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N朝鲜
靠谱的朝鲜资讯,最专业的朝鲜商务咨询,不一样的朝鲜深度旅行——我们在平壤有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北经视  ·  突发!救人白马去世 ·  6 小时前  
湖北经视  ·  谢娜、张杰,突传消息! ·  18 小时前  
武汉发布  ·  武汉一区动真格!减负 ·  昨天  
武汉发布  ·  武汉一区动真格!减负 ·  昨天  
湖北经视  ·  遗体发现!已失踪近一个月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IN朝鲜

“朝鲜捡到一辆韩国坦克”,这个传说八年后终于…

IN朝鲜  · 公众号  ·  · 2024-11-25 10:22

正文


作者 / 养鸡



作为一次给人民军全体营主官长长见识的大活儿,“国防发展-2024”的专题报道一出,咱们自然是先睹为快。然而视频时长只有19分半,去掉开场和飞行表演部分的近6分钟,以及晚上歌舞表演的片花占据的近7分钟时间( 虽然整场表演质量相当不错,金玉珠永远满分 ),不到7分钟的武器展览报道,再去掉金正恩、赵春龙等一干人等的讲话片段,实际展示武器细节的内容就少之又少了。


而且米格-29编队飞的一如既往地拉胯,这回可没有夜间阅兵当理由了

诚如报道图片所显示的,在这个面积不大的展馆里,各种战略导弹的出现主要体现一个气势,再就是为像素党提供一点“到底火星-19比快舟-11小多少”的证据,以及“导弹总局你家徽章真好看出周边吗”的玩梗,并不比它们普遍高度公开的试射报道有多少新内容,至于火星-19在展板上展示了单弹头与多弹头构型这种“理固宜然”的内容,也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导弹总局的又一版徽章


大到火星-19,小到5.56mm自动步枪,各武器展板都有英文名字,由此推测,“国防发展-2024”很可能会在开展首日后,迎来包括武官团在内的外国驻朝使节的参观

不同于近年来头一回的“自卫-2021”和明显为了忽悠绍伊古的“武器装备展示会-2023”,本次展会还是体现了不同展区分工明确,比如主席台上杵着一发没带发射车的火星-11甲,就有有一种提醒大家“ 看看是谁在对俄业务里赚大钱 ”的感觉;紧挨着一辆最近也有赴俄参战传言的太脱拉底盘22管240远火,就像一个即将离家远行的人,坐在炕上听边上见过世面的亲戚吹牛,“ 出国扬威区 ”就这么成了。


也就是“主体炮”(下图,也即170mm自行加农炮“谷山大炮”)实在老了点,不然就冲上周它在俄罗斯境内被拍到了,怎么着也得有它的位置

而与240远火之间被硕大的火星-19隔着的,则是向来雷声大雨点小的朝鲜防空导弹展区。2021年以来公开试射4次的“流星-1-2”远程地导照例出现,三副舵面+一个大直径助推器,体现出为了平衡射程和机动性还要什么好看不好看的实用主义,反衬得后面那枚弹翼布局颇似航天7院WS-600L远火的新型导弹有些来路不正。反正在貌似S-400的发射筒里大家都能塞得下,这位不需要助推器也不需要鸭式布局控制,强调大速域飞行性能的大兄弟,肚子里装的是什么推进剂,在公开试射前我们只能蒙在鼓里。


下图为WS-600L,不知道朝鲜是要共架发射个锤子……

仿“道尔”这么些年终于有个展板表明试射过也不容易

仿“山毛榉”似乎也通过展板宣称自己打过了

而在那边厢6管600远火打头、火星-16乙和火星-18担纲主角的“核武力展示区”,什么主体107年式155毫米自行加榴炮( 你铭牌呢是不是主体纪元停用了铭牌都拿下了我不到啊 ),什么新星-9察打一体无人机这些常规装备就只能叨陪末座,还不如小型无人机区那些“柳京刀”和“ 宝马杀手 ”们引人关注,只有一台巨型雷达在气势上可堪与之争锋。


短短几天过去,“凶手”也不打码了

和巨型雷达隔着一道墙的千里马1号运载火箭(可能是某发地面合练箭)

虽然大家普遍关心能否从雷达的疑似国产车头身上扯出一段烂俗的“金桑学艺”,但我得说,目前的角度除了能看出来这雷达天线是没有旋转机构的之外也看不出个什么,战略预警能力肯定是它努力的方向。参考我军上世纪70年代折腾导弹预警雷达连的历史,面对强大威胁敢于自己做点东西出来就是最难的从0到1;就跟这台雷达身边角落里、那个横卧一面墙的千里马1号运载火箭那样,虽然我觉得它今年能打成1发就算对得起西海卫星发射场的KPI了,但多少年后人类要是搁太空过上日子了,史前航天淆里那也得有它的故事。

箭矢-1、箭矢-2、箭矢-3-31……

人类的脆弱总是来自于戒不掉的浪漫和多愁善感,比如上面注定飞不出大气层的巡航导弹三姐妹,就这平庸的样貌身段也没啥希望青史留名,尽管射程1500-2000公里的它们,可能是朝鲜现在最靠谱的中远程精确打击手段,也许这是画面里不缺它们镜头的一大原因——尽管我们无从知晓朝鲜官方审核素材的标准,那些没在报道中混上一帧半秒的展台未必摆了什么惊世骇俗的玩意儿,搞不好都是老读者们一看就似曾相识的老东西。

比如从6轮底盘(在俄乌战场上已取得过战果)改用8轮底盘的自行反坦克导弹发射车,报道里没有一个特写镜头,就是一个并不让人感到意外的改型

说到似曾相识,那最后肯定要说几句颇受人关注的“朝鲜新型坦克”,毕竟我在这里要下一个判断。目前,不少分析普遍将该车看作2020年首次亮相的“天马-2”坦克的最新改进型,并分析其外形与后者不同之处体现的改进逻辑,例如炮塔后部布置两座四联装全向回转的主动防御系统拦截弹,相比“天马-2”类似俄罗斯“阿玛塔”的固定角度发射式主动防御系统拦截弹有何优劣云云。


上为“新车”,下为“天马-2”。要说不像,各种“零碎”还有点像,要说像,也就剩“零碎”了

但这种“你这么设计不行看我重来一个”的逻辑,即使在朝鲜也有些说不过去。作为朝鲜坦克工业开始逐步摆脱苏/俄式设计、艰辛摸索的产物,多次受阅的“天马-2”凝聚了一代人的心血,突然说把炮塔给我拔了重新捏,实在过于炸裂。 就好比能够进到各位朋友肚子里的丹东草莓、无论丑果还是好果,背后都是果农兄弟们的辛勤劳作,可不能说退货就退货。

而从 今年3月金正恩视察朝鲜坦克部队 的情况来看,“天马-2”坦克已经进入小批量列装阶段,开始参加实弹训练科目,说明历经数年的发展测试,该车的总体设计已经被认可,如果条件具备,即可投入批量生产。在没有证据表明现有设计存在“救不了、等死吧”的命门时,若对整个炮塔进行近乎于重新设计的大动干戈,非常不符合武器装备发展的一般规律。


K1A1与“新型车”近似角度对比,注意展板上的照片就是金正恩亲自驾驶“天马-2”的宣传照(下),说明这辆首次曝光的坦克与“天马-2”应当属于同一项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