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工业经济年会今天在北京亦庄举行,原工信部部长李毅中的演讲中提供了一些数据:
1,全国的制造业企业规模以上的37万家,加上规模以下(2000万元)的大概500万家;
2,中国在核心零部件及元器件上有80种是缺失的,此外,中国还缺少20种关键技术材料、30项先进技术工艺;
3,中国在关键零部件材料上的自给率只有1/3,中国计划要在今年年底达到40%,在2025年要达到70%,“任务很繁重,现在70%都要依赖进口,比如说高端芯片上,2018年中国进口集成电路化了3200亿美金,而进口原油才花了2400亿”;
4,核心问题:工业强基。中国将分行业查找工业“四基”问题,制定并实施一揽子突破项目方案;国家和有关部门正在研究组建国家工业基础研究院。
5,以跨行业通用重点产品为龙头,开展“一条龙”协同攻关。从研发、设计、制造全过程,从材料、工艺、加工和装配各个环节工列出16项产品,组织产业链协同攻关。
6,在世界五百强中,中国有129家,超过了美国,排名世界第一,但这是按量来排的;如果按品牌排,世界品牌500强中,中国只有38位,排行第五;这与中国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制造国是很不相称的。
7,效率方面,中国的工业增加值率只有22-23,近十年来一直维持在这一水平,而且还在下降,而发达国家都在35-40。“主营业务利润率上,中国工业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前年是6.49,去年可能会掉下来,由于各种原因,这个数字没有,大概可能降至5.9,而美国近几年都是8.5。”;
8,制造业全员劳产率上,李毅中表示,中国制造业每人每年创造的增加值为19.5万人民币,是美国的19.2%,是德国的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