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城市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网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官方网站(www.planning.org.cn),是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建设成果展示的窗口,是规划行业信息分享、学术知识共享的重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中铁  ·  陈云出席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启用大会 ·  昨天  
中国城市规划  ·  学术报告会五:美好环境共建共治共享 | 规划年会 ·  5 天前  
中国铁建  ·  援藏30年!打造高原经济“铁建引擎” ·  6 天前  
中国铁建  ·  跨黄河+1!包银高铁磴口黄河特大桥合龙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城市规划

专题会议十六:历史与理论视域下的历史文化空间价值认知 | 规划年会

中国城市规划  · 公众号  · 基建  · 2024-09-26 18:03

正文

导读

202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于9月7-9日在合肥召开。9月9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分会承办的专题会议十六“历史与理论视域下的历史文化空间价值认知”成功举行。


本文字数:4465字

阅读时间:14分钟

 


在坚持文化自信、推进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会议深入探讨了城乡历史文化空间的识别、建构与规划应对等问题;回顾了历史文化保护相关理论方法的演进历程;交流了结合中华优秀历史文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主题,本次专题会议邀请了2位特邀嘉宾作主题报告,6位年会优秀论文宣读者从不同研究视角分享了精彩报告。



 

主持人:董卫

学会理事、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分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研讨主持人董卫对论坛议题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和阐释,指出历史与理论是事物的一体两面,中国要想在世界、规划理论与实践方面获得相匹配的地位,需要理解历史与理论的重要性,更需要青年学者的加入和努力。


专家论点


主题报告:《“一市多城”历史城市空间建构的规划史见证》

 

李百浩

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分会副主任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李百浩首先从城乡规划学科、规划对象、规划类型以及规划历史与理论的发展动态,提出如何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认知“城”“市”“城市”“城市空间”与当今之“市”和历史之“城”两个基本问题,并从现实与学理、真实与建构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报告以名城为切入点,指出名城的“城”实际上是指个体城市和城市的功能空间属性。在梳理古代的“城”、近代的“市”、现当代的“市”发展脉络基础上,指出中国的空间规划文化传统是行政空间与功能空间的融合规划、群体城市空间与个体城市空间的整体规划。古代的府境与当今地级市的市域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是群体历史城市空间建构的真实逻辑,只不过在历史的进程中,中心城市呈现出延续、重组、转移、分化、位升的基本特征;作为个体历史城市空间,其独特的“城厢-城属-城境”城市空间模式,形成了一座座历史城市的“市街-关系-风景”空间单元,反映出中国古代城市空间文化的内核;城池是历史城市空间的主体,是集中建设的城区空间,但并非历史城市空间的全部,城市空间的边界与城境直接关联,与府境、县境甚至市域关系不大。


最后,报告指出“市域”是一种“区域”,以区域论城市,以城市促区域,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未来发展的价值取向。所谓市域层面的历史城市空间建构,本质上是展现出“群体城市”和“个体城市”的历史城市空间文化特质。建立“市域-城市-城区”不同维度的“一市多城”历史城市空间框架,也是实现昨天的“城”与今天的“市”共同走向明天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必由之路。此外,从讲好完整的“城市故事”的角度看,尤其要关注历史城址、一般历史城市,以免造成历史文化空间载体的忽视、遗漏或消失。


主题报告:《区域尺度历史文化空间识别与规划应对》

 

江  泓

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分会秘书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江泓在报告中分析了国际上遗产保护的趋势,解读了国家对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的要求。报告指出,近年来国际遗产保护的重点逐渐从单体转向整体,保护范围逐渐扩大;自然和文化复合型的遗产备受关注,遗产保护要素不断叠加;国际遗产保护理念趋向区域化、整体性、复合性。在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背景下,我国提出多层次、多方位、持续性的保护理念,生态和文化本底的整体性保护势在必行。原本以名城体系为代表的保护架构难以涵盖更大尺度的历史文化空间,在理论、方法和实践中存在大量的问题需要深入探索。


