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中读
三联中读是著名杂志《三联生活周刊》打造的新一代内容发布和付费知识阅读社交平台,是安静、舒适、深度阅读与表达的知识家园。中读有最好的专栏作者,意见领袖,知识红人,我们希望把用户、粉丝、和内容创作者聚拢在一起,让最好的故事、思想与知识得到讲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M1007福建交通广播  ·  男星大仓忠义宣布结婚,女方已怀孕!公开信:我 ... ·  8 小时前  
FM1007福建交通广播  ·  男星大仓忠义宣布结婚,女方已怀孕!公开信:我 ... ·  8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中读

正在征稿 | 通勤,永远在路上

三联中读  · 公众号  ·  · 2018-06-06 18:00

正文

“进站出站间,尽知天下事”,随着新的广告语张贴在地铁站里,白领们每天花费在通勤路上的几小时成为了新一轮竞相抢占的商机。从音乐到阅读再到课程,层出不穷的应用软件几乎无孔不入,企图收割更多人的通勤时间。

通勤,源于日文汉字“通勤”,意思是人们从家往返办公地点的过程。如今再提到这个词,人们往往觉得遥不可及,似乎“通”是一种永远没有终点的象征。通勤的出现确实为城市带来不少麻烦,撇开交通问题和城市规划,除了自由职业者,几乎人人都被通勤问题困扰。


《好奇心日报》曾写过一篇题为“11个吸食你灵魂的通勤真相”的文章,文中提出了 “你一天里会碰到的最糟糕的事,就是早早去上班”、“你永远也不会习惯”、“长通勤很可能会毁了你的婚姻”、“每天通勤一个小时,比在家办公的人薪水高 40%” 等11条据调查得来的有趣观点,可见每天早晚两相见的通勤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过文章最后一条“真相”还是给了大家一剂安慰剂,它写道: “通勤仍然有一件好事——因为你还能回家”

据统计,全国 36 大城市的平均通勤时间最长为上海的57.6 分钟,最短为拉萨 26.8 分钟。亚洲国家中日本上班族挤地铁的场面令人印象深刻,他们“拼尽全力”将平均时长设定到1小时。远观大西洋彼岸,英国《每日电讯报》称,英格兰中部38%的上班族每日通勤时间超过两小时,在接受调查的34个都市圈中为欧洲最高。



时间,成为了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大部分人都想缩短通勤时间,“是否该用金钱(近距离住所)换时间”的问题比比皆是。网友们纷纷现身说法,从不同阶层不同职业分析,到时间利用与生活质量的辩论,赞同缩短通勤时间还是占了大多数,但一条抖机灵的回答“就怕租了房早回家还是玩手机”依旧扎了不少网友的心。

当然,还有群幸运的,没有上班时间约束的工作者,通勤于他们来说与上文大不相同。就像周刊的老主编,上班的距离一定要长到放完《第九交响曲》才行。

你在通勤路上是怎样的状态,你遇到过怎样百感交集的故事,你对通勤有什么感想?请将你在路上的思绪写下,向我们来稿。



中读投稿专栏“WeWrite”与《三联生活周刊》

王牌栏目“生活圆桌”联手发起 主题征稿啦!


征稿主题】

通勤路上


【投稿要求】

1000 字以上,自由发挥;

署名必须为中读用户名;

仅对文字进行征集。


【投稿方式】

1、打开中读 App,点击页面右上角“+”,写长文,勾选“生活圆桌”专题进行投稿;

2、或打开中读 App,在首页 WeWrite 频道下找到本期征稿文,直接在征稿文下贴读感;

3、标题格式:【投稿】XXXXX;


【投稿福利】

入选稿件将发布在《三联生活周刊》中“生活圆桌”栏目下, 稿件一经被采用,将获得稿酬500元



如何提高投稿命中率?

马上 点击文章标题

查看生活圆桌往期精彩稿件:

《体胖心宽,柔软如脂肪》

原来,脂肪有种不动声色的善意提醒,当我的大儿子捏着我的肚皮问:“妈妈,你的肚皮为什么这么老?”我深切感受到,这副孕育了两个孩子的身躯需要我的心疼与照料。是时候回过头来,关爱自己了。最近,我开始练瑜伽,只点一份蒜泥白肉。饮食清爽、肢体舒坦,心就如脂肪般柔软。常言“心宽体胖”,明明是“体胖心宽”。在任由自己横肥千里与暴瘦如电之间,另辟蹊径。

《傻瓜穿法》

时光匆匆,时尚兀自变化飞快,人潮在其后亦步亦趋,有身不由己的累,也有踏浪戏潮的乐,追逐或不追逐,它自前行。正如康德所说:“成为一个处于时尚之中的傻瓜,总是要比成为一个处于时尚之外的傻瓜要强。”反正总是傻瓜,不如各自随心。

《渺小的字节》

第一次见到这些街名时,我的情绪不可避免地变差了,这些街道的两旁,分布着外形相似的大厦或者软件园,一幢幢楼的名字同样是用数字命名的。但是我想这些命名,恰恰提醒着我认清现状,不要对未来抱有太高奢望,在这里,卑微的程序员无非是这些大厦里的一块砖头而已,在这庞大的二进制帝国里,自己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字节上的一个比特罢了。


【关于“WeWrite”】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