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家福(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100083)
双一流与人才数据
1、高等教育系统入选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和万人领军的人次占比分别为44.1%、42.1%和46.7%,约45%;杰青入选人次占全国比重为67.8%,超过65%;高端人才入选人次占全国比重为55.7%,超过50%。
2、高等教育系统入选中科院院士总人次不足45%,但占比呈上升趋势,2001年以来8次评选均超过50%;入选工程院院士总人次仅42.1%,但2003年以来7次评选有4次占比超过50%。
3、高等教育系统入选青千、优青和青拔的人次占比分别为82.1%、79.1%和73.9%,合计入选人次占全国比重80.1%,超过80%。
4、高等教育系统青年人才占全国比例为80.1%,比高端人才占比高24.4%;高等教育系统发挥了凝聚人才的主体作用。
5、“双一流”高校入选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杰青、万人领军和大长江的人次占高等教育系统比例分别为91.7%、81.6%、93.7%、75.9%和95.4%,高端人才占高等教育系统91.4%,超过90%。
6、“双一流”高校入选青千、优青、青拔和青年长江占高等教育系统比例分别为91.85%、91.8%、93.9%和93.4%,入选四青人才占高等教育系统92.1%,超过90%,且略高于高端人才占比。
7、“双一流”高校入选工程院院士、万人领军占全国比例为34.4%和35.4%,接近35%;入选中科院院士比例为40.5%;入选杰青占比为63.6%;入选青千、优青和青拔比例分别为75.4%、72.6%和69.3%,在70%左右。
8、就人才而言,双一流高校是无可争议的高等教育系统“国家队”。
背景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创新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要求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核心位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创新驱动发展时代的到来,为高等教育“从边缘走向经济社会中心”创造了条件。
《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坚持人才为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关于人才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要求“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在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背景下,党中央作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部署,其目的就是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五项建设任务,“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排在第一位,核心任务就是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
本文选取了高校及社会各界认可度较高的几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评选项目进行“人才盘点”,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评选(以下简称“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以下简称“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下简称“杰青”)、中组部“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等。
按照一般分类办法,将几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及其各类内部人才项目分为两类:高端人才和四青人才。
高端人才: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及讲座教授(以下简称“大长江”)、杰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包括科技创新、科技创业、哲学社科、教学名师、百千万工程,以下统称“万人领军”)。
四青人才:“青年千人计划”(以下简称“青千”)、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以下简称“优青”)、“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以下简称“青拔”)和长江学者青年学者项目(以下简称“青年长江”)。
由于“千人计划”创新人才长期项目等不再公布名单,难以获取准确数据,所以仅统计其青年千人部分。各项人才计划均选取了自第一次评选到2017年已公布数据,人才按其申报推荐单位统计。统计入选人次,数据来源于青塔HDI(高等教育指标数据库)(公告:更加好用和强大的HDI数据平台2.0版,来了!)。
首先,对高等教育系统进行人才盘点,统计分析各类人才项目在全国各类单位中占比,计算高等教育系统“人才贡献”,分析高等教育系统在全国总体格局中是否承担了聚集人才的主体地位。然后,对高等教育系统内,双一流高校的人才占比进行统计,分析双一流高校是否在高等教育系统起到了聚集人才的“国家队”作用。由于长江学者参评范围为高等教育系统,故统计高等教育系统在全国总体格局中人才占比时不予考虑。
一、高等教育系统“人才贡献”
1. 高端人才情况
高等教育系统高端人才入选人次占全国55.7%,超过50%。中科院院士全国共入选1310人次,高校入选578人次,占比44.1%。工程院院士全国入选1004人次,高校入选423人次,占比42.1%。杰青全国入选3828人次,高校入选2597人次,占比67.8%。万人领军全国入选1969人次,高校入选920人次,占比46.7%。高端人才全国合计入选8111人次,高校入选4518人次,占比55.7%。
高等教育系统入选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和万人领军的单位占比分别为23.4%、25.9%和25.1%,约25%;杰青入选单位占全国比重52.1%,超过50%。
高等教育系统入选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和万人领军的人次占比分别为44.1%、42.1%和46.7%,约45%;杰青入选人次占全国比重为67.8%,超过65%。
高等教育系统入选各类高端人才的人次比例均超过其单位数占比,既平均每个高校入选人次高于总体。值得一提的是,高校入选杰青的单位占比超过50%,入选人次占比超过65%。杰青是自然基金委立项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代表了各单位的基础研究实力,可见高校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高等教育系统入选中科院院士总人次不足45%,但占比呈上升趋势,2001年以来8次评选均超过50%。
高等教育系统入选工程院院士总人次占比为42.1%,但2003年以来7次评选有4次占比超过50%。
2. 四青人才情况
高等教育系统青年人才优势明显,入选人次占全国为80.1%,超过80%。青千全国共入选2926人次,高校入选2403人次,占比82.1%。优青全国入选2398人次,高校入选1896人次,占比79.1%。青拔全国入选551人次,高校入选407人次,占比73.9%。高端人才全国合计入选5875人次,高校入选4706人次,占比80.1%。
高等教育系统入选青千、优青和青拔的单位占比分别为53.4%、55.6%和51.2%,均超过50%。
高等教育系统入选青千、优青和青拔的人次占比分别为82.1%、79.1%和73.9%,合计入选人次占全国比重80.1%,超过80%。
高等教育系统青年人才占全国比例为80.1%,比高端人才占比高24.4%。青年人才是开展科研和创新活动的生力军,“得青年者,得未来”,高等教育系统在青年人才布局上取得了明显优势,对提高今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将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双一流高校“人才盘点”
1. 高端人才情况
“双一流”高校入选高端人才占高等教育系统91.4%,超过90%;就人才而言,双一流高校是无可争议的高等教育系统“国家队”。中科院院士高等教育系统共入选578人次,双一流高校入选530人次,占比91.7%。工程院院士高等教育系统共入选423人次,双一流高校入选345人次,占比81.6%。杰青高等教育系统共入选2597人次,双一流高校入选2433人次,占比93.7%。万人领军高等教育系统共入选920人次,双一流高校入选698人次,占比75.9%。大长江高等教育系统共入选3047人次,双一流高校入选2906人次,占比95.4%。各类人才合计,高等教育系统共入选7565人次,双一流高校入选6912人次,占比达到91.4%。
2. 四青人才情况
“双一流”高校入选四青人才占高等教育系统92.1%,超过90%,略高于高端人才占比。
“双一流”高校入选青千、优青、青拔和青年长江占高等教育系统比例分别为91.85%、91.8%、93.9%和93.4%。
3. 双一流高校占全国比重
“双一流”高校入选工程院院士、万人领军占全国比例为34.4%和35.4%,接近35%;入选中科院院士比例为40.5%;入选杰青占比为63.6%,入选青千、优青和青拔比例分别为75.4%、72.6%和69.3%,在70%左右。
“双一流”高校人才榜单见下表。
(作者介绍:杨家福,就职于中国农业大学,从事高校管理与院校研究,欢迎微信交流:jeffyang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