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人体胎盘黑市的旧话题,又刷了一次屏。
这次是因为《新京报》记者的一个深入调查:据报道,北京某妇产医院里,有一个胎盘倒卖团伙。
他们把不明来路的胎盘收集起来,通过清洗、煮沸、烘干、磨粉、入胶囊等简单手段,将 400 元一个买来的胎盘,分装成 100~120 颗,每颗 10 元左右的「胎盘胶囊」销售给希望「美容」「补血」「治烧伤烫伤」「不孕不育」的各路患者。
因为胎盘可能造成的传染病传播等问题,因此一般被作为医疗废物处理;而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单位或个人均不可转让、买卖的。因此,这一新事件,惊动了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出面调查和回应。
那么,医疗圈,尤其是产科圈里,到底怎么看待这个事件?以及,还有哪些问题其实没讨论清楚?
假设胎盘倒卖者说的是真的,根据已公开报道,我们梳理了关于「胎盘」买卖的一些核心信息:
渠道有二:
从产妇及家属处单买,400 元一个;
从「医院」「医护人员」处批发,价格不详。
项目有三:
资源配置:
4 人的小团伙,包括负责在医院拉生意、找胎盘的,以及在出租屋里负责加工胎盘的,其中,租屋每月 5,000 元。
收益情况:
新闻报道里说的「月入 10 万」,那如果需要「月入 10 万」,这一个小作坊,需要从医院里「搞来」多少个胎盘?答案是:160 ~ 300 个!
每月向一个小团伙提供 160~300 个胎盘,这,可能吗?
事发地是北京。我们就这个问题采访了北京市数家三甲医院的妇产科医生,大概估算了下相关的数字:
北京体量巨大的航母级医院屈指可数,大部分三甲医院的床位也就是一千余张。
具体到产科,3 位不同三甲综合医院的产科主任分别表示,自己医院每月的分娩量,少则 200 多例,最多 500 多例。
妇产专科医院的分娩量会多一些,在 400~1100 例之间。
不论是对哪家三甲医院产科而言,每月为一个小团伙固定提供 100~300 个胎盘,都是非常艰巨的任务,更何况,成本低,利润大,技术含量……没有的这种「商业模式」,整个北京,会只这一个被揭发的小团伙吗?
那医院的「产出」,真的能满足这些小团伙「月入 10 万」的需求吗?
医院怎么处理胎盘,有可能有人钻空子,里应外合偷出来吗?
在医院对胎盘处理的流程上,一般分三种:
有传染病的胎盘按医疗废物处理;
交病理科检验,之后殊途同归,仍按医疗废物处理;
保存至冰柜,统一转交有资质的公司取走用于科研。
那么,医护人员会不会在这些环节中,私自截留胎盘倒卖?
「以前卫生部没明确产妇可以带走胎盘时,所有的胎盘都归医院。除了烧掉有传染病的胎盘,剩下的健康胎盘,都是由医院统一转给制药公司做药,据我所知,有的医院是无偿转让,有的医院按 10 元一个的价格转让。」一位从业多年且在多家医院就职过的的产科主任回顾。
「你说这个过程中,有没有医护人员因为人情,给亲朋好友偶尔拿一两个胎盘回去?」他继续说,「肯定是有的。但真的靠胎盘大规模盈利的,很少。」他进一步解释,从医院里收购胎盘的价格,从来就不高,「听说过 10 块的,20 的,35 的,最高听说过 50 的,再高真不知道了。」
「医护人员要是想挣点儿外快,干点儿什么不好,干这个不值当。」这位产科主任觉得性价比实在不高。
而且,现在三甲医院对此的管理越来越严,如果是留在医院的胎盘,要有明确完整的胎盘登记记录,包括产妇或家属签字和手印、时间、当班助产士签名、医生签名、护士签名、运送胎盘的护工签名、病理科医生签名、负责焚毁的工人签名,等等一大套签名,全程可追溯。地方卫生计生委和医院有时还会打电话给产妇追访。
那如果是产妇自己卖掉的呢?
在产妇带走胎盘的流程上,产妇入院待产时,会签署分娩知情同意书,其中包括了对胎盘的处理选项,二选一:
如果产妇本身有传染性疾病,那么,其胎盘即使本人和家属要求带走,医院也不会给出,必须按规定,作为医疗废物统一焚烧。
如果产妇没有传染性疾病,「要求带胎盘出院的产妇,我们都会叮嘱一下,胎盘带血,有一定风险,不能跟生活垃圾一起随便丢弃。」某产科主任说。
具体到产妇带走胎盘的比例,这 3 位产科主任一致表示,北京地区要求带走胎盘的产妇,并不多。
「基本是三种情况。有的人因为宗教信仰,要带走胎盘;有的人因为地方风俗,要带回去入土为安,埋掉;有的人要拿回去吃掉或做药。」其中一位主任介绍。
因事发突然,3 位主任并未翻查胎盘登记记录,给出产妇带走胎盘的具体数字,但凭临床经验的直观感受,他们分别给出了 10%~25% 的比例。
再结合月均分娩量,每个医院产妇带走胎盘的实际数量,基本每月不到百个。
吃胎盘到底有没有意义,有什么获益,又有什么风险?
这个问题其实在丁香园上已经有过多篇文章论述了,感兴趣的可以自行检索。这里只陈述几个事实:
1954 年,曾有研究者对服用胎盘的 210 名妇女进行观察,发现其中 181 人的泌乳得以促进——但该研究结果至今无法重复;
2015 年,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一篇文献综述,对过去 10 项有关食用胎盘的研究进行分析,其中 4 项为人类研究,6 项为动物研究,结论是「健康功效和风险需要进一步研究」;
2015 年版《中国药典》因安全及伦理因素,不再收录紫河车,即人胎盘。
如果一定要问,胎盘到底能不能吃,这个问题,答案其实很肯定:能吃啊!
但是,就像药品还要通过临床试验,才能证明它能称之为「药品」有确切疗效一样——I 期测试会不会吃死人;II 期测有没有效果;III 期试安全、效果,和利益与风险;IV 期自主测试疗效和不良反应——即使求生欲最强的绝症患者,也不会选择仅通过了 I 期临床试验的药品。
对于正常人,面对级别仅处于能吃,且有风险,且效果不明确的胎盘,到底要不要吃?
诶呦喂,这明显是一道送分题嘛!
责任编辑:猫羯座;
排版设计:猫羯座、lightningwing
题图来源:李碧华同名小说改编电影《饺子》(每逢胎盘必思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