在向文化积累厚重的城市转移。
这也是对大湾区未来价值的另一种解读。
过去40年,我们经历了一个横冲直撞的城市。
未来40年,可能我们要去寻找一个波澜不惊的家乡。
可能答案依然在大海深处。
佳兆业·金沙湾
深圳国际海滩雕塑艺术节
为探讨城市的身份与符号而来
❖
关于艺术节
本次艺术节由
佳兆业·金沙湾
作为主办方,知名策展人张玮策划,打造一场属于深圳人的海滩艺术盛会。
这是一个在深圳乃至在中国都从未有过的艺术节
,
引导公众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世界,用艺术的想象力探索城市的未来,为深圳这座城市树立新的城市符号。
❖
关于主办方
本次艺术节由
佳兆业·金沙湾
主办
为深圳注入新的城市活力和艺术感知力
当顶端生活方式相遇全球一线艺术展览
双重巨献震撼粤港澳
佳兆业·金沙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