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策划方面
管理评审会前准备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策划好
要求哪个部门提供哪些输入。 如果输入不充分、不到位, 评审的依据就先天不足, 必然导致输出不
足, 甚至失效, 从而失去了评审的意义。 标准中要求的 7 大项输入只是最基本的要求, 实施中要考虑这些输入是否能充分体现体系运行效果并足以暴露问题。为保证管理评审的全面性和对组织持续发展的有效贡献,在突出生产经营管理的各过程环节的逻辑关系的同时,应努力把组织决策、企业文化、管理信息系统、部门协调和合作、顾客服务等深刻影响组织经营和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的相关资料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如顾客提出的新要求,服务行业 “微笑服务” 的推行情况, 政府机关的 “首诉负责” 落实情况等。即使策划和确定管理评审输入时只考虑 GB/T 19001 要求的 7 项输入,输入信息及相关资料的翔实程度、深入程度也会有所不同。表 1 列出了按 7 项输入的通常做法及较好做法举例。
表 1 中按照第 2 列 “通常的管理评审输入” 可
以构成一个符合标准要求的输入, 但较好的管理评审应不仅仅提出这些要求,应更加注重数据的分析和深层次原因的查找,在第 2 列内容基础上增加第3 列 “较好的管理评审输入额外要求”。 如针对“审核结果” 输入,较好的管理评审输入除了提供内外审的审核结果和整改情况外, 还应分析不合格项主要集中在哪几个过程及其原因,未来的质量工作重点应集中在哪些方面。 再比如 “顾客反馈” 输入,通常要求提供顾客满意度数据及分析,但这些统计数字是否能够全面说明问题? 是否存在碍于情面的 “虚假繁荣” 现象? 较好的输入还应考虑顾客非正式的投诉和抱怨,例如口头抱怨、间接抱怨等,甚至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与期望。 表 1 只是简要列举了较好管理评审输入的部分做法。
程序安排方面
组织一般于每年初发布年度评审计划, 初步列
出管理评审的目的、 时间及各部门需要提供的输入材料。 尤其是需要各部门提供统计分析数据时, 越早提出需求越有利于数据的收集, 如需要生产部门的 “产品质量波动情况分析”, 没有长期的数据积累是无法提供的。
会议组织者提前发布评审通知, 提出会议的具体安排和材料要求, 最好会前一周收集齐各部门的输入材料, 呈报最高管理者和管理者代表。 提前收集材料的目的有两个: 一是管理者能预知会议情况, 提高管理评审的效率和针对性; 二是针对不适宜的输入材料予以退回修改。 此外, 还应注意要求各部门在提出问题的同时提出相应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