报告指出,亟需建立区域尺度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实现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的保护传承目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区域尺度历史文化保护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并结合文化廊道、文化片区、传统村落连片区域等多类型的研究和实践,阐述了区域历史文化传承工作中的历史挖掘、价值评估、要素识别、规划管控等系统流程。


最后,报告总结了三项要点:其一,区域尺度的历史文化空间是地域文化特征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文化和自然遗产整体性、系统性保护的关键层级,当前也面临着大量理论、实践和管理问题。其二,挖掘阐释历史文化价值,精准识别文化价值载体,揭示区域尺度文化层积的“源流脉态”,是构建“历史文化空间” 的基础性工作。其三,区域尺度历史文化空间理念强调整体关联、历史层积和动态视角。“尺度扩大”既不是要素的简单叠加,也不是约束的无限加强, 必定需要分类施策,必定需要活态保护,必定需要融入发展,亟需形成适应性保护传承策略,也亟需发展相关的技术方法。


论文宣读


 《活态化、体系化、融合化:中国城乡历史文化保护研究的历程与展望》


 

冷彦良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冷彦良回溯了40余年来中国城乡历史文化保护研究历程,呈现出理论与实践并行,保护与发展并举的发展演变特征,并将其划分为概念初探、实践探索和理论拓新三个阶段。报告梳理了中国城乡历史文化保护研究的演变特征和发展历程,包括制度体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方法体系的包容性和多样性、管理体系的层级性和实践性。基于此,报告提出活态化、体系化、融合化三点展望,分别对应理念转变下深化制度体系、构建文化网络空间以满足文脉延续需求、高质量发展要求下促进多元主体参与,为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土地用途的概念辨析及其分类与分区的规划语言学解释》


 

苏章娜

华南理工大学


苏章娜从语言学理论的视角,围绕土地用途的术语、概念及规划分类与分区的基本行为展开。首先厘清土地用途作为名词与动名词在规划中的不同含义,指出名词性“土地用途”是动词性“土地利用”的前提与基础。报告从人类行为的基本阶段出发,借助语言学理论,辨析了分类与分区在土地用途管制中的不同作用与逻辑:分类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旨在科学呈现土地用途现状;分区则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旨在规划未来土地使用。两者需遵循不同标准与规则。最后,报告总结强调了传统土地利用规划中混淆了分类与分区的逻辑,未来应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分类与分区之间的合理关系,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分类与分区关系模型,以更好地指导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实践。


《中国古代文献在城市规划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


 

娄健坤

同济大学


娄健坤认为讲好中国故事,要建立中国城市规划知识体系。报告指出,中国城市规划体系在西学东渐中形成,经常面临社会和场景的错位问题,为了解决好中国本土的城市问题,讲好中国故事,要建立中国城市规划知识体系。报告基于1840年前的129篇中国古代文献,围绕“哪些规划研究领域可以利用古代文献” “应该怎样利用这些文献”“具体利用了哪些文献”三个问题进行展开。文献的研究主题集中在规划思想与理论、遗产与风貌保护、规划与设计研究启示三类。文献资料的类型分为文字类、图像类、图文类及其下多个小类。分析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文本分析、图像分析和图文分析方法。最后,报告总结,针对古代文献的研究需加强历史营城智慧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挖掘地方志书资源并推进图书馆档案馆的电子版资源共享,研究方法需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尤其将图像类资料与现代技术结合,以此挖掘古代城市规划智慧。


《<周礼>所见王畿地区的区域规划思想》


 

