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有养
以视频形式呈现优质育儿、父母教育内容,推荐高品质成长教育资源。助力中国新一代父母升级,由著名主持人周洲匠心出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妈妈  ·  宝宝湿疹会自愈吗? ·  昨天  
幸福成长札记  ·  第81天在闲鱼上卖货,赚钱才是最好的自我教育 ·  昨天  
幸福成长札记  ·  第81天在闲鱼上卖货,赚钱才是最好的自我教育 ·  昨天  
科学家庭育儿  ·  抓住春季2大长个黄金期,做对4件事,帮娃突破 ... ·  3 天前  
育学园  ·  孩子睡觉为什么满床打滚?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有养

自从拿娃当狗子养,我脾气好多了!

有养  · 公众号  · 育儿  · 2019-09-02 14:00

正文

前一天的一条新闻,让我笑出了鹅叫,仿佛看到了娃爹最初晋升为老父亲的亚子。


武汉的汤先生一家七夕当天迎来了小生命,刚刚升级为奶爸的汤先生,抱娃的手法娴熟无比。

汤先生说,他之所以现在抱娃得心应手,全靠他的好帮手—— 45斤的斗牛犬。
在宝宝到来之前,汤先生在家 抱着家里的斗牛犬,疯狂练习正确的抱娃姿势 。练习了几个月之后不但姿势标准, 抱娃的手臂力量也与日俱增,撸铁都没这么有效果。

看着汤先生抱着斗牛犬练习的样子,真是让人为他的努力致敬,又为他一脸“老爹笑”的样子忍俊不禁。
遥想当年儿子还没出生,娃爹也是拿着家里的小泰迪“实习”: 冬天带出门怕冻着,裹衣服里; 夏天出门怕热着,还给扇风; 牵绳遛狗怕累着,抱着出门怕晃着。 “狗爹”模样十足。



虽然我一度嘲笑他,拿狗实习不靠谱。 但当经历令人激动的一天,我终于知道带娃和带狗的相似度有多么的高了:


被儿子绑架两年半的日子,在这周一得到了解放——他踏上了去幼儿园的光明大道。
去的路上我们一直在给他做心理建设,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进了班,他还是哭出了排山倒海的架势。
头也不回地走了以后,我们从监控里观察到,儿子 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接受了现实,不再哭泣。

接着,儿子想尽一切办法,冲破老师的阻挠,准备开门“越狱”。

咦,这个画面为何如此熟悉?

送狗子去洗澡的路上做心理建设; 送儿子上幼儿园的路上做心理建设;

狗子到了宠物店会叫,不肯主人走; 儿子到了幼儿园会哭,不肯父母走;

狗子叫一会儿发现主人不在,认命了; 儿子哭一会儿发现你不在,接受了;

狗子想尽一切办法打开笼子门越狱; 儿子伺机而动打开教室门越狱。
这一趟流程,几乎一模一样!
上幼儿园的当天,我就接到了 老师的表扬电话,说儿子适应能力强,能讲道理,挺合群还不娇气。
娃爹说,这都是他提倡 拿儿子当狗子养的结果。

于是,当刚刚怀孕的闺蜜向我讨要育儿经验时,我只说了一句话: 就拿孩子当狗子养吧,会养狗的人,带出来的孩子都不会太差。

舍得管教,爱而不腻


2岁的儿子到底有多恐怖,几乎就是: 一言不合就撒泼,稍不如意就赖地,一讲道理就戏精,外出放风就狂奔。
当老母亲遇到2岁的儿子,哪怕你温柔如王语嫣,都能跨越年代被逼成李莫愁。
虽然现在都提倡春风化雨式的温柔教育,但是对付儿子来说,还是算了吧。

「该出手时就出手,道理不听还得吼」才是亘古不变的硬道理。
当你洗衣服他来泼水,不给看电视就拒绝吃饭,说好去睡觉他贱兮兮地骗你要撒尿时,你能忍住不吼?
早前一段“母亲骑在儿子身上暴打”的视频火爆网络:

孩子在超市看中玩具,想要买却被父母拒绝,于是用头盔砸自己的头。 爸爸耐心劝阻无果,换来了更激烈的撒泼打滚,这才喜提妈妈的一顿暴打。


一开始我也信奉温柔教育,道理讲给儿子听,但这样做基本没效果。
有一天娃爹建议: “你真的以为他是你的小奶狗吗,我看是小疯狗差不多,想想你当初怎么训狗的,对待儿子别手软!
Ok,训狗三步曲重新上线: 一叫停,二说no,三控制。 当道理和规矩都被儿子吃掉了的时候,就让春风化雨见鬼去吧
有一天带儿子去游乐园,出门时我跟他约法三章,他也满口答应会守规矩。但事实证明男人都是大猪蹄子——放手就开始疯跑,所有的游乐设施遭到他恶意破坏。

欢乐的气氛上头,批评什么的都是浮云,越说他还越来劲。
呵,当老母亲没训过狗吗?我即刻严肃地提高声调叫住他,顺势把他的双臂夹住。第一次尝试被吼的儿子顿时不干了,发现双手不能动弹之后把魔爪伸向了我,脸都被他挠破了。
我哪能不跟儿子计较,瞬间扯下了一根他的头发。儿子哭着说好痛,于是我告诉他 “刚刚被你踢过的小火车也和你一样痛,你刚刚挠我的那一下比这个更痛,不要伤害别人了哦”。
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但接下来的全程都没有再破坏过任何设施,也没有再出手伤人了。



心理专家王艳梅曾说过: 做父母需要既权威又民主,很多时候,父母还需要成为一个命令者和惩罚者,以帮助孩子确立界线。
而成为一个命令者和惩罚者,这是养狗的时候我就掌握好的技能,放在儿子身上只当是“重操旧业”了。

心态平和,接受失败



有一天,闺蜜说她正给她儿子做如厕训练,可一段时间下来,儿子开始躲着她尿尿了,尿完还跟犯了天大的错误一样害怕。
周末在闺蜜家玩时,我终于知道她儿子躲着她的原因了。
每一次闺蜜的儿子尿完,她就会盯着孩子不停说: “你要尿尿之前要及时告诉我,你怎么老不提前说呢,你看你又尿裤子上了,这要怎么才能学会呀。
老盯着孩子的错处不放,孩子听到的只有你对他的否定,看到的也只有自己的错误,被否定的孩子没有改正错误的勇气,因为他们害怕再一次做错。
闺蜜反问我: 念叨他他都学不会尿尿之前先通知,你说还能怎么办?
夸他和奖励!

美国神经科学家约翰·梅迪纳博士曾经提出过: 当孩子朝着父母希望的方向改变时,要称赞他。
关于如厕训练,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 一个月让儿子学会。 当初把45天的泰迪抱回家时,仅仅一个月之内就搞定了他上厕所的大难题: 忽略他的失败,在他成功表达上厕所意愿时给予称赞和奖励。
他尿裤子时,我不会嘲笑、不会发火,反而轻柔地告 诉他: 下一次想要尿尿或者拉臭臭时,试着先告诉妈妈。

结果,儿子三周顺利抛弃尿不湿,比狗还快一周!
就像训狗师并不会因为他的狗狗一两次没有学会指令而去批评打骂,父母也没有必要因为孩子一两次没掌握你教的技能而去指责他们。
拿儿子当狗子,还额外get好脾气技能,也算是“开盖有奖”了!


自行探索,方可成功



看过这样一个国外的视频: 一个1岁半的宝宝玩滑板玩到起飞,中途摔倒又爬起来的勇敢样子让人心都化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