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开课吧产品100
关于产品经理的这儿都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商业下半场,情绪价值才是破局关键 ·  14 小时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面试被拒N次,0经验小白如何拿下产品经理Of ... ·  2 天前  
91产品  ·  deepseek“黄金提问公式” ·  2 天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关于了解和用好DeepSeek你真正应该知道的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开课吧产品100

C端产品汪与B端产品汪究竟有何不同?

开课吧产品100  · 公众号  · 产品  · 2017-05-23 21:30

正文

不同类型的产品经理所掌握的知识及规划的产品都会有所不同。如果你的志向是万能的产品经理,那么B端与C端产品不同的需求及产品规划组合的不同点。若你是C端产品经理或B端产品经理,那更要参与好好讨论今天的文章内容。看看不同点究竟在于哪些?



入门了解


可能刚入门的同行对这一点还会有点模糊,首先需要明确概念:


C端产品经理 是面对个人用户研发的产品,比如,微博、微信、百度云、支付宝等等;这些产品都是面对普通个人用户的。


B端产品经理 是是面对企业用户/校园用户研发的产品。比如,百度外卖商家版所设计的功能、提供的服务就是针对B端的产品,而我们平时看到的百度外卖APP则是针对于普通个人用户服务的。


很多产品人在做事过程中都会产生一种思维


C端产品经理会认为做B端产品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只有做C端的产品才能够改变世界;总会认为B端产品经理是做功能支撑的。同样,B端产品经理会认为C端产品经理非常简单,B端的产品才是真材实料;因为B端的产品会构建一个小生态,一个小的改动就会影响行业格局;因为一个B端可能会对应无数个C端产品。


以上其实就两种不同岗位人的心里想法,其实这两种想法是很傻、很天真的。今天就来揭晓C端、B端产品经理在工作,规划设计、需求收集等有哪些不同点。

产品需求的角度


C端、B端各自有各自的特点,今天就来分享一下,赶紧往下看吧~


第一个就要说到产品需求层面,各自的产品价值体现在哪里?


C端: 发现用户的需求,然后去定义用户价值,并准确的推动项目组达成这个目标最终来满足用户的需求。所以C端产品往往就是挖掘用户需求,甚至是创造从无到有的过程。


优点: 这类产品需求来源自主性非常强。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你就可能会发现需求。


缺点: 但同时带来的问题是需求来源并不是那么确定,而且需求占比有时候也不好确定;再加上最后可能会是伪需求。这就是需要我们主动的挖掘、探索、分析,之前分享关于产品的文章可以作为参考。


做法: 自己挖掘,然后说服老板或者team!从多元化的需求来源(用户反馈、自己思考、老板给的等等)中做出分析。


B端: 往往接触到不是用户本身,而更多的是客户。此时就需要根据公司战略或者工作所需,构建一个生态体系,并且推动整个流程系统、标准化,提高效率。


以为B端一般都是公司战略需求或者是客户方给你提出相应的需求,此时,产品经理更多的职能并不是创造需求、挖掘需求上,而是将“线下已经存在的需求”系统化,达到提高现有流程的效率的目的。最终来完成甲方的需求。从语句中可以感受到B端产品就是依据需求来做的支撑业务的生态产品。


优点: 用户非常的明确,做事的任务也非常的明确,所以会做一件很清楚的事情。


缺点: 自主性比较弱,一般都是跟着需求走。


对于B端而言,自己判断空间较小,因为客户需求做不到位会损失一定的资金;如果你不做,失去的会是一批用户群体。


做法: 一定要多与运营、市场沟通战略,多与业务方沟通他们的需求决策。


产品设计角度


C端: 首先对于C端产品经理而言,他们的思维就是用户导向。但尊重用户的同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C端产品的用户多而杂,用户画像就很难在每个功能上都很清晰。而对于用户的价值、交互设计呈现都需要自己去判断和设计,需要自己去判断那种交互用户更喜欢,那种功能用户使用价值最高等等。这就给C端产品经理带来很大的困难。


B端: 他们思维就是客户导向。但要明确一点:客户是产品买单方,但不一定是产品的使用者。但沟通过程中会发现客户需求非常的明确,用户的画像也比较清晰。


项目管理角度


C端: 产品上线是允许带小BUG,只要可以快速迭代解决即可。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敏捷式开发这么火的原因(C端产品的迭代速度非常的快)。而且产品的迭代过程中用户也是会参与的(通过用户自身的行为路径、直接的反馈等)。


B端: 交付客户方是不允许存在BUG的,因为客户都交了钱。而B端产品的迭代周期相对比较长(1年可能迭代一次),客户的心里是希望花钱就一次性搞定。所以有种说法:“B端的产品最好不要有迭代。”对于客户方而言:每次的迭代都会消耗巨大的时间及财力成本。


工作要求角度


C端: 最大的要求就是有非常棒的用户嗅觉,能够准确的提炼用户的真实需求,为产品的市场化方向和用户利益寻找一个平衡点。具体的岗位要求,大家可以自行去网络搜索。


B端: 最大的要求就是具备需求梳理能力和产品推动能力,在一些大的公司更为明显。


因为B端产品是补缺需求的,但必须要学会对这些需求进行分析评估、筛选

、梳理等,而产品的推动能力在B端产品研发过程尤其明显,很有可能很多接口的对接是需要客户协助完成的。


举个例子:做个企业支撑的应用APP(做一个游戏结算系统)

这里就涉及到如何获取支付流水、内部系统化的队长、跟外部供应商系统化的自助对账、出结算单、银行打款流程等等方面,这些方面中的每一步都有正常的流程、异常处理等问题,如果是上市公司的话,还要涉及到审计合规、这些流程可能会跨多个部门、多个事业群、以及更多的外部公司。


如果B端产品经理没有强大的需求梳理能力,很难将这类流程和逻辑梳理出来。任何一个地方出现遗落或差错,都会面临高层老板、合作部门的挑战,甚至面临被起诉的风险。


同时,因为这类功能一般都会牵扯到跨部门、跨事业群合作,他们的目标一定不一致,如果没有优秀的推动能力,是不可能推动公司那么多部门协同为你构建目标而努力的,B端产品经理浑身散发的逼人的领导力。


性格特点角度


对,没错!不同的岗位职业跟性格有着比较大的关系。一般C端的产品经理都乐于分享,而且经常看到他们跟老板讨论人生甚至PK,性格非常开放。但B端的产品经理一般都拥有缜密的逻辑思维,他们的性格相对C端产品经理稍显得沉闷,同样正是B端产品的特点造就B端产品经理的性格特点。


考核指标角度


C端: 考核非常直接,比如,日活量、月活量、用户增长率、营收等指标。


B端: 对于业务线而言是不可获取的,但B端的考核难以做出比较精准的考评。一般都是作为其他公司的业务线作为支持的,很难用量化数据去考核B端产品经理。所以年终奖B端也不会出现C端产品经理那样超额完成的样式。只能用一些项目式的考核方式来衡量。


自我价值实现角度


C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