张浩然

清华大学


张浩然从五个部分探讨中对于中国城市规划重要组成的论证,概述了《周礼》在规划史文献中的重要地位,指出《周礼》中针对王畿地区空间进行规划的内容丰富,并阐明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都是个体城市和群体城市的统筹规划,所以中国古代是有非常丰富的区域规划智慧和思想的,王畿规划可以算得上是大型的综合性的区域规划。报告详细阐述了王畿区域的空间组织模式,包括以圈层结构为基础的乡遂制、都鄙制并存的空间组织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职官体系梳理王畿规划中的区域规划技术和方法,以及区域内部的差异化布局和以社会和谐为目标的区域整合。报告指出,王畿地区无论是空间组织模式还是区域规划技术都具有复杂性,这来源于血缘宗法、编户齐民和中央集群等多重政治思想背景的融合。最后,报告总结了王畿区域规划的思想背景、空间组织模式和技术方法,强调了其多层次嵌套、差异化布局和关联协调的主要特征,并阐明规划是一种制度建构,这些复杂的规划理念和方法所体现的正是先秦至汉代政治思想融合形成的理想蓝图。


《借鉴于苏联的中国集体主义城市规划思想的建立——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北京城市规划为例》


 

刘子赫

北京建筑大学


刘子赫深入探讨了新中国成立前十年的变革期间的北京城市规划思想史,指出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经历了从主动引入欧美理念到被动接受国外理论,再到新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时期的转变。社会制度与城市规划思想具有密切关系,1949-1960年《北京城市规划》的演变过程,包括苏联专家的指导、国内自主创新、中共北京市委的领导等阶段,也催生了北京城市规划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和矛盾性相统一的特点。报告还探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对北京城市规划思想的影响;以及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城市规划要素作为调配社会资源的重要手段,要求城市规划领域工作者具备更强的集体主义意识。最后,从北京集体主义城市规划思想的起始和主导地位引发了启示和思考:北京的城市规划并非是单一的欧美范式,或是苏联模式。这是苏为中用的中国模式,首都经济圈的建立与发展体系也是集体主义城市规划思想的特殊性。


《泰国历史都城空间形态特征演化初探》


 

韩艺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泰国作为中国丝路和海丝的重要合作伙伴,其历史都城的空间形态演化对于理解泰国城市规划思想变迁具有重要意义。韩艺通过概述了泰国历史都城的建设历程,包括素可泰、阿瑜陀耶、吞武里、曼谷等四个主要时期,并简要介绍了都城建设的自然和社会环境。随后,从都城选址、形式布局和功能体系三个方面揭示了泰国古代都城在空间形态上的特征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泰国古代都城在选址上注重宗教世界观的显化,同时倾斜向经济发展需求,尤其受到海洋贸易的影响。在形式布局上,重要建筑群的格局保持了一定的刚性,以强化王权神授的地位。而功能体系则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时代主题,如水上交通、寺庙作为社区活动节点等。泰国古代都城的空间特征演化实际上是一个融入世界贸易体系的过程,受到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都城选址、形式布局和功能体系的变化都围绕着向海而生、王权神授和时代主题三方面逻辑在发展。最后,报告系统分析了泰国历史都城空间的形态演化和文化内涵,此研究为挖掘泰国城市历史与空间的内涵关系提供了认知框架,有助于进一步启发泰国历史城镇的发展脉络研究,助力文明互鉴、友好交流。


会议总结


董卫向与会专家学者的宝贵见解和经验分享表示感谢,江泓对分会议题进行总结:第一,理论和历史问题具有广阔的当代意义,尤其在城镇化转型之际。理论不是一个抽象的存在,历史不是一个遥远的存在,如何对今天的实践和转型产生新的认知,是从事历史理论研究工作者需要重点关注的。第二,历史与理论并非单纯回顾,挖掘史料并非翻故纸堆,需要与时俱进。历史研究能够也需要融入新的技术方法,并且转化为新的思想认知。第三,历史和理论研究,尤其是关注中国近代化、城镇化、当代转型的历程时,需要放宽学科的视野。我国既符合城镇化的一般规律,也具有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特征,并且中华文明和周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需要从更广阔的时空维度中,审视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阶段特征和文化属性,这样会有更加精准的判断。


会场照片


供稿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分会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学术对话八:历史地段如何“小题大作” | 规划年会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专家视点 | 鞠德东:让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有机融合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第14届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高级学术研讨会暨2023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分会年会 | 聚焦“都城规划历史与理论”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