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上,患者只有在意识到已经生病,甚至危及生命的时候才会选择就医。刘远立认为,这一观念必须转变,公众必须树立主动寻求健康的理念。
刘远立举例称,在过去我国经济水平非常低的情况下,中国人均期望寿命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其原因就是因为当时的民众具有主动寻求健康的理念,健康理念以预防为主。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令世界侧目,但却忘记了主动寻求健康、以预防为主的理念。
事实上,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对医疗健康领域的投入逐年递增,但大量的钱却被用在了盖医院上。
“靠盖医院挣钱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刘远立认为,用于盖医院的投入并没有缓解人满为患的弊病,中国人“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没有得到缓解。
“一个好消息是遗传环境、行为、健康、服务等与疾病相关的大部分因素都是我们自己可以掌握的。”刘远立强调,要想实现打造“
健康中国
”的核心目标,就必须以预防为主,建立主动健康的理念。
刘远立认为,主动健康的转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技术创新推动力,即现代医学4P发展时代的到来。由于可穿戴设备的广泛普及、转化医学在社区与预防层面的应用,为主动健康转型带来了诸多新的可能性。
“例如基因技术,我们可以通过基因检测防止一些药物性耳聋的发生,这些技术都为医疗健康领域转型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引导公众主动寻求健康。”刘远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