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思想聚焦
来自新浪微博认证资料:校导网编辑、时评作者吴雁 @思想聚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潇湘晨报  ·  美社保局有百年老妖,马斯克在对抗谁? ·  18 小时前  
株洲交通频道广播电台  ·  油价,或要跌! ·  昨天  
湖南日报  ·  王健林,再传消息! ·  昨天  
湖南日报  ·  都降了!价格“腰斩”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思想聚焦

“慰安妇”自述:我最恨的不是日本人,而是…

思想聚焦  · 公众号  ·  · 2017-08-17 21:21

正文


作者 | 故姐

来源 | 故姐(gujieshuo)


不知道《二十二》的朋友赶紧先去百度一下,再来看文章。


看完了《二十二》,没有悲怆的配乐,没有多余的旁白,没有控诉仇恨和眼泪。只有幸存者们单一平静的生活。镜头是克制又温柔的,从她们的音容笑貌里,你还可以窥见她们年轻时的明眸善睐。

整个片子没有悲恸骇人的回忆,朝鲜奶奶还唱起儿时的童谣,那首《桔梗谣》歌唱的明妍少女和眼前的苍老枯梗形成的强烈反差,真让人动容。 她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悲悯乐观和生命力,简直堪称伟大。

这个片子我建议人人都该去看,因为真实无俦。新坟矗立在山头,上面斜插着白幡,她们尸骨未寒,我们不该这么健忘。



1


看完片子回来,我去查了一些关于“慰安妇”的资料。最让我震惊的不是日本兵的恶行,而是幸存者回到原居所遭受一切苦厄。

对,没错,被国家解救的这些苦难妇女,回到老家所遭受的苦难。可能你要问,都从鬼子手里被解救了,还能遭受啥苦难?听我讲一讲你就知道了。

有个幸存者回到村里,她丈夫都不理解她,觉得她是荡妇,不干净。村里部分人不和她来往,新生的小孩也不让她抱,更有甚者在背后说闲话。一个村的人,他们明明沾亲带故,大大小小的都是同宗同族。但正是这些人,不为她的幸存开心,反而待她最为刻薄。他们将她看作异端,把她当作耻辱,欺负她中伤她孤立她。

他们这样惩罚她的失贞,仿佛是因为她的放荡才屈身事贼。他们无知愚昧的高举道德大棒,对受害者进行了新一轮的屠杀。

她在生命的尽头,都在努力的为自己澄清,明明这一切都是日本鬼子造的孽啊……到了最后她才说,日本兵是我们的仇人,我当然恨,但我更恨我的亲人,因为他们不理解我。

她明明首先是他的妻子,其次才是被日军侮辱的受害人。她们本来用尽全力在侵略者的手里活了下来,回到家后竟然还要用尽全力活下去。

受害者到底有什么错呢?

我不知道我们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学会尊重受害者?

我第一次听见“慰安妇”这个词是在上小学,一个同级的男孩抓住另一个女孩的辫子,推搡着她并朝她大喊:“你全家都是慰安妇。”边喊边一脸恶谑的欣赏着她的面部表情,女孩又惊又怒涨红了脸不发一言。

我那时尽管懦弱,但还是鼓足了勇气,上去弱弱的说,不准欺负她。恶霸男孩震惊的看了我一眼,从此开始只欺负我。见到我就喊:“你这么喜欢替慰安妇出头,你是不是也想当慰安妇?”

后来我快要转校的时候,才得知,那个女孩的太奶奶曾经也被日本鬼子羞辱过。但是受害者有什么罪呢?竟然要一辈子背着不属于她的歧视活着,连后代子孙也要受尽欺负。

“慰安妇”明明是残酷历史的代名词,这个词本该受尽同情,人人默哀,却有无知的人将它污名化,转而用来对他人进行荡妇羞辱,这对千千万万的受害者多么不公平啊,这对那些趟过苦难的幸存者是多么轻佻的侮辱啊。

  • 缺乏尊重 ,可能真的就是认识不够。所以我决定再次呼吁,大家都该去看看这个电影,不要忘记这个词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对我们的民族意味着什么。


2


早上看到一个新闻,说上海一家影院放映《二十二》时,一男子竟笑场,观众劝阻后,还一直表现的无所谓,说“我笑关你什么事”。直至有人骂了他一句,引其瞬间爆发,将爆米花扔向出口观众,甚至想动手打人。


我觉得电影院大家的情绪都不该这么激动,应该二话不说上去群殴。有些圣母在评论里替他洗地,说人家爱笑就笑,看个电影就不能笑了?就没有言论自由了?

且不说在电影院这种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就该被踢爆蛋蛋,何况是在这种沉重的民族事件面前大笑完全是没长心,拉去阴沟里养蛆不过分吧?

其实你们只要仔细看看,就知道这个人是没有国家和民族的,教养稀缺、只会窝里横的软脚虾。他没有国家荣辱感,也没有民族自尊心。我最痛心的不是受害者的残酷经历,而是我们那些不尊重历史不尊重受害者的同胞。

比侵略者更可怕的是自己同胞的二次侮辱和嘲讽,比日本人更可恨的是在《二十二》影厅里轻佻大笑的观影者。


3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