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
看工地,赏建筑,品总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格上财富  ·  人生建议:先上车,再调整姿势 ·  2 天前  
心禅道  ·  投资#801 ... ·  昨天  
心禅道  ·  投资#801 ... ·  昨天  
拾榴询财  ·  新一轮户型革命来了!还有这么炸裂的房子 ·  3 天前  
格上财富  ·  英特尔,偶像的黄昏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

总包故事 | -26℃,他们在戈壁滩上吊起“大风车”

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  · 公众号  ·  · 2025-01-03 19:45

正文



“各方面准备,起吊”

近日,随着直径220米

重达170余吨的巨大风机扇叶

稳稳地落在高空基座连接部位

与机舱完美对接

新疆其亚260万千瓦风电项目

首台风机吊装作业顺利完成

现场响起阵阵欢呼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面对极端环境、恶劣天气

总包人不服周、勇争先

今日“品小志” 与大家分享

新疆其亚260万千瓦风电项目团队

的建设故事



项目地处新疆昌吉州木垒县的戈壁滩上,此时已经迎来一年中最冷的天气,气温下降至-26℃,而首台“大风车”的顺利吊装却让项目每个人的心里都暖暖的,200余名建设者120余天的艰苦奋斗在这一刻化作了浓浓的喜悦,也为后续132台风电机组的安装奠定了坚实基础。




01

无人区里升起烟火气




“戈壁滩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这是项目地处戈壁腹地的真实写照。这里常年飞沙走石,风力可达7到8级,属于无人、无水、无电、无通讯信号的“四无”地区。



2024年10月,项目先遣人员抵达驻地时,满目是望不到边的大漠。项目场址平均海拔880米,总面积约230平方公里,距离驻地最近的县城在170公里外。艰苦的施工条件、孤寂的生活,让大家也曾产生过畏难情绪。

“我们既然来了,就要扎下根来、义无反顾、排除万难,发扬咱三局人的‘争先’精神,要做就要争做最好,尽早做好开工准备!”在项目经理牛兆鹏的鼓舞和号召下,大家迅速行动起来。

是的,与其等待、彷徨,不如付诸行动,办法总比困难多。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吃、住、通讯问题。传统的板房搭建方式无法抵御戈壁滩上的强劲风沙,项目团队经过多次实地踏勘与模拟实验,找到了既能应对沙尘暴又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打包箱房+封闭走廊的临建模式,这些打包箱房设计精巧、结构稳固,通过临建箱式房与底部钢梁、结构基础的紧密连接,有效抵御大风,项目团队在戈壁滩稳稳地安了“家”。



没有电,项目就从镇上拉来柴油发电机,充当起临时“供电所”;没有水,项目2人一组分头去找水源,在项目东北方向20公里外,找到一处泉眼,解决了项目用水的燃眉之急;没有通讯信号,便联系通讯公司架设4G信号塔……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畏困难的总包人深入戈壁,仅用15天便在无人区里升腾起烟火。




02

在极寒下架起“大风车”




进入11月份,木垒县进入了漫长的冬季,平均气温达到-15℃,最低气温可达-30℃,开启“速冻”模式。遇上下雪天,现场平均积雪深30厘米,周边道路积雪最深达1.2米,整个戈壁都是白茫茫一片。“常常一觉醒来,项目储水箱的表层早已凝结起厚厚的冰层,万万没想到在这里洗脸刷牙都成了难事,”项目综合管理员曹何汉说。



最难熬的还是三天两头的大风预警,最高风力可达每秒18米,大风伴着暴雪,行走在戈壁滩就像被扇了“耳刮子”,现场施工就更加困难重重。塔筒、主机、叶片的吊装、连接等,每个细节都要严丝合缝。在严寒风雪恶劣环境下,把一个个部件拼装起来,谈何容易。

大风严寒、时间紧迫,既要保证精度,又要保证速度。项目想办法、使“巧劲儿”,每天盯着天气预报,随时动态调整施工方案。有风时,进行地面装配;无风时,抓紧吊装作业,灵活分配人、材、机。为了确保把握第二天吊装窗口期,有时候大家会把吊装准备工作放在夜间进行。一夜的奋战,大家手脚早已冻僵, 睫毛、眉毛上挂着厚厚的冰。

项目团队凭借着一股子“越是艰难越向前”的韧劲儿、拼劲儿,仅用120天便在戈壁滩上竖起第一架“大风车”。




03

在新领域闯出“一片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