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袁玥
来源 | 锌财经(xincaijing)
“在这里找到,就在这里买,请让我们生存下去。”
这是美国波士顿广场的哈佛书店,悬挂的一幅标语。让许多传统情节浓厚的人落泪的景象,背后是亚马逊近20年的冲击和积累。
国内同样如此。
随着众多书店的关店潮,
唱衰实体书店的声音此起彼伏。
然而,又好似在一夜间,无数死在公众舆论中的
实体书店突然又活过来了。
一批新型书店迅速地冒出来,像MUJI书店、广州方所、西西弗、言几又等。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书店行业的春天真的来了吗?
锌财经专访了浙江起家的本土复合书店品牌漫书咖。
3年
的时间在浙江省内开了
16家
书店。老板从
08年
就开始经营书店直到今天,而且,还是一个从小镇走出来的姑娘。
那些关掉和没关掉的传统书店
书店不好开。
见到潘烨时,她穿着灰色毛衣长外套,带着妆,踩着高跟鞋,
迈着大步,走路带风。
她就是漫书咖创始人,08年就在老家大荆镇开了一家新华书店,用她的话说:“我们大荆镇上,农村就是人都忙死了,年轻的出去打工了,留在家里的都是老人和孩子。所以
看书的人多,买书的人不多。”
她开这家书店是为了儿子,儿子喜欢读书,而当时的大荆镇没书店。潘烨的书店开业第一年亏损了
十多万
,第二年亏损
几万
。几年书店经营下来,没有一年盈利过。
小镇上的书店难赚钱,大城市的书店同样水深火热。
杭州书友会的张鹏,常年泡在家门口的“江南书屋”。这书店大概五、六十平,很小。但是书堆的密密麻麻,他每次去都直接坐在人文社科的大书架下,
一坐就是半天或一天。
饿了中午回家吃个饭或者就近在外面的小摊位买个烧饼,吃掉后再回到里面。一来二去,他就和小书店的老板混的很熟。
到2012、2013年,和老板闲聊时,就会时不时听到他
生意难做
的感慨。
再过不久,这家书店就关门了。
江南书屋关门后,枫林晚成了张鹏常去的地方。那时的枫林晚不仅仅是一个单纯卖书的门店,
里面静僻的角落里,还卖点儿咖啡。
枫林晚算是杭州当时很有名气的书店了。即便这样,后来也因为成本和经营压力,搬到了浙大紫金港的郊区。
听说一直是勉强维系。
就连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都曾表示:他之前在西湖边上开了一个书店,对方不要租金,可这样还是连年赔,所以他最佩服开书店的人。
接下来,
书店又被上涨的房租和电商双重夹击。
根据数据,随着电商的崛起,线下书店的销售额直线下降,入不敷出。
2012-2013年是实体书店最为灰暗的时期
,销售码洋仅为
330亿
元。而
房价的直线上升,使
实体书店开始大规模倒闭。
传统书店就像大家都无比怀念的,那个当初能砸核桃的诺基亚一样,但事实上这个时代已经不属于它们了。
书店业的新机会,复合式经营
但书店并没有消失,只是换了个壳子,
卷土重来了。
2014年的一次机会,潘烨到宁波见新华书店的老总。见面的地方在漫咖啡的店里,第一次去的潘烨当时大惊。她讲这段经历时,眼里放着光:“这么大的店里,有几百种灯光,配着音乐,桌子摆放的特别雅致。
书、咖啡、灯光,这样的环境我好喜欢。
”
回来的路上,潘烨说:“漫咖啡,他们卖咖啡做得这么好。我想开个漫书咖,
我以书为本,卖书。
”
自然,她遭到了很多人反对。
新华书店的老总当时就问潘烨三个问题,
第一有钱吗?
你已经亏了这么多钱。
第二位置准备开哪里?
第三这个行业你不懂,
又重新做一个行业,不怕失败吗?
潘烨仍然坚持了下来。没钱,找同学和姐姐借一点,因为一直对
书的情结
,潘烨决定先开一家小书店。
凭着自己的喜好和直觉,
筹划了第一家漫书咖
,在温州小城乐清。文艺的装修,里面有饮品和食品提供。
到2016年国家十一部委发布了《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城乡实体书店网点建设,政策从国家层到县级层,层层推进。
政策的春风吹了过来。
浙江很明显开始大力扶持,发布了贯彻《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包括:今后三年新增实体书店
100家
以上,年出版物销售额递增
8%
以上;到2018年,基本实现浙江
926个
乡镇和
108所
(含筹)高校实体书店全覆盖;各高校要在场地、租金等方面对开设实体书店给予支持和优惠。
随着消费升级,人们更注重体验和感受。
2015-2018年,
是各个复合书店品牌崛起的几年,
西西弗、诚品、言几又等门店数量大幅上涨。
现在的新型书店,
不仅在局限于图书零售,
还配有咖啡厅、文创产品销售。甚至卖服装、文艺教育、举办各种讲座、沙龙等。装修风格文艺温馨,更注重读者的体验和感受。
确切地说,新兴书店更像是城市文化休闲空间。
罗胖有句经典的话:
所谓战略,就是事后总结出来的“好运气”; 所谓的勇气,就是事后总结出来的“不得不”。
潘烨“好运气”地赶上了新型书店发展的好时候,2016年漫书咖同样开始大规模扩张。
感性的小镇女创业者
芸台书社的发起人吕笋对锌财经说:
“现在书店分两大类,有野心的和没野心的。
”
言几又,
属于典型的野心派。
创办于2014年。目前至少进行了三轮融资,融资总金额不少于1.5亿元。全国门店数36+。
还有一些小型的,零星几家的书店,奈何手里资金和资源有限,只能按住野心摆正位置。
然而,漫书咖属